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库 >>> 抗战特色库 >>> 政治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学术机构 政治相关记录23条 . 查询时间(1.57 秒)
时至今日,在东北大地上,还留存着大量的日本侵华的罪证遗迹和抗战类遗存。保护利用和整合好这些文化遗存,并深入挖掘其深刻的内涵,多渠道进行宣传,无疑会起到不可替代的警示和激励作用。鉴于此,经东北三省相关部门和单位协商,决定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契机,为配合全国性纪念活动,由东北三省相关文博单位发起,联合三省抗战遗迹及日本侵华罪证旧址等单位,自愿组成东北抗战遗迹联盟。
香港,一个东方的传奇。一百多年前,这里还是小小渔村,历经几番风云巨变,如今己成为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会。我们或生于斯,或长于斯,今日都生活于斯,对我们的城市有着血浓于水的深情厚爱。 尤其令我们着迷的是,在香港沦陷「三年零八个月」期间,先辈所表现的勇敢和智慧。日冦来犯,英军和外籍兵团付出了惨重牺牲,无奈投降,国军代表不愿投降,突围而去。东江抗日游击队在香港城乡坚持游击战,营救逃避战火来港的文化人;飞虎...
长春市档案局馆     长春市档案局馆  332个全宗       2015/5/11
截止2014年底,本馆馆藏档案共有332个全宗,539404卷,659001件,排架长度6743米,由旧政权档案、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档案组成。档案载体主要是纸质档案,另有部分录音带、录像带、计算机磁盘、缩微胶片等。
中国工农红军历史文化研究会是经北京环建网络技术研究院院委会研究决定并合法注册;成立的性质属非盈利社会团体。本研究会主要“将用红军精神,传承好红色基因,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奋斗”。以收集、寻访、交流、研究红军长征史、党史、共和国发展建设史和传承红军精神,弘扬中华文化,交流文化成果,服务国家建设为己任。本会由老红军、老将军、老部长、军事专家院士和历史文化学者、知名企业家组成。
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对全省档案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宏观管理;依法查处档案违法行为。起草全省档案工作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草案;制订全省档案事业发展综合规划和专项计划并负责实施。依法对全省各级各类档案馆及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它组织的档案业务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和协调。
安徽省档案局馆     安徽省档案局馆  国务院       2015/5/8
1956年11月和1957年6月,先后成立省委档案馆筹备处和省人委档案馆筹备处。1958年9月,两个档案馆筹备处合并。1959年7月11日,安徽省编委批准安徽省档案管理局编制13名、安徽省档案馆编制15名。1959年10月19日,经省委批准,成立安徽省档案管理局、安徽省档案馆,合署办公。
江苏省档案馆     江苏省档案馆  76万余卷册       2015/5/8
江苏省档案局、江苏省档案馆为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直属正厅级事业单位,履行档案行政管理职能。江苏省档案馆是集中统一保管江苏省省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档案资料的国家综合性档案馆,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际档案理事会东亚地区分会成员单位。1995年被评为全国首家国家一级档案馆。2009年在全国档案事业综合评估中荣获先进。
福建省档案局     福建省档案局  新视野  新渠道  新观念       2015/5/8
档案工作要有新视野。以档案馆的功能建设为例,综合国内外的发展趋势,新时期档案馆至少应具备政府公共信息服务、人文历史和现代文明展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行文件利用中心、社会档案寄存中心、智能化数字档案馆、机关电子文件备份和灾难恢复中心、学术交流和文化休闲等八项主要功能,充分体现政务公开、文化展示、在线服务、传统教育等服务内容。这些功能的变化,表明档案工作的管理性、政治性、服务性、科学性、文化性进一步...
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简称:红岩联线管理中心(红岩博物馆)]为全额拨款正局级事业单位,2007年1月挂牌成立。其主要职责是保护红岩革命历史文化遗址,研究发掘革命历史文化资源,宣传弘扬红岩精神,传播革命历史和科学文化知识。下辖红岩革命纪念馆、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管理处(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及其所属革命遗址群。不可移动文物遗址42处,对外开放2...
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西省档案局(江西省档案馆)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赣办字[2007]58号),江西省档案局和江西省档案馆合并,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为省委、省政府直属厅级事业单位。
四川省档案局、四川省档案馆成立于1959年。1996年局、馆合并,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履行全省档案事业行政管理和档案资料保管利用两种职能,为省政府直属事业单位。2008年,省档案局(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编制128名,工勤人员控制数20名。内设14个处(室),下属四川省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四川省档案学校两个直属事业单位。
南京大学的中华民国史研究起步于1974年,是最早涉足该领域的学术单位之一。1983年南京大学历史研究所设立中华民国史研究室,利用特殊的地缘与档案资料优势,着力推进学术研究。研究室主任张宪文主编的《中华民国史纲》1985年出版,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为进一步推动民国史研究的发展,加强学术交流,在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著名历史学家李新研究员的倡议下,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民国史中心"...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成立于1991年1月23日,是由从事中国抗日战争史、中日关系史的研究专家学者和有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性的全国性的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其宗旨是正确研究抗日战争史,科学地总结反法西斯斗争的历史经验,推动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工作的繁荣发展。业务主管单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处设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第一、二届会长是刘大年,第三、四届会长是何理,第五届会长是步平。
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成立于1998年12月,1999年被学校批准为校级重点科研机构。该中心由顾问、专兼任研究人员组成。目前担任中心顾问和兼任的国内外专家学者24人,专任研究人员7人。 中心成立以来,积极加强校内校外的学术交流。据不完全统计,中心共邀请接待了来自于日本、美国、德国等专家学者上百人次,主办了20余次规模不等的学术研讨活动,2001年5月在我校成功地主办了“纪念魏特琳逝世60周...
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是市委宣传部和西南大学共建的重庆市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与建设工程的三大中心之一。2009年4月26日在西南大学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的基础上正式建立。现任中心主任周勇教授,常务副主任潘洵教授。中心研究人员长期致力于抗战大后方研究,近10年来在《近代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中国科技史杂志》、《文艺研究》、《电影艺术》等刊物上发表有关抗战大后方研究论文...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