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凝聚态物理学 >>> 凝聚态理论 金属物理学 半导体物理学 电介质物理学 晶体学 非晶态物理学 液晶物理学 薄膜物理学 低维物理 表与界面物理学 固体发光 磁学 超导物理学 低温物理学 高压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凝聚态物理学相关记录1524条 . 查询时间(0.529 秒)
引入界面来阻碍位错运动是材料强化常用手段。以往研究大多关注材料强度与其特征结构尺寸,亦即界面的“量”之间的关系。但对于界面结构、界面特性等“质”的参量,由于难以定量表征和精确调控,人们对其在材料强化中的作用仍缺乏深入研究。调幅分解可在较大晶粒内形成双连续纳米双相结构:两相晶体结构相同且取向一致,且相界为(半)共格界面。该材料不仅具有优异力学性能,也因其界面易于表征和变化可控而成为界面强化研究的模型...
2024年3月22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固体所纳米材料与器件技术研究部在M相二氧化钒 (VO2(M))热敏材料的制备和红外调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成功制备了具有优异可见光透过率和近红外光调控能力的 VO2(M)薄膜 (Tlum=62.29%,  DTsol=14.91%)。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 Materials Horizons 上。
2024年3月21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安光所张庆礼研究员课题组与健康所江海河研究员课题组在梯度浓度激光晶体生长及激光性能研究方面进一步深入合作,采用类泡生方法生长了不同梯度浓度的Nd:YAG和Nd:GdYAG激光晶体,Nd:GdYAG的激光性能优于近似梯度浓度Nd:YAG晶体,相关研究成果以《渐变浓度掺钕钇铝石榴石系列晶体的生长与激光性能》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光学TOP期刊Optics and ...
近年来,磁性外尔半金属(magnetic Weyl semimetal)因其磁与拓扑性相互作用下的丰富物理现象受到了高度关注,尤其是外尔节点引起的增强的贝里曲率,在磁输运、磁热、磁光效应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II 型磁性Weyl 半金属Co3Sn2S2因其表面 Fermi arcs、巨大的反常霍尔效应以及负平带磁性等独特现象而成为研究热点。然而,关于Co3Sn2S2磁性外尔半金属中的超快自旋动力学性...
钙钛矿镍氧化物作为典型的关联电子体系,表现出金属-绝缘体相变、拓扑结构相变等物性。近期,由于112相和327相镍基超导体系的陆续发现,更使得镍氧化物成为功能氧化物材料/器件研究领域的热点。通常,钙钛矿镍氧化物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发生金属-绝缘体相变,并伴随着磁性的顺磁-反铁磁相变。而LaNiO3成为钙钛矿镍氧化物中唯一在全温区保持泡利顺磁性的体系。因此,从实验或理论的角度设计和调控LaNiO3的磁基态...
超导研究是凝聚态物理领域中最引人注目的研究方向之一,不仅体现在超导体系的多样性为基础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对象,也归因于超导材料在电力能源和强磁场等方面具有其他功能材料无法取代的优势。相对于常规的超导材料,非常规超导电性的出现打破了经典BCS超导理论的制约。非常规超导材料中观察到的高TC、d 波(s±波、p波)配对、相图中超导相与结构和磁性的关联等,凸显了经典超导理论的危机,又为新的超导...
2024年3月19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氢能与先进材料研究部热化学研究组(DNL1903组)史全研究员团队在低温量热仪器研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制了一台Gifford-MacMahon(G-M)式制冷绝热量热仪,实现了无液氦环境下4-100K温区凝聚态物质热容精密测量。
2024年3月13日,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超导磁体测试低温站500W制冷机调试成功并顺利制取液氦,标志着该测试站正式投入使用。超导磁体测试站制冷机制冷能力为500W@4.5K,液氦液化率大于150L/h,回收纯化能力为4800m3/day,预冷器可以提供30g/s的80K冷氦气对磁体进行全温区(80K-300K)可控的快速预冷和回温。 
钙钛矿镍氧化物作为典型的关联电子体系,表现出如金属-绝缘体相变、拓扑结构相变等一系列丰富的物性。近期,由于112相和327相镍基超导体系的陆续发现,更是让镍氧化物成为了功能氧化物材料/器件研究领域的热点。通常,钙钛矿镍氧化物随着温度的降低将发生金属-绝缘体相变,同时伴随着磁性在的顺磁-反铁磁相变。而LaNiO3成为了钙钛矿镍氧化物中唯一在全温区保持泡利顺磁性的体系。因此,从实验或理论的角度设计和调...
2024年3月13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固体所功能材料物理与器件研究部在 V2O3金属 -绝缘体相变的调控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 Physical Review Materials上。V2O3作为典型的强电子关联氧化物,在化学掺杂、压力和温度等作用下发生从顺磁金属(PM)相到顺磁绝缘体(PI)相和反铁磁绝缘体(AFI)相之间的转变,同时伴随着电学、磁性和光学等物性的显著改变,这种独特...
2024年3月12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上海高研院”)纳孔构型的分离与能源转化团队(SECOND)团队在共价有机框架非金属催化剂的氧还原方向的研究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Solvent Effects on Metal-free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in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为题发表在Angew Chem Int ...
手性普遍存在于自然界,是生命体系的基本特征之一。从原子级水平上研究手性团簇的手性来源、多重手性,对手性化学和团簇化学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手性金属有机簇合物仅约占手性晶态化合物的7.8%,集中在贵金属、稀土和过渡金属。2024年3月12日,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方伟慧采用协同配位合成策略,构筑出首类手性铝氧簇(cAlOCs),并应用于圆偏振发光。
2024年3月10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任金东课题组在氮杂环亚胺分子与过渡金属表面吸附构型转变和界面电子转移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The electron-rich and nucleophilic N-heterocyclic imines on metal surfaces: binding modes and interfacial charge transfer为题,在线发表于Jou...
与插层型锂离子电池(LIB)相比,转换型锂硫(Li-S)电池因为其高理论能量密度(2600 Wh kg-1)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多硫化物穿梭效应、缓慢的反应动力学和锂金属枝晶生长等问题阻碍了锂硫电池的进一步应用。硫正极的多步转化反应涉及电极/电解质之间一系列Li+的交换,这些反应也亟需克服脱溶剂和电荷载体扩散的能量势垒,这导致了缓慢的转化动力学以及多硫化物中间体的积累。
2024年2月16日,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支持清华大学/西湖大学用户柴继杰教授团队与其合作单位南京农业大学王源超教授团队发现了一种植物新型免疫激活机制,揭示了植物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Polygalacturonase-inhibiting protein, PGIP)特异性识别病原菌果胶多聚半乳糖醛酸水解酶(Polygalacturonase, PG)并劫持其酶活性来触发植物先天免...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