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纺织科学技术 >>> 纤维制造技术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知识要闻 纤维制造技术相关记录110条 . 查询时间(1.621 秒)
莱芜日报2006年11月15日讯 近日,记者在位于高新区的山东爱地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的成品库里看到,成辊的亮白色丝线整齐排列,扯下一根对着阳光才能看清。公司总经理任意说:“以前这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只有美国、日本和荷兰能够生产。”国家科技部专家认为此产品达到“世界级水平”。
中国纺织报2006年10月11日讯 一种工业用特种纤维材料———PPS短纤维(聚苯硫醚)被四川省纺织工业研究所开发成功后,近日以300万元卖给一家沿海科技公司,使该公司成为国内首家、世界第三家有能力生产这一特种材料的企业。PPS短纤维具有耐高温、耐腐蚀、阻燃等性能,可在航天航空及军事等领域中用于绝缘、阻燃等用途,我国目前主要用于热电厂的除尘系统改造。
2006年9月20日,在四川省发改委相关官员和深圳国际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张华的陪同下,由原国家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季国标院士、东华大学郁铭芳院士、上海大学孙晋良院士、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姚穆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朵英贤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吕政所长以及相关部门的专家等组成的国家高性能纤维调研团一行40余人来到深圳国际技术创新研究院玄武岩纤维生产基地(四川成都),对玄武岩纤维项目进行了详细的考察与调...
中国纺织网2006年9月15日讯 目前,海天轻纺已开发出系列竹碳粘胶纤维和面料。海天以一贯的创新热情与成熟的研发力量,从竹碳原料的选择、竹碳纤维的纺纱性能、各种不同原料与竹碳混纺性能、以及各种原料不同的混纺比例对纱线、成品性能的影响方面进行分析、测试和开发。在此基础上又开发出不同后整理、印染加工工序的产品,极大限度的发挥竹碳的优异性能,丰富了竹碳系列产品的种类。
新华网2006年8月30日报道 记者从上海纺织控股集团获悉,由上海纺织、上海日舒纺织科技公司与上海金考拉服饰公司共同科技攻关,开发出“木棉环锭纺纱技术”,研发出的木棉纱线被命名“赛帛尔(金慕棉)”,同时也开发出首款木棉保暖内衣。据介绍,木棉纤维是木本植物攀枝花树果实中的天然野生纤维素,可祛风除湿、活血止痛。
中国纺织报2006年8月23日讯香港理工大学近日成功以纳米技术将光纤糅进传统布匹中,纺成全球首创的“发光布”,并制成了表演用的芭蕾舞裙。舞裙背面暗藏两粒AAA电池,开启电源后裙子在黑暗中会闪透出粉紫光。据悉,目前已有厂家与理工大学洽商,以“发光布”制造婚纱及家居壁画。香港理工大学期望“发光布”可变为流动广告平台,甚至制成计算机屏幕。
中国纺织网2006年8月17日讯 从河南省科学院获知,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完成的RAC-I型耐酸侵蚀性纤维近日通过鉴定。该项目是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以工业腈纶为基础材料,采用特殊的预处理、交联等工艺,研制开发了RAC-I型耐酸侵蚀性纤维,具有工艺简短、操作方便、原材料来源广、成本低等特点,产品耐酸性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中国化工新闻网2006年8月9日讯 中国石化上海石化股份公司依托自有技术开发的“皮芯复合型低熔点涤纶短纤维工业化研究”项目,日前通过了由中国石化科研开发部组织的专家鉴定。该项目通过对低熔点聚酯原料、皮层和芯层原料的复合比、低熔点聚酯干燥工艺、皮芯复合纺丝及冷却成型工艺、后牵伸工艺、油剂选择等工艺技术的研究、筛选和试验,开发并生产出低熔点皮层复合短纤维。产品可为服装、床上用品、睡袋、沙发、护理保健、...
中华服装网2006年8月4日讯 东华大学江建明教授主持的“高强产业用聚丙烯纤维关键技术及设备研究”项目,2006年3月通过了上海市科技成果鉴定,成功填补了我国产业用高强聚丙烯纤维一步法工艺和设备的空白。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2006年07月28日讯 日前,从苏州大学传来消息,该校生命科学学院张雨青博士发明的“纳米丝素颗粒的制造方法”正式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发明专利证书》,享有了专利权。利用这种技术获取的丝素纳米颗粒结晶度接近天然纤维,不溶于水而能悬浮在水或水溶液中。这种蛋白颗粒由十八种氨基酸组成,能强力抵抗紫外线辐射和体内、体外蛋白酶的消化。因球形颗粒的表面有许多活性基团,用化学或物理方法可与...
中国纺织网2006年7月28日讯 日前,从苏州大学传来消息,该校生命科学学院张雨青博士发明的“纳米丝素颗粒的制造方法”正式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发明专利证书》,享有了专利权。利用这种技术获取的丝素纳米颗粒结晶度接近天然纤维,不溶于水而能悬浮在水或水溶液中。这种蛋白颗粒由十八种氨基酸组成,能强力抵抗紫外线辐射和体内、体外蛋白酶的消化。
中国纺织网2006年7月14日讯 由吴江新民化纤有限公司承担的苏州市新产品试制计划项目“三组份聚合物成纤及变形技术研究”于日前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该项目以高速纺丝方法制取海岛型超细复合双组份聚合物的预取向丝,再与指标稳定的第三组份进行双喂入假捻复合加工,制取具有潜在多重收缩性能和超细纤维特点的三组份聚合物长丝产品,其加工工艺技术路线具有创新性。
解放日报2006年7月10日讯 一根看似普通的纤维绳,能够承受的最大重量是同样粗细钢丝绳的8倍。记者日前从东华大学化纤所获悉,该所与中纺投资公司合作,在生产线上批量纺出世界上强度最高的纤维——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打破美国和荷兰长期对这一技术的垄断。目前,化纤所课题组又启动两项高强纤维新项目。该项目荣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并申请专利9项,已授权6项。
2006年4月30日在上海市教委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组织下,邀请了中国工程院季国标院士和孙晋良院士等9位业界知名专家在东华大学召开了“高导湿涤纶纤维制备关键技术及制品一条龙开发”项目鉴定会。东华大学国家纤维材料重点实验室博士导师王华平教授、泉州海天轻纺集团董事长王启明先生和其他项目组成员分别对项目研究内容进行了详细汇报。鉴定委员会审查了相关资料并听取了研究报告,经过现场严格质询与答辩、认真讨论之后,对...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06年7月5日报道 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承担的国家863计划课题——棉花功能基因组研究-棉纤维发育,诣在从基因的角度破解提高棉纤维品质的奥秘。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分离了棉花MYB基因GaMYB2/FIF1。经过拟南芥转基因研究表明,包括FIF1在内的MYB基因的内含子,对表皮毛细胞的发育是不可缺少的。内含子是基因内不编码蛋白的序列,FIF1基因的内含子对...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