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光学 >>> 激光物理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人物 激光物理相关记录137条 . 查询时间(2.329 秒)
田晶,女,1986年出生于陕西安康,2011.3月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获光学硕士学位,2014年9月,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任贵州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激光水下目标识别与探测技术、光纤传感技术。近年来在国内外著名期刊发表论文15篇。2014年入职以来获得多项荣誉,2015、2016年连续获得“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17年获得“贵州大学...
王锋,2015/12-至今,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含时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发展及其应用于原子碰撞和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研究方向包括:(1)密度泛函理论发展及其在原子碰撞模型中的应用;(2)超短激光调控材料瞬时局部特性机理研究;(3)含能材料设计与性能预估;(4)纳米摩擦电荷转移机理研究。
张庆斌,男,1985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2011年于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获物理电子学博士学位。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期间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激光技术实验室做International Program Associate。 2011年9月起在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担任讲师。后升为副教授。主要从事基于光参量放大的超短超强中红外激光脉冲产生、基于高次谐波辐射的超快X射线光源产生及应用等...
龙华,女,博士,副教授,中共党员,1977年出生于湖南省绥宁县。1999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微电子技术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留校工作,2002年获得华中科技大学激光研究院物理电子学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08年获得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物理电子学专业工学博士学位。从1999年起一直从事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方面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工作,目前主要从事纳米光子学和材料超快动力学方面的研...
罗鹏顺,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3年至2009年,先后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光子与纳米结构实验室(LPN,CNRS)、极低温研究中心(CRTBT,CNRS,现为Institut NéEL一部分)以及美国北卡罗纳州立大学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0年至今为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微米间距超越标准...
李智华,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教授。要从事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权威刊物上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发表论文SCI论文30余篇;曾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回国留学人员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项目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 Advanced Materials, Optics and Laser in Engineering, Opt...
黎敏,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于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同年加入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超快光学实验室,任副教授;2017年破格晋升为教授。曾获得中国光学学会饶毓泰光学奖优秀奖、王大珩光学奖、全国光学优秀博士论文等奖励,2016年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17年获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主要从事强激光场驱动原子分子电离解离的实验和理论...
葛国勤,教授,博导,中共党员。从事激光物理、量子光学量子信息研究多年。曾深入研究原子相干对激光系统的影响。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了通过原子相干性可以在外场作用下产生无粒子数反转的双稳激光理论。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证明了原子相干才是产生激光的根本原因。过去激光的粒子数反转条件恰恰是在非相干的原子达到原子相干的条件,即粒子数反转条件就是为了使得不相干的原子达至量子相干,从而产生激光。而当原子本身是相干的情况下,...
曹伟,博士生导师,教授。2004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获学士学位;2009年于华中科大学武汉国家光电实验室(筹)获得博士学位。2014于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物理系获得博士学位。2014年至2017年在美国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 从事博士后工作。2017年加入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目前是美国光学学会会员,担任Phys. Rev. Lett., Nat. C...
郭福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3年6月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2009年于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现任职于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副教授。主要从事强激光与原子分子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工作。通过计算机辅助计算,仿真模拟原子和分子在强激光脉冲作用下的动态响应过程,研究其中的阈上电离、高次谐波产生、非序列电离等问题,探索新型强光场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新现象、新规律、以及背后的物理...
郭玮,教授,博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博士后(加拿大Queen’s University),硕士生导师。2015年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20篇, CSCD 8篇。先后主持科研项目国家级3项、省部级4项、厅级1项、校级1项。
彭润伍,男,汉族,1971年5月出生,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2003年获得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光学硕士学位,200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光学工程博士学位, 2006-2008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光物理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张丙开,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200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主要从事粒子天体物理方面的学习和研究,具体开展高能环境下电磁波产生和传播、活动星系核光变、高能宇宙线粒子探测、激光散射和传播、光电转换探测器标定等方面的研究。
栗建兴,博士 教授 博导,强场物理研究组负责人,西安交大“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A类获得者;科研助手:李彦霏博士、弯峰博士 研究生: 刘扬洋、窦振科、薛坤、 郭任彤、王宇 招收强场物理方向研究生和科研助手若干名,研究方向主要包括: 强激光场中QED作用 超短特定偏振X/Gamma射线源 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 特定光束传输及其与物质相互作...
戴松涛,副教授,清华大学物理系。1984北京大学物理系学士,1990南开大学物理系硕士,1993南开大学物理系博士,1984-1987天津理工学院物理系教师,1993-1995清华大学物理系博士后,1995-今清华大学物理系教师,1998-2000 奥地利开普勒大学。本科生课:光学(2002秋),文科物理(2004秋、2005秋),普通物理(3)(2008 - 2010),大学物理B(1)(201...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