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科学技术史 >>> 中国科学技术史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人物 中国科学技术史相关记录108条 . 查询时间(2.306 秒)
鲁大龙,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近现代与西方科学史研究室副主任。研究方向:西方物理学史,科学技术史。
邹大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领域为中国传统科学史,特别侧重于中国早期科学史的研究。主要研究专题有:墨家和名家的科学思想,中国古代的无限思想,中国早期数学史,《算数书》,中国古代力学知识的基本概念,中国数学史学史。
张子高(1886—1976),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中国化学史研究的开拓者之一。长期从事化学多门二级学科的教学工作,为我国培育了几代化学和化工科技人才。 在化学史的研究工作中,倡导文献记载和实验重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著有《中国化学史稿(古代之部)》。
古代天文学家姜岌     天文学家  姜岌       2008/10/8
姜岌后秦天水(今甘肃天水)人。生卒年不详。天文学。姜岌所造的三纪甲子元历自后秦姚苌白雀元年(公元384年)起在羌族地区颁行,到姚泓永和二年(公元417年)后秦亡于东晋时,共使用了34年。之后又被北魏政权承用了近100年。
三国时造刀技术能手蒲元     三国  冶金术  造刀技术       2008/9/22
蒲元,三国时蜀汉人。籍贯、生卒年不详。冶金术。蒲元是三国时期的一位杰出的造刀技术能手,他曾在斜谷(今陕西眉县)为诸葛亮造刀三千口。我国自汉代发明百炼钢工艺后,至三国,百炼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用于制作优质兵器。
廖育群,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上海交大科学史系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是祖国的传统医学,医学理论史。
东汉天文学家郗萌     东汉  天文学  郗萌  占星学       2007/2/6
郗萌籍贯、生卒年不详。东汉人,活跃于公元1世纪前后。天文学。
王扬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兼任《自然科学史研究》编委会副主编。从事中国近代科学史研究。
李世红,广西民族学院教授。中国教育技术研究会理事,华南及港澳地区高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广西高校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曾任第一届中国科技考古学会理事。
秦红增,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师,中山大学中国族群研究中心特约副研究员,中山大学“中国田野调查基金会”评委。曾荣获广西社会科学联合会1996-1999年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广西民族大学人文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主要研究方向:文化人类学,科技人类学,社会评估与咨询。
吴致远,广西民族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曾从事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社会学研究,现主要从事科技史、科技管理与科技战略及STS研究。
蔡·尼玛,现供职于赤峰师专计算机教研室,并兼任国际东南亚天文学会会员、中国天文学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学会常务理事和中国科学院科技史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
甘德是先秦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他著有《天文星占》8卷、《岁星经》等,这些著作的内容多已失传,仅有部分文字为《唐开元占经》等典籍引录,从中可以窥知他在恒星区划命名、行星观测与研究等方面有所贡献。
张柏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德马普学会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伙伴小组组长,"近现代项目"首席科学家。广西民族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常务理事及技术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机械史分会常务理事。研究领域:技术史、天文仪器史和力学史,以及西方科学技术向中国的传播。
吴心源,苗族,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学会会员、(中国科协)《发现》杂志副理事长、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世界华人交流协会会员。研究苗族传统文化,尤以苗族天文学、苗族历史学、苗族美学等。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