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理论物理学 >>> 量子力学 >>>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知识要闻 量子力学相关记录363条 . 查询时间(1.084 秒)
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唐建顺、王轶韬等,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循环式宇称时间(简称PT,parity-time)对称量子模拟器的构建,并基于该模拟器观测到量子态在PT对称系统中的动态演化行为,为深入研究非厄米量子物理提供了有效的实验平台。该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权威物理学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随着微观粒子各种量子现象研究的不断开展,量子力学的大厦逐渐搭建起来。同时,与之相关的化学反应动力学过程中的量子力学现象,经历几十年的研究更显具体。近日,《科学》在线发表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杨学明和张东辉两位院士团队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在对“最简单”的化学反应氢原子加氢分子的同位素反应的研究中,发现了一种不常见的量子干涉效应,并且...
2020年5月8日,我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杨学明院士和南方科技大学杨天罡博士应邀在《科学》(Science)发表评述文章,讨论趋近绝对零度的原子与分子碰撞过程中量子散射共振研究的进展。众所周知,原子与分子的碰撞传能以及化学反应过程是受量子力学的规则控制的。理解量子效应在原子与分子碰撞中的作用是理解能量传递以及化学反应过程的根本。而量子效应在低温下能够更好的保存,因此低温条件下对碰撞结果的...
北京大学应用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陈默涵研究员及其合作者最近利用计算机模拟方法首次预测了原子尺度的无序超均态材料,《Science Advances》杂志于2020年4月17日在线发表了他们题为《Disordered Hyperuniformity in Two-Dimensional Amorphous Silica》的研究论文。无序超均态(Disordered hyperuniform)是近年来被...
量子密钥分配(Quantum Key distribution,QKD)是以量子力学和经典密码学为根本,利用微观粒子的量子属性实现信息保护的一种新型密码体制, 它是现阶段量子信息学中最广泛地获得实际应用的技术。由于量子密码提供了可证明安全性和检测窃听者存在与否的能力,它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巨大的应用前景,并将在信息安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020年3月17日,以首都师范大学为第一单位、物理系孙青副教授为第一责任作者、博士研究生尹洪浩为第一作者的研究论文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24,113601(2020))上发表,题为《局域化驱动超辐射不稳定性》(Localization Driven Superradiant Instability),该论文报道了无序势超辐射增强效应,并预言了局域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通信实验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黄运锋研究组与暨南大学李朝晖教授,中山大学余思远教授等合作,首次实现公里级三维轨道角动量的纠缠分发。该研究成果于2020年3月12日发表在国际知名光学期刊Optica上。
近日,浙江大学教授袁辉球团队等首次在纯净的重费米子化合物中发现铁磁量子临界点,并观察到奇异金属行为。这一发现打破了人们普遍认为铁磁量子临界点不存在的传统观念,并将奇异金属行为拓展到铁磁量子临界材料中。相关成果3月5日在线发表于《自然》。
在量子多体系统的研究中,基于配分函数建立量子到经典的对应,有时能够简化对复杂量子问题的理解,但因为解析处理量子作用量的困难,这一方法往往受到很大限制。最近,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杨义峰指导博士研究生胡丹青、董建军,与物理所研究员王磊、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研究员黄理合作,结合机器学习方法处理量子作用量,为建立量子到经典对应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0年2月27日,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发布2019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我校“实现对引力诱导量子退相干模型的卫星检验”及“首次观测到三维量子霍尔效应”两项成果同时入选。
2020年1月11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19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京揭晓。我校张立源团队首次观测到三维量子霍尔效应入选,这一重要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上。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江颖教授、徐莉梅教授与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曽晓成教授(北大物理系1984届本科生)以及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王恩哥院士等合作,利用高分辨qPlus型原子力显微镜技术,首次在实验上证实了冰在二维极限下可以稳定存在,将其命名为二维冰I相,并以原子级分辨率拍到了二维冰的形成过程,揭示了其独特的生长机制。该工作以“Atomic imaging of edge st...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姚裕贵教授、王钦生特别副研究员及团队成员,同北京大学量子材料中心孙栋研究员等合作者,在第二类外尔半金属材料WTe2光电响应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利用扫描光电流谱方法对第二类外尔半金属材料WTe2光电响应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在该材料边界处具有反常的光电流响应(图1),并且边界对称性的高低决定了该反常光电流响应的有无。该工作提出了利用材料低对称性边界的晶体场作为光生电子...
近日,李政道研究所李政道学者吴建达的理论团队与德国亥姆霍兹德累斯顿罗森多夫研究中心(Helmholtz-Zentrum Dresden-Rossendorf)的王喆博士所在实验团队在国际权威物理学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以“Quantum Critical Dynamics of a Heisenberg-Ising Chain in a Longitudinal Field: Many-Body...
我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在人工智能与量子力学基础研究交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实验室李传锋、许金时等人与南方科技大学翁文康教授以及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任昌亮研究员等人合作,将机器学习技术应用于研究量子力学基础问题,首次实验实现了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多重非经典关联的同时分类。该成果于2019年11月6日发表于国际物理学权威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