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原子核物理学 >>> 核结构 核能谱学 低能核反应 中子物理学 裂变物理学 聚变物理学 轻粒子核物理学 重离子核物理学 中高能核物理学 原子核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原子核物理学相关记录485条 . 查询时间(5.772 秒)
高能宇宙线是研究天体粒子起源、加速机制,及银河系星际介质的重要探针。氦核是宇宙线中丰度第二高的核素,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对银河系宇宙线,理论模型显示在“膝”区(3 – 4 PeV)以下,能谱应该服从单一负幂律分布,但近些年,多个宇宙线观测实验发现了在数百GeV/n处存在能谱变硬的现象,这预示着银河系宇宙线可能存在新的起源和加速机制。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时刻经受着来自外太空中高能粒子的轰击,这些粒子包括各种原子核、正负电子、高能伽马射线和中微子等,统称为宇宙线。宇宙线被认为起源于超新星爆炸的遗迹或黑洞吸积等极端天体,因而它们也是极端条件下天体环境和物理规律的信使。人类对宇宙线的观测和研究已长达一个世纪,而时至今日,关于宇宙线的起源、加速机制以及它们在宇宙空间中的传播及相互作用等基本问题尚未得到彻底的解答。宇宙线的数目随能量变化的...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近日从实验数据中提取出质子质量半径值,相关研究成果以快报形式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D上。
近日,位于美国杰弗逊国家实验室的PREX国际实验组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了铅-208中子皮(neutron skin)厚度的精确测量结果(Phys. Rev. Lett. 126, 172502, 2021),同时被选为“Editor’s Suggestion”和“Featured in Physics”,并被选为当期的封面文章。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粒子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张金龙教授对此项研究作出...
暗物质是天文观测中发现的具有引力相互作用且不发光的未知物质。暗物质无法由标准模型解释,是当前粒子物理学领域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超轻质量的玻色子是一种有力的潜在暗物质,而暗光子正是其中的代表性粒子之一。作为超出标准模型理论的新粒子,暗光子通过与光子动能项的混合,具有和光子相似的电磁相互作用;与光子不同的是,暗光子本身具有质量(低于电子伏特),与带电粒子的相互作用远远小于光子。
2021年5月8日,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军和祝龙应邀来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开展学术交流。8日晚上,苏军和祝龙两位老师在核能与核技术工程国家级虚拟仿真中心学术报告厅分别作了题为《机器学习在核数据评估与预测中的应用》和《原子核裂变产物及压水堆中长寿命放射性废料含量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李小华教授主持,核科学技术学院教师、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代表1...
日前,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核数据中心(核数据重点实验室)完成的宏观基准检验实验研究成果被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国际合作项目CoNDERC(《核辐射特性实验数据汇编项目》)正式收录。这是我国核数据宏观基准检验实验数据首次被IAEA收录,对提高我国核数据宏观基准检验能力、提升我国核数据的国际影响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近日,由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核能安全所沈水法研究员翻译的《物理学名家名作译丛:原子核模型》,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图书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可供粒子物理学、核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等专业的高校师生和科研人员参考使用。
2021年3月17日,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发的低放废液热泵蒸发处理系统性能试验在江苏海安圆满完成,标志着热泵性能达到设计指标,具备供货条件。这是热泵技术在放射性废液处理领域首次实现国产化,摆脱了国外技术垄断。该系统是低放废液处理设施的核心系统,将用于低放废液的蒸发浓缩,实现减容最大化、废物最小化,相比传统蒸发工艺,其节能效果在90%以上。
2021年4月19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先进女职工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隆重表彰全国五一巾帼奖状(奖章)、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标兵)。近代物理所刘杰研究员荣获“全国五一巾帼奖章”、“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并作为科研领域获奖代表在大会上交流发言。刘杰研究员,主要从事高能重离子与材料作用基础和应用研究,在重离子潜径迹形成机制、聚合物离子核径迹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原创成果,其成果...
2021年3月3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 CERN)大型强子对撞机(Large Hadron Collider, LHC)上底夸克探测器(Large Hadron Collider beauty, LHCb)实验组宣布,观测到两个含有全新夸克组分(cc[bar]us[bar])的四夸克态Zcs(4000)和Zcs(...
研究强子(比如质子、中子)的内部结构,对理解强相互作用规律以及我们现实世界的物质构成至关重要。强子结构的理论研究极其困难,在强相互作用基本理论量子色动力学(QCD)提出约40年后的今天,人们依然未能利用QCD完全计算出夸克和胶子在质子内部的动量分布函数(PDFs)。近些年,在PDFs的第一原理计算方法上有了重要的突破,特别是新提出的quasi-PDF方法、pseudo-PDFs方法、以及马滟青研究...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黄群英/姜志忠课题组在铅基堆材料腐蚀行为与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腐蚀领域知名期刊《Corrosion Science》。罗林为第一作者,姜志忠和肖尊奇为共同通讯作者。
原子核的α衰变是重核和超重核的一种主要衰变模式,在现今超重核的研究以及新元素和新核素的鉴别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早在1928年,Gamov等人利用量子力学隧穿效应对其进行了成功的解释,成为当时支持量子力学统计诠释的一条重要证据。然而,目前科学家们仍不完全清楚α粒子在母核中如何形成以及如何准确地计算其形成几率,这导致了α衰变半衰期不能被精确计算。这个著名难题吸引了很多理论核物理学家的长期关注。 经...
近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所核天体物理创新团队依托北京放射性核束装置BRIF(Beijing Radioactive Ion-beam Facility),首次发现20Na原子核存在奇异β-γ-α衰变新模式。2021年1月29日,该研究结果被国际核物理领域著名学术期刊 Physical Review C(《物理评论C》)以快报形式在线发表。这是BRIF建成后获得的首个核物理基础研究成果,合作...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