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民族学 >>> 蒙古学 >>>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知识库 蒙古学相关记录292条 . 查询时间(2.114 秒)
外国教会势力对蒙古地区的渗透和扩张,是近代资本主义利用宗教侵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近代这一历史时期中,西方传教士把中国北部蒙古地方,视为"地阔俗陋,政治之力既感难周,则宗教之传自易奏效";"若不有教友,殊以为憾"之区。在鸦片战争前后,相继有法、英、美、意大利、比利时、荷兰、瑞典等西方国家的传教士接踵而来,进入中国内蒙古广大城镇和农村牧区,借传播西方"文明"之机,进行一系列的文化侵略和掠夺土地等活...
清朝利用藏传佛教作为柔服蒙古的工具,特别予以倡导和保护,经顺治至乾隆一个半世纪的优礼,藏传佛教的地位日崇,影响很大,其势力已伸入漠北、漠南和西部额鲁特整个蒙古地区,拥有寺庙千余座,喇嘛数十万人。上层喇嘛享有与蒙古王公同等的优厚待遇,以及各种尊贵名号和职衔。他们在寺院内拥有行政司法等权力,还参与蒙旗政治事务。由于清朝皇帝的赏赐、蒙古王公的赠产、一般信徒的布施,寺庙经济迅速膨胀。喇嘛庙不仅占有大量的草...
自19世纪20年代开始,蒙古地区各盟相继创办了一些学堂和书院。1822年(道光二年),科尔沁左翼后旗昌图府建起了一所喇嘛学校,地址设在郡王府喇嘛庙文昌宫(当年僧格林沁曾在此读书)。1865年(同治四年),在昌图又建立了科尔沁蒙古族小学堂。1886年(光绪十二年)在卓索图盟唐古特喀尔喀王府(今库伦旗格尔林苏木海力斯台)设蒙文家塾,聘任土默特左旗(今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布日诺希达拉为塾师,并兼任该旗...
从19世纪60年代起,俄、美、英、德、法等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势力逐渐侵入蒙古地区。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活动,清朝的不少边疆大吏纷纷提出"筹边"之计。如曾任过山西巡抚的张之洞于1880年(光绪六年)提出《详筹边计折》,刚毅于1886年(光绪十二年)提出《筹议晋省口外屯垦情形折》,胡聘之于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提出《屯垦晋边折》等等。在这些奏折中,已提出了通过移民实边的办法来应付帝国主义入侵...
俄国、日本等东西方列强,为了取得更多的在华利益,它们在激烈争夺的同时,也往往会因某种利害关系达成暂时的妥协。中俄签订密约,造成俄国独霸东北和蒙古地区的局面,为避免其他列强插足,确保自己在这一地区的特殊利益,沙俄于1899年同英国进行了一笔肮脏的交易。根据双方"协议",长江流域各省为英国的势力范围,长城以北地区为俄国的势力范围,并宣布彼此不得在对方势力范围内向中国政府要求修筑铁路等权利,不得直接间接...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争夺愈演愈烈。刚刚遭受甲午之战惨败的中国,一时成为众矢之的,中日《马关条约》的缔结更是火上浇油,助长和刺激了各国的贪欲,中国面临着被瓜分的危险,尤其沙皇俄国正准备侵占包括中国蒙古在内的长城以北地区。在沙皇宫廷内的所谓"东方派",已形成一股强大的侵略势力。他们极力鼓吹向远东加紧侵略扩张,提出修筑具有军事战略意义及政治、经济价值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计划,借此加速建立"俄亚帝国...
随着蒙古地区外国商人的日益增多,为其输出商品和掠夺原料服务的银行业也日趋兴隆,成为资本主义各国经济侵略的重要支柱。俄国是最早向蒙古输出商品,也是最先投资银行的国家。   1896年俄国和法国共同开设了华俄道胜银行。这家银行以后发展成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和夺取势力范围的大本营。此后俄国还设立了俄亚银行和远东借款银行。
随着蒙古地区外国商人的日益增多,为其输出商品和掠夺原料服务的银行业也日趋兴隆,成为资本主义各国经济侵略的重要支柱。俄国是最早向蒙古输出商品,也是最先投资银行的国家。   1896年俄国和法国共同开设了华俄道胜银行。这家银行以后发展成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和夺取势力范围的大本营。此后俄国还设立了俄亚银行和远东借款银行。
1840年以前的蒙古,仍是以牧为主的封建经济,牧业生产占有极大优势。   清初,满族统治者为了牢固地确立清朝皇帝对蒙古土地至高无上的所有权,在不触动蒙古原有制度的前提下,根据蒙古的游牧特点,依照满洲八旗制度,于1635年(后金天聪九年)创建蒙古八旗。蒙古八旗既是军事组织单位,也是旗札萨克王公贵族行使土地支配权及其他行政职权的封建小领地。以后随着大规模军事行动的减少和结束,逐步演变...
[“中国人和以勇气镇定著称的鞑靼人在战斗的最后阶段表现得尤为出色……他们中没有一个后退,全都以身殉职”——保尔·瓦兰:《征华记》]
1859年6月,英、法联军在第二次大沽口战役中遭到失败后,继续对华扩大侵略战争。1860年7月初,英军约18000人,法军约7000人,由联军总司令格兰特、孟班托率领始达上海。至7月中下旬,联军分别占领烟台、大连,完成了对渤海湾的封锁。8月初,英法各种舰队船只173艘,陆续齐向天津大沽口逼近。8月1日,英法联军陆战队约5000人,趁清军北塘(距大沽口3千米)守备空虚,顺利登陆,并占领北塘镇。僧格林...
1858年6月,英、法两国迫使清廷签订《天津条约》后,又以"修约"为名,重新挑起战争。1859年6月,英法联军舰船共计21艘、载海军陆战队共2200余人,在新任侵华英国海军司令贺布少将指挥下,再次进犯大沽。叫嚷着"不惜用武力来打开白河的大门,并继续向京城挺进"(《第二次鸦片战争》六,第19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英法联军舰队集结大沽口外,鸣枪放炮,咨意挑衅。其实,僧格林沁在大沽口设防早已...
 僧格林沁是清王朝"倚为长城"的蒙古王公,他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统帅清军和蒙古骑兵抗击英法侵略军起过重要的作用。1825年(道光十五年),僧格林沁袭爵科尔沁札萨克博多勒噶台郡王后,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先后曾任御前大臣,兼管火器营,并以御前大臣署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后扈大臣、总理行营大臣和兼管虎枪营等武职,是道光帝身边的一位"亲近重臣"。进入咸丰年间,僧格林沁又以"御前大臣署管銮仪卫掌卫事"重要职务,...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期,江、浙沿海地区是中国军民抵抗英国侵略军的主要战场。1841年10月间,英国侵略军攻占浙江定海、镇海、宁波之后,继续北犯。至次年7月,浙江之乍浦、江苏之吴淞海口、镇江、江宁(今南京)等地,相继失守。当时,驻防在这些地方的满洲、蒙古八旗官兵,英勇抗击英国侵略军,在中国抗英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裕谦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也是近代蒙古族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他在江浙战役中,身为钦差大臣、两江总督,指挥近万名清军爱国官兵,积极筹设江浙海防,力主收复定海,誓死守卫镇海。但因装备悬殊,再加上当地官商抵抗意志较弱甚至暗地勾结英军,尤其浙江提督余步云临阵逃脱,裕谦孤军坚持抵抗到最后,怀着失地辱国的义愤投水自尽,以身殉国。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