理学 >>> 地质学 >>> 地层学与地史学 >>>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知识库 地层学与地史学相关记录387条 . 查询时间(0.909 秒)
通过柴达木盆地南缘(东昆仑北缘)原定为金水口群麻粒岩相片麻岩和花岗质岩石中锆石的SHRIMP测定,确定其麻粒岩相变质时代为460Ma±8Ma,而具有深熔成因特征的花岗质岩石深熔作用时间为402Ma±6Ma。这些年龄数据表明,金水口群经历了早古生代与麻粒岩相变质和深熔作用有关的构造热事件,原认为是柴达木地块的前寒武纪变质基底明显在早古生代造山过程中发生了活化作用。花岗质岩石的继承锆石给出了少量太古宙...
在滇东黔西地区,海相和陆相二叠-三叠系界线附近均有界线粘土岩存在?本文介绍了该区陆相界线粘土岩的特征,并探讨了其成因?这些粘土岩主要矿物成分为伊/蒙混层矿物(20%~80%)和高岭石(35%~80%),碎屑物中有锆石?磷灰石?六方双锥石英?其他类型石英和微球粒等?提出界线粘土岩中的物质主要是火山成因,也有正常沉积物的加入,可能还拌有撞击作用的影响?
“含水层沉积学”是沉积学、水文地质学、油气储层地质学、地球化学等相互交叉综合的产物,是以沉积学、水文地质学理论为基础,以沉积含水层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查明地下水赋存和循环条件、地下水系统结构特征、地下水水质成因与分布以及地下水富集规律为主要研究内容,最终服务于地下水资源勘查评价的一门边缘分支学科。含水层沉积学及水文地质综合研究表明,受到沉积相类型及其空间展布的明显控制,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地下水赋存、...
首次在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缘桌子山地区下奥陶统三道坎组发现遗迹化石,其中绝大部分为无法鉴定遗迹属种的生物扰动构造。该组属碳酸盐岩与陆源碎屑岩互层的混合沉积,按岩性及韵律性将其分为5段,分析概括了生物扰动构造的分布、特征及形成的沉积环境。本组沉积期出现的古地理环境主要包括前滨沙滩及沙坝、云坪及含沙云坪、局限台地潮下低能、台地粒屑滩(介壳滩)和开阔台地潮下带。采用沉积学与实体化石及生物扰动构造半定量分析相...
根据1:5万区调最新成果资料,对《江西省岩石地层》中的赣州群茅店组进行了重新厘定,在原茅店组正层型剖面上,识别出了5种不同性质的沉积界面,即沉积不整合界面、超覆不整合界面、平行不整合界面、相转变面、同相叠复面,从而将原茅店组划分为两个不同的组级岩石地层单位。按照岩石地层单位的命名原则,超覆不整合面之下的原茅店组中下部层位划归赣州群茅店组,其中发育的一套玄武岩-火山碎屑沉积岩组合单独划出,新建为陈坑...
珍珠山群是发育在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拼接带东段之婺源-乐平地区的一套中元古代蓟县纪变质深海浊积岩-火山岩组合,自下而上可进一步划分为佛子坑组、鄣山组、周溪组、中洲组,火山活动呈现由弱-强-弱的演化规律。岩石化学特征反映其大地构造环境属火山岛弧或活动边缘盆地,其层位与弧后盆地双桥山群修水组、溪口群,弧间盆地诸家群、铜厂岩群、张村岩群,火山岛弧双溪坞群相当,但岩性组合差异甚大,属同时异相产物。它们共同构...
碧口群自建群以来经历了多次解体。但解体的地层单元大都分布在东部略阳附近,它们向西如何延伸、区域上怎么对比还不十分清楚。通过 1 ∶ 5 万区域地质调查,认为碧口群的主要组成单元之一秧田坝岩组仍然需要再解体。在原秧田坝岩组分布区域的不同地质体中获得了 376Ma ± 40Ma 的 Rb - Sr 全岩同位素年龄值、珊瑚化石和大量微古植物化石资料。结合岩石组合特征、变质作用-变形作用的差异、区域分布和...
