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 毒理学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要闻 毒理学相关记录102条 . 查询时间(4.896 秒)
近日获悉,西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与劳动卫生教研室张青碧教授团队与绵阳四0四医院、西南科技大学等共同合作的项目“我国不同地域PM2.5对人体健康效应的影响及其分子调控机制研究”获绵阳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真菌地衣多样性与适应性进化研究团队建立了基因组导向新方法,联合组学、高分辨质谱、人工结构分析、化学合成等手段,从黄盖鹅膏(Amanita subjunquillea)、淡玫红鹅膏(A. pallidorosea)、裂皮鹅膏(A. rimosa)、致命鹅膏(A. exitialis)和软托鹅膏(A. molliuscula)中发现了14种新鹅膏环肽,其中2种环肽(CylK1和...
2021年4月22日,爱思唯尔(Elsevier)正式发布2020年中国高被引学者(Chinese Most Cited Researchers)榜单,药学领域共有来自31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69位学者入选,其中,我院娄红祥教授、刘新泳教授、张娜教授、翟光喜教授四位学者入选药理学、毒理学和药剂学学科。
3月,科技日报记者来到江苏省宜兴市周边的山村采访,看到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在山上采摘野蘑菇。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卢洪洲教授研究团队对近10年来在该中心治疗的78例与艾滋病相关的伯基特淋巴瘤患者的回顾性研究发现,该疾病具有高风险特征,2年总生存率仅为42.7%,并证实如只应用化疗方案,不联合应用利妥昔单抗免疫治疗,将存在预后较差的危险因素。该成果对进一步认识该疾病的“凶险”及改善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2月18日,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血液学杂志》上。
《自然》日前在线发表的一项病例研究发现,一名免疫抑制患者在接受恢复期血浆治疗的同时出现了新冠病毒(SARS-CoV-2)的不同变异株。接受血浆治疗后,占主导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含有英国发现的变异株B.1.1.7上的一个缺失突变。研究结果提示了一种可能性——当免疫抑制患者出现长期病毒复制时,他们体内的新冠病毒可能会发生演化。
2021年1月21日,科睿唯安更新了ESI数据(2021年第1次更新),我校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此次数据涵盖的时间范围为2010年1月1日-2020年10月31日。
2020年的最后一天,美国威斯康星州一名药剂师故意将500剂mRNA疫苗长时间放置于室温,导致疫苗失效。据调查人员的报告,该药剂师故意毁坏疫苗的原因,是因为担心携带有新冠病毒基因片段的疫苗会通过改变人们的DNA而导致伤害。
根据《自然-微生物学》近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新冠肺炎康复患者体内仍维持着强健的中和抗体反应,在某些情况下包括可以中和其他冠状病毒的抗体。这项案例研究增进了人们对于新冠病毒免疫反应的理解,对于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和疫苗开发具有一定意义。
氯喹类药物是一类历史悠久的处方药,临床常用于抗疟疾及结缔组织病的治疗。2019年12月以来,在我国各地和世界多国发生了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2,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由于缺乏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药物,导致该病迅速蔓延且死亡率较高,因此亟待快速筛选抗SARS-CoV-2...
2019年11月4日至7日,第三届毒性离子和分子污染物国际会议(3rd International Caparica Conference on Pollutant Toxic Ions & Molecules)在葡萄牙 CAPARICA举行。医学院林俊生教授课题组应邀参会并获奖。
近日,《美国新闻和世界报导》(US News)发布了最新的2020世界大学排行榜。我校“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位列全球第18位,较2015年提升了65位,位列亚洲第1位。
根据科睿唯安9月11日发布的最新ESI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数据显示,我校药理学与毒理学(Pharmacology & Toxicology)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这是我校2019年继农业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3月),工程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1月)之后, 在ESI学科领域取得的新进展。目前,我校共有9个学科...
根据ESI 2019年7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各学科前1%机构共有5957家,北京大学位列全球第89位,与上期(2019年5月)相同。从最新数据显示结果看,北京大学医学部进入ESI学科全球前1%的8个学科分别是:临床医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其中,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已进入ESI全球前千分之一学科。
2019年5月9日,科睿唯安发布了最新一期ESI排名,我校综合排名位居世界第650位,较上期提升37位,位列中国大陆高校第35位。“临床医学”在全球4161个ESI学科前1%机构中排名第375位,首次进入世界前400强,继续保持前千分之一,并较上期提升32位。与上期相比,除“社会科学总论”外,其他学科均有较大幅度提升。其中“药理学与毒理学”提升21位,“生物与生物化学”提升37位,“神经科学与行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