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库 >>> 抗战特色库 >>> 政治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人物 政治相关记录416条 . 查询时间(3.792 秒)
冯品毅(1900—1930年),大名县崔岳村乡(今万堤镇)南冯庄村人。他在豫北冀南一带,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是这一带党组织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冯品毅自幼天资聪敏,勤奋好学。1918年考入北京高师英文系,参加了1919年5月4日天安门集会游行和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的爱国壮举。此后,他不仅刻苦读书,还积极参加革命活动。通过阅读《新青年》、《新潮》等刊物,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李尊荣(1909—1933年),曲周县白寨乡流满寨(滏南庄)人。1926年,李尊荣考入大名七师,在六班读书。1927年“四?一二”后,蒋介石公开叛变革命。李尊荣由于受革命思想熏陶和对国民党叛变革命的痛恨,在残酷的白色恐怖下,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活动。1927年10月反动军队包围学校,镇压革命,李尊荣临危不惧,奋起斗争。1930年1月,李尊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乔瑞生(1910—1938年),成安县大霍村人。成安县最早的共产党员,成安县党组织的创始人。1925年考入县立高小,在校刻苦勤奋,品学兼优,深得老师和学友的爱戴。1927年春节后,为寻求救民之路,到磁县二岔口加入了民间秘密会社——天门会。回村后积极发展会员,捐大户,惩地主,向旧社会制度发动猛烈进攻。与黄纱会、红枪会联合发动会民暴动。枪挑了与会民作对的北鱼口恶霸地主孙武奎,将县保卫大队大队长林长胜枭...
梁朝荣(1922年生) 中共党员,甘肃省兰州市人。1922年农历九月十五日出生于一个城市贫民家庭,9岁父亲病逝,生活陷于困境而辍学。在外祖父的接济下读完小学后考进西北日报社印刷厂做徒工。
秦鸿钧(1911—1949),原名秦相猷。山东沂南县人。北伐战争时期,在家乡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曾是山东沂蒙山区党组织和游击队创建者之一。1936年,受党组织委派去苏联学习无线电通讯技术。翌年回国,八一三事变后,到上海建立秘密电台并任报务员,收集情报,负责与第三国际远东局联系。为便于工作,经上海党组织介绍,与韩慧如结婚。抗日战争胜利后,电台迁入打浦桥新街新南里315号的阁楼上。为防止夜间透出的灯光和...
欧阳强(1894—1948),字效暖,号翰生、俊湘、加脩。1894年10月11日,欧阳强出生于香山县(今中山市)榄边乡麻子村的一个归国华侨家庭。1913年,欧阳强在唐山机车车辆厂当学徒工。1917年,北洋军阀段祺瑞政府对德宣战,派出一批华工赴欧参战,他是其中一员。1920年年初,欧阳强从欧洲回国,继续在唐山机车车辆厂做工。回厂后,他热情地向周围工友讲述各国工人斗争和苏联社会主义革命成功的情况,提高...
周伯明:珠江纵队参谋长     周伯明  珠江纵队  参谋长       2019/11/26
周伯明(1918-1998),原名周益郎,曾用名周南强,广东梅州大埔三河坝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任中共香港市委宣传部部长、组织部部长,1938年12月任惠(阳)宝(安)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政治委员,1940年9月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五大队副大队长,1942年12月任东江纵队参谋处长,1945年后任珠江纵队参谋长、东江纵队江北指挥部指挥员,1946年6月后先后在第三野战军、中国人民志...
方群英(1914—1998),原名方秀英,中山南朗田边村人。1949年9月任粤赣湘边纵队顺德独立团政委,顺德解放后,留在顺德工作,领导建立民主政权、恢复经济和土地改革工作。 方群英从小形成了坚强不屈的个性。与她要好的邻居程志坚(其父是国民党省司法机关的审判员、中山县参议员)知道她很想读书,就鼓励她:“上学读书吧,我带你去,我和你坐一张台,两人一本书”。二人得到校长支持。后来,方群英又进入区立小学...
黄锦棠(1912—1944),曾用名黄颉、黄贯夫,中山长洲北村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任中共长洲乡支部书记,同年12月任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中山县队队委及一区副队长,1939年年初任中共中山县一区区委宣传委员,1941年4月任中山八区抗日游击大队秘书,1943年任广游二支队群众工作队指导员兼支部书记,1944年7月在植地庄战斗中英勇牺牲。
杨日韶(1918-1942),中山南朗翠亨村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7月,杨日韶任中山抗日游击队中队长,次年任九区第一主力中队中队长。1942年5月下旬在阜圩战斗中牺牲。
梁绮卿(1917—1944),女,中山石岐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山县一区区委、四区区委、中山县委委员兼县妇委书记等职。梁绮卿1917年出生于石岐城郊的一个富裕家庭。其父在广州大新公司任高级职员,她自幼随父亲在省城生活。少年时期,她衣食无忧,生活舒适。在目睹国家的贫弱、政府的腐败、人民的艰辛后,梁绮卿毅然决然舍弃了舒适的生活,投入到轰轰烈烈的革命事业中。
卫国尧(1913—1944),番禺县沥滘乡(今属广州市海珠区)人。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任中山抗日游击队负责人,1942年任中山县抗日游击大队大队长。1944年4月任广州市区游击队第二支队番禺人民抗日大队大队长,同年7月在与敌战斗中牺牲。卫国尧早年曾东渡日本留学,期间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从一个纯朴的热血青年转变为具有初步马列主义世界观的人。1937年7月,卫国尧从上海回到广州,应...
胡景瑊(1917-1987),1917年4月7日出生于温州城区。父亲胡同颖,日本留学生,曾在之江大学和同济大学任教。母亲姚平子,为1924年成立的中共温州独立支部成员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之一。曾任温州第一女子高等学校校长、籀园图书馆馆长。1930年秋,考入浙江省立第十中学初中部。该学校后来改名为温州中学。胡景瑊在这里渡过了他的中学时代。1934年他担任温州中学学生自治会学术股长,同年5月,组织“野...
王明扬,原名王炳康,1913年6月24日出生于浙江宁波市江东古藤桥。祖父和父亲都在上海,一从医,一经商。王明扬两岁时,全家即迁居上海。幼年他求学于九亩田万竹小学,毕业后进入南市民立中学。在校时,他经常阅读鲁迅及其他进步作家的著作,思想见解高人一筹。1931年,当他还在中学读书时,就积极进行戏剧创作,并已加入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的父亲及亲戚都是商界人士,家庭生活优裕,安于现状...
张希钦(图)     张希钦  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  少将军衔       2019/10/29
张希钦,1910年生,河南省东明县(今属山东)人。1930年春考入南京陆军军官学校。1933年任察绥抗日同盟军第18师连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到延安杨虎城部任训练班炮兵队队长。1936年西安事变期间,任杨虎城部警卫营连长。抗日战争时期,任第二区战地总动员委员会主任参谋,游击第7支队支队长,山西新军暂编第1师参谋长、副师长、代师长,晋西北新军总指挥部参谋长,晋绥军区第二军分区副司令员,第...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