综合1∶5万区调成果,系统阐述了赣西北地区双桥山群的沉积学特征,认为是一套形成于滨海-半深海环境的重力流沉积体系,其中发育一系列重力流沉积相单元,即块状混杂砾岩相、正递变砾岩相、经典浊积岩相等。对各单元基本层序特征进行了总结论述,并结合地球化学特征及粒度分析成果探讨了沉积环境。
贵州省关岭县新铺乡附近的晚三叠世早期地层瓦窑组底部产具重大科学意义的关岭生物群。关岭生物群产出地层中伴有大量大型碳酸盐岩结核。这些结核中部都有植物茎干,结核内的海百合、双壳、菊石、牙形刺等生物化石含量明显高于结核周围的岩石,且有许多生物化石直接附着在植物茎干上。这类结核的形成,除化学沉积作用外,还有生物作用的影响。海百合、双壳类和菊石类栖息在植物茎干上营假浮游生活,随着栖息生物量和化学沉积物灰泥的...
串岭沟组常以页岩为其主要岩性组合?兴隆地区串岭沟组据岩性?岩相组合?垂直相序及厚度变化可划分为3个区:西北区?过渡区和东南区,其中西北区岩性组合为泥岩夹薄层细砂岩,厚49~62m;过渡区为泥岩?细砂岩夹两套厚60~240m不等中粗粒砂岩,厚度达600m;东南区以泥页岩为主,厚度大于530m?它们在横向上呈指状交错关系,其沉积环境隶属于小潮海岸型障壁岛-泻湖沉积体系?
对岩芯进行观察与描述,对测井曲线与岩性的岩-电关系进行对比,对地震反射特征进行研究,并采用层序地层学对连井剖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石炭纪地层内反映海平面变化的地层旋回性十分清楚;按层序划分的基本原则,在石炭纪地层中可识别出6个层序边界,相应地划分出5个层序,其中至少有2个Ⅰ型层序;在Ⅰ型层序内部,低位体系域发育较差,主要为侵蚀沟谷充填体系及山前的扇体系;海侵体系域以碳酸盐岩沉积为主;而高...
臼齿(Molar-Tooth)灰岩是发育于中新元古代碳酸盐台地的一种特殊灰岩类型。辽东半岛南部大连地区震旦系营城子组中部臼齿灰岩十分发育,野外观测、室内薄片以及比较沉积学研究表明,臼齿灰岩的出现与环境密切相关。通过米级旋回研究发现,该岩相段以发育浅水碳酸盐岩米级旋回层序为主,臼齿构造主要产出在微旋回中下部的中薄层泥晶灰岩和粉屑灰岩中,形成环境为潮下浅水环境。
根据火山岩Rb-Sr等时线测年结果,将张家口组置于下白垩统下部。讨论了早白垩世139~138Ma左右的张家口组和120Ma左右的化吉营组2期火山岩的组分特征和岩浆来源,认为它们的成因与底侵作用引起的下地壳部分熔融有关,与该区发现的140~120Ma麻粒岩包体所反映的底侵作用一致。从火山-沉积作用相互联系的角度,可以将这2期火山岩和它们各自上覆的沉积地层看做上、下2个火山-沉积旋回。下部的火山断陷盆...
冀西北晚侏罗世髫髻山组和后城组火山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揭示,晚侏罗世的火山岩主要为来自富集地幔的钾玄岩系列和部分壳源高钾酸性岩石组合。通过对髫髻山组之上的后城组的地层层序和沉积构造研究,认为这套河-湖相沉积形成在伸展背景下的断陷盆地之中,下部由粗粒冲积扇和辫状河体系组成,上部则为河湖相沉积物,并出现火山岩夹层,从而在总体上表现为一个向上变细的沉积层序。髫髻山组到后城组的层序反映出从断陷盆地...
内蒙古大青山地区是华北克拉通北缘西段以孔兹岩系发育为特征的早前寒武纪变质杂岩发育地区之一。区内,除大面积出露的孔兹岩系之外,还残存有一套由各种石英岩、变粒岩组成的浅变质碎屑沉积地层,前人将其划归乌拉山岩群第四岩组或高角闪岩相孔兹岩系。笔者通过详细的地质填图,发现这套浅变质地层以角度不整合覆盖在孔兹岩系之上,应是孔兹岩系经历了下地壳麻粒岩相变质变形并隆升到地表之后沉积的,形成时代为古元古代,并把这套...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