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微生物学 >>> 微生物生物化学 微生物生理学 微生物遗传学 微生物生态学 微生物免疫学 微生物分类学 真菌学 细菌学 应用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微生物学相关记录276条 . 查询时间(2.511 秒)
几丁质作为真菌细胞壁、甲壳类动物和昆虫外骨骼的主要成分,是地球上含量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天然多糖,在这些生物的繁殖、生长或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几丁质在植物和脊椎动物中不存在,几丁质的生物合成被认为是研发杀菌剂、杀虫剂和抗真菌药物的重要靶点。几丁质由位于质膜上的几丁质合成酶合成,目前对于几丁质合成酶的催化、产物转运以及抑制的分子机制都还不完全清楚。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郭惠珊团队在《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上,发表了作物根际真菌的种间RNA干扰(种间RNAi)的研究成果,即sRNA能在真菌间传递并诱导RNAi;创建了基于种间RNAi的Microbe-induced gene silencing(MIGS)技术体系,开发了以有益微生物为“sRNA抗菌剂”天然载体的微生物制剂,可有效防治棉花和水稻的土传真菌病害。
恒温性对哺乳动物的生存具有重要作用。许多恒温动物在出生后,体温调节能力尚未发育完善,热量散失是威胁它们生存的重要因素。晚成型动物的幼体从出生到断乳,产热能力逐渐发育,到断乳后才具有较完善的体温调节能力。因此,恒温动物在胎后发育中体温调节能力的建立问题备受关注。前期研究发现,分布在内蒙古草原的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在17日龄前,幼体在冷暴露的情况下不能维持恒定的体温,...
微生物残体DNA广泛存在于陆地和水域生态系统中。从水环境样品中提取的微生物DNA通常来自活体微生物和死亡微生物残体。环境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微生物群落检测的效率和通量,而无法区分微生物细胞的死活状态。因此,基于环境DNA的微生物群落分析会造成一些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的错误估计。已有研究使用叠氮溴化丙锭(Propidium monoazide,PMA)染色方法,可选择性地结合死细...
在中国遗传学会指导下的全国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系列会议,已成为我国微生物学领域具有优良传统和广泛影响的学术盛会,并在中国遗传学会大力支持下入选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由中国遗传学会微生物遗传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的第十届全国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于2023年8月11日-14日在山东省青岛市黄海饭店如期顺利召开。本届学术研讨会主题...
长达五年多的研究中,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陈红教授等与国内外合作者基于全球数据科学量化了空气污染物对抗生素耐药的影响,首次阐明了PM2.5空气污染对全球抗生素耐药的驱动影响,并预测了PM2.5对抗生素耐药性及人类过早死亡趋势的影响。
应兰州大学草地微生物研究中心邀请,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孔维栋研究员将于2023年8月11日做学术报告,欢迎广大师生积极参加!
应兰州大学草地微生物研究中心邀请,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梁超研究员将于2023年8月11日做学术报告,欢迎广大师生积极参加!
应兰州大学草地微生物研究中心邀请,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朱雪峰副研究员将于2023年8月11日做学术报告,欢迎广大师生积极参加!
第七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于2023年7月5日至7日在上海召开,会议承办单位为同济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微生物海洋学实验室团队师生共9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全球海底蕴藏着丰富的多金属结核资源。因富含多种战略性金属,这些资源被认为是当今最具开发潜力的海底矿床类型。而这些资源主要分布在水深4000至6000米的深海平原,一般远离陆地,生产力极低。近半个世纪以来,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科学组织和团队针对深海采矿可能引起的环境破坏问题,开展了影响调查和实验研究,监测和评估了底栖生物尤其是大型底栖生物的影响和恢复。而栖息在金属结核沉积物环境中的微生物面临着重金属、寡...
近期,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团队的发明专利“一种β冠状病毒抗原、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获得中国专利银奖,这是微生物所作为专利权人首次获得中国专利领域的重要荣誉。
2023年7月19日,PNAS 期刊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成树研究组完成的题为“A bacterial-like Pictet-Spenglerase drives the evolution of fungi to produce β-carboline glycosides together with separate gene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昆虫病原真菌球孢白僵...
2023年7月27-30日,为期三天的全国菌物多样性与系统学讲习班在云南省昆明市圆满落下帷幕。共有二十三个省份的17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讲习班由中国菌物学会菌物多样性及系统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易菇网承办,西南林业大学、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协办,是菌物研究领域的一场重要学术活动,围绕菌物多样性与系统学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深入讲解,本次讲习班成员年轻学员占比较多,为我国菌物研究领域的发展带来了全新...
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肠道微生物与其宿主形成了共生功能体。肠道微生物对于维持宿主的能量代谢、免疫功能和社会行为等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动物宿主的生存和繁殖适合度。由宿主与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全基因组决定了动物物种的适应与进化。然而,关于宿主遗传因素(系统发育)与环境变量对肠道微生物结构的相对贡献尚不明确,特别是亲缘关系较近物种肠道微生物的关系。此外,不同物种能量代谢特征与系统发育关系未见报道。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