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分析化学 >>> 质谱分析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知识要闻 质谱分析相关记录106条 . 查询时间(2.463 秒)
2022年7月6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分子结构表征新方法研究组(1822组)王方军研究员、基元反应动力学研究组(1111组)肖春雷研究员、催化反应化学研究组(501组)李杲研究员等合作,采用193nm脉冲紫外激光解离—质谱装置,实现了有机配体保护金团簇前体高效气相解离生成400余种不同尺寸、组成和电荷价态金纳米团簇,并对其稳定性和化学性质进行了高通量原位质谱表征。
安捷伦科技公司2022年6月7日正式发布液质联用(LC/MS)和气质联用(GC/MS)四极杆质谱仪新品,并在第 70 届 ASMS 质谱与相关专题会议(ASMS 2022)上展出这些新品。ASMS 2022于当地时间6月5日至9日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召开。安捷伦是 ASMS 的会员,也是年会的协办单位。
2022年6月2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司同课题组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杨兆勇课题组,在国际学术期刊Chemical Science在线发表研究论文“Directed evolution of a cyclodipeptide synthase with new activities via label-free mass spectrometric screening”。文章依托深圳合成生物...
2022年6月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畜产品质量安全创新团队和华质泰科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合作,采用实时进样高分辨质谱分析手段对四种产地的羊肉进行产地快速鉴别,一个样品的检测时间仅需12秒,为羊肉快速溯源研究领域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已在《Food Chemistry》上发表。
2022年6月6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PNAS在线发表了来自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和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化学生态学研究所合作的题为“The downside of metabolic diversity: post-ingestive rearrangements by specialized insect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专食性昆虫可以利用植物中两种不同代谢通路的产物进行互相解毒并...
2022年6月1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生物医学光学与分子影像研究中心的门涌帆副研究员团队,联合深圳湾实验室细胞分析研究所王冠博教授团队,在基于微流控及自上而下质谱在线解析蛋白质高级结构和动力学表征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相关论文以“Microfluidic Platform for Time-Resolved Characterization of Protein Higher-Or...
2022年5月12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健康所医用光谱质谱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静电场离子漏斗聚焦新技术,可在静电场下实现对离子的高效聚焦引导,进而提升质谱类仪器的灵敏度。相关结果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国际分析领域TOP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上。
如何准确、高效地识别和定量检测食品中众多有害物质是食品安全领域长期以来面临的重大技术难题。常用的食品安全检测方法主要是针对农药、兽药和毒素中的某一类或几类物质,同一样本需要经过多次不同方法的检测进行分析,存在耗时、费力、通量较低等弊端,难以满足当前食品安全检测的需求。
2022年4月27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司同课题组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Current Opinion in Biotechnology在线发表特邀综述文章 “Towards one sample per second for mass spectrometric screening of engineered microbial strains”。文章聚焦工程菌株的高通量质...
分子病理作为跨界融合的技术逐渐成为精准医疗的支柱,其在疾病的鉴别诊断、伴随诊断、分子分型、预后判断等方面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分子病理学中常用的技术包括高通量基因测序(NGS),荧光原位杂交(FISH),免疫组化(IHC)、基因芯片及PCR技术等。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对复杂疾病尤其是恶性肿瘤等疾病的个性化精准治疗需要从更多维度的分子角度对病理组织样本进行分型和判别。由于质谱技术的高通量,免标记...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雷晓光课题组、唐淳课题组与合作者-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董梦秋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合作论文,题目为:“Characterization of protein unfolding by fast cross-linking mass spectrometry using di-ortho-phthalaldehyde cross-li...
生物组织中的化学成分包含着生物的生理、病理发生和发展的重要信息,获取这些化学信息对生命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质谱成像技术无需标记即可获取目标化合物的空间分布信息,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可靠、分析速度快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生物组织分析。现有的质谱成像方法需要先将样品切片后固定在二维平台上,然后对二维平台上的样品来回扫描成像,故而成像尺寸受到平台和质谱接口尺寸的极大限制。因此,开发可灵活用于大体积生物组织...
2021年12月23日,应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邀请,常熟理工学院材料工程学院院长杨刚教授到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并作了题为“异质氧化物纳米材料制备及其储电性能研究”的学术报告。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快速分析与检测研究组李海洋研究员团队在微型质谱仪的大气压进样接口中发现了摩擦电离现象,并且通过改变粗糙度等措施,显著提升了微型质谱仪的电离效率。该工作不仅阐明了非连续大气压接口(DAPI)的微型质谱在开闭过程中摩擦电离现象的存在;同时,提供了一种无需光、热、辐射的新型质谱离子源。
2021年12月7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快速分析与检测研究组(102组)李海洋研究员团队在微型质谱仪的大气压进样接口中发现了摩擦电离现象,并且通过改变粗糙度等措施,显著提升了微型质谱仪的电离效率。该工作不仅阐明了非连续大气压接口(DAPI)的微型质谱在开闭过程中摩擦电离现象的存在;同时,提供了一种无需光、热、辐射的新型质谱离子源。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