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特色库
搜索结果: 1-14 共查到国际动态 锌相关记录14条 . 查询时间(0.215 秒)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忠帅团队和韩国延世大学Sang-Young Lee教授、高丽大学Sang Kyu Kwak教授等合作,在超低温锌离子电池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合作团队在水系电解质中引入软酸/硬碱两性离子,增强了电解质-电极界面的抗冻性质,以此构建出无负极、超低温锌离子全电池。相关成果发表在《能源与环境科学》。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赵金保教授/杨阳副教授团队与广东工业大学李成超教授团队合作,在锌金属电池负极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Dynamically interfacial pH-buffering effect enabled by N-methylimidazole molecules as spontaneous proton pumps toward highly reversible zi...
近日,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戴道锌教授团队设计了一种可采用标准流片工艺制备的锗硅雪崩光电探测器,所研制APD性能优越,实现了高达615GHz的创纪录增益带宽积GBP,并成功演示了其100 Gbps NRZ和PAM-4高速信号接收,为下一代高速硅光集成的光接收奠定了核心光器件基础,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锌在生物体中以离子(Zn2+)的形式存在,作为生物体必需的微量元素,Zn2+在发育、代谢、DNA合成和转录调控等生理和细胞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人体中,Zn2+与10%的总蛋白结合,或作为功能蛋白的结构成分(如锌指),或作为催化酶的辅因子。Zn2+缺乏会导致生长发育不良、先天性神经和免疫紊乱、伤口愈合不良、慢性炎症和出血等症状。反之,Zn2+过量对细胞也是剧毒的。
植物这样玩转锌铁“跷跷板”     自噬  恢复  植物      作用       2021/8/24
日本明治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揭示,自噬,即细胞内自我降解的过程,可能在恢复植物锌铁平衡方面发挥着意想不到的作用。相关论文发表于《植物科学趋势》。
新华社新德里2019年10月21日电 据印度媒体近日报道,印度研究人员制造出一种高灵敏度传感器,可实时检测土壤和人体汗液样本中大范围浓度(0.1至500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的锌。准确测定土壤样品中的锌有助于评估土壤养分,防止肥料过度使用,而检测汗液样品中的锌有助于提示肌肉疲劳的早期发生。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2010年12月8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普渡大学科学家最新报告称,他们设计出了由低成本、来源丰富的材料制成的太阳能电池,这种电池易于大规模生产且性能非常稳定,其全域转化效率高达7.2%,高于目前的同类太阳能电池,其转化效率在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以郭启杰(音译)为首的科学家在最近一期《美国化学会会志》上撰文指出,他们利用一种以溶液为基础的薄膜沉积法,使用地球上储量非常丰富的...
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研究人员近日首次提纯了一种与锌摄入有关特定蛋白并初步找到其如何影响锌摄入的机理,研究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生物化学期刊》上。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免疫过敏科学综合中心与大阪大学的研究小组2007年5月16日宣布,他们发现锌元素在细胞内信息传递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发现对认识细胞内新的信息传递机制具有重大意义。
新华网洛杉矶2007年4月28日电 据一个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日前公布的最新研究成果,老年黄斑病变与患者眼中锌的含量高有一定关系。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研究人员找到治疗这一疾病的有效方法。
硫酸锌常常作为一些头颈部癌症病人接受放疗之后进行味觉恢复的药物,但是最新研究发现它并没有显著的保护或者恢复病人味觉的功能。这一结果在2007年4月2日的ASTRO的官方刊物上发表。
新华社2006年8月7日报道,锌是生命活动必需的营养元素,日本科学家最近发现,这种元素在体内免疫反应调节方面也承担着重要作用。锌是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缺乏锌可导致发育障碍、神经系统异常等,而在树突状细胞中发现锌浓度变化能调节免疫功能尚属首次。本次研究成果意味着有可能通过调节树突状细胞中锌离子的浓度,控制肌体免疫应答。
摄入铁锌过量可能引发健康风险     铁锌  健康  美国       2005/12/15
据新华社北京2005年12月14日电 美国科学家研究认为,饮食中摄入过多铁和锌,可能增加罹患消化道癌症的风险。
补锌有益艾滋病患儿健康       美国  南非  艾滋病患儿       2005/12/2
科学时报2005年12月2日报道 在上周出版的英国医学期刊《柳叶刀》上,美国和南非的学者发表研究指出,给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孩子适当补充锌元素,将有助于他们减少出现腹泻症状的几率,而且这一方法简单安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