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化学工程 >>> 无机化学工程 >>> 酸碱盐工程技术 硅酸盐工程技术 放射化工 化肥工程技术 化学冶金 无机化学工程其学科
搜索结果: 106-118 共查到知识要闻 无机化学工程相关记录118条 . 查询时间(3.375 秒)
近日,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在浙江正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全套引进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干法流延的低温共烧陶瓷(LTCC)无源集成组件生产线上,研制成功多层片式微波高通滤波器产品(中心频率1.9 GHz),产品具有插入损耗低、衰减高、体积小(2.5×3.2×1.5 mm3)的特性,并采用表面贴装(SMD)片式设计,能减少复杂的调校工作,简化电路设计。该产品可应用于无线局域网(WLAN)、数字卫星电视(DST...
最近,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郭向欣博士与德国斯图加特马普固态研究所的Joachim Maier教授合作,在实验测试和理论分析两个方面,完成了对纳米尺度CaF2/BaF2多层膜异质结中离子电导界面增强效应的全面量化解释。该项研究的论文发表在Adv. Funct. Mater杂志上。
近年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高松院士和王哲明教授课题组在用甲酸根构筑分子磁性体系方面的研究获得了系列的成果。
最近,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王士维研究员带领的课题组在低对称体系的氧化铝透明陶瓷的制备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该项研究工作发表在国际著名杂志(J. Am. Ceram. Soc., 2008, 91(10), 3431-3433)上,审稿人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工作“研究思路新颖并富有挑战性,绝对值得尽快发表(The idea is new and challenging,and the resu...
2004年12月21—23日,由金涌院士带队的“技术创新院士行”活动在贵阳市举行。本次活动是针对贵州省磷化工产业的发展,以贵州宏福实业开发总公司(以下简称宏福公司)和贵州开磷(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开磷集团)为依托,围绕产业及企业的技术难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等问题开展专题研究。
美国发明固氮制氨新方法     美国       2008/1/17
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能将氢和氮合成为氨的新方法。将氢和氮合成为氨是化工生产中的一项最重要的化学反应,因此,这项研究成果将改进已具有90年悠久历史的传统生产工艺。该研究成果发表在2004年2月5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  制备氨是制造氮肥的基础工艺,其用途十分广泛。康乃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奇里克及其同事,以金属锆的化合物为催化剂,在适合的生产条件下,将氢和氮合成为氨。奇里克德等人发...
河北省科技厅2007年5月21日消息 河北工业大学承担的省基金项目“海水提取无氯钾肥研究”,利用“改性沸石离子筛”核心技术,突破海水中钾的高选择性、高倍率富集和钾肥的高效、节能分离等一系列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开发出沸石离子筛法海水提取钾肥高效节能技术,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在此研究成果基础上,获得“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5万吨/年海水提钾技术开发,科研经费700万元。
新华社合肥2007年2月5日电长期以来,我国化肥利用率低、流失严重的问题不仅造成巨大损失,而且还带来水体、空气、食物污染,严重威胁人畜安全。中科院离子束生物工程学重点实验室日前研究出氮肥“控失”技术,能将尿素的农学利用率提高20%到30%。
新华网2006年11月20日报道 近日,由吉林大学化学院教授王子忱带领的课题组,从稻壳中提取纳米二氧化硅获得成功。有关专家鉴定认为,这一研究成果居国际先进水平。二氧化硅是最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广泛应用在橡胶、塑胶、涂料等20多个领域。从稻壳中提取二氧化硅具有量多价廉,以及较其他制备纳米二氧化硅方法生产工艺简单、投资少、成本低等独特优点,易于工业化;此外,稻壳中的硅杂质少、易提纯,能够制备高纯纳米二...
中国化工网2006年10月15日报道 朗盛公司开发出一种新的化学胶溶剂。使用它可缩短轧炼时间,降低能源消耗从而优化了天然橡胶加工过程。胶溶剂用于天然橡胶轧炼以优化加工过程。其机理为通过断开橡胶分子链而获得低分子量的聚合物。同橡胶机械轧炼相比,使用胶溶剂可缩短轧炼时间,降低能耗同时改善生产效率。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06年3月15日讯 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高性能陶瓷与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濂研究员主持完成的“纳米微粒和碳纳米管的分散及表面改性”项目荣获2005年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此次获奖是他们继2002年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后,再一次获得殊荣。
科学时报2006年3月2日报道 由北京市京圃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自主完成的“有机废物微生物发酵生产生物有机肥”技术解决了这一环保领域的难题。该技术日前被国家环保总局评为“2005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
新华社郑州2005年11月11日电 河南洛阳中硅高科公司300吨多晶硅项目第一炉产品近日成功出炉,这标志着国外对我国多晶硅生产技术的封锁垄断已被打破。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