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应用物理学 >>>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应用物理学相关记录242条 . 查询时间(2.188 秒)
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员成功实现了一系列多元硫属化合物纳米晶的物相与能带调控,材料展现出良好的电催化、热电、介电及近红外吸收性能。
超疏水纺织品具有透气防水的特性,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超疏水材料应用。近年来,超疏水纺织品的使用耐久性,如耐洗涤性、耐磨擦性等,成为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核辐射与核能技术重点实验室辐射高分子课题组在前期利用辐射接枝技术获得耐洗涤超疏水棉布的基础上(Adv. Mater. 2010, 22, 5473–5477),研制成一种可熨烫修复型超疏水棉布。
近日,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小型铷原子频标项目组在时间同步服务器研制方面取得新进展,项目组陈智勇、高伟、秦蕾三位工程师共同开发出了基于小型铷原子频标和北斗接收机的时间同步服务器。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黄庆、方海平、樊春海研究员与IBM沃森研究中心、哥伦比亚大学周如鸿教授组成的国际合作团队,将计算机模拟与实验紧密结合起来,在石墨烯抗菌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了石墨烯与细菌细胞膜相互作用的一种分子机制,相关论文已于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 DOI:10.1038/nnano.2013.125)。
中科院先导专项ADS注入器II低温系统调试于9月28日取得重要进展,实现了341L/h的氦液化率,高于270L/h的设计指标。这是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低温室和LINDE公司技术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2013年7月26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叶升教授课题组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FtsZ protofilaments use a hinge-opening mechanism for constrictive force generation的文章,阐述了FtsZ蛋白为细菌细胞分裂提供动力的分子机制。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长期开展高增益自由电子激光理论与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外种子自由电子激光运行机制。研究表明,这种新的运行模式通过有效地压缩电子束团的局部能散,有望在X射线波段实现全相干自由电子激光,从而为多个科学领域提供更为有效的研究手段,该项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 Rev. Lett 111, 084801, 2013)。
超高分辨宽能段光电子实验系统(简称梦之线)是国家财政部支持的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目标是建成迄今国际上最先进的同步辐射光束线-光电子实验系统(Dreamline)。实现超宽能段覆盖(20-2000eV)和超高能量分辨(10 meV@1000 eV),创造软X射线实验能力的最高记录。
磁电多铁性材料是指同时具有磁有序和铁电有序的一类新型材料。在多铁性材料中,共存的磁有序和铁电有序之间还可能存在交叉耦合,即磁电耦合效应(magnetoelectric effect),从而使电场控制磁性以及磁场控制电性成为可能,为设计和发展新型功能器件提供了额外的自由度。具有磁电耦合的多铁性材料在自旋电子学器件、磁电传感器、存储器、换能器以及微波移相器等方面存在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对多铁性起源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杜江峰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基于自建的弱力探测实验平台,在室温下实现了纳米机械振子的振动的精密测量。不同于已有的基于光、电、磁等的位移测量技术,该方法是通过力学的方式加以实现的,这种新的位移测量方法不仅能实现很高的测量灵敏度,而且可以确保测量过程不会引入明显的力噪声,因此对未来开展低温下的极弱力信号以及相关的基础物理研究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
2013年5月25日,记者从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获悉,我国科学家在对石墨烯这种新兴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特别是呼吸毒性的研究中获得新进展,相关成果近日在《自然—亚洲材料》上发表。
近日,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江怀东课题组与上海光源等单位合作,利用三维相干X射线衍射成像技术和软X射线显微技术,实现了原位定量研究地幔橄榄石矿在纳米尺度上的微观结构,在高压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项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出版的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Three-Dimensional Coherent X-Ray Diffraction Imaging of Mo...
气体的麻醉现象自1834年发现以来,其微观作用机制已困扰医学界近200年。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水科学与技术研究室的方海平课题组与合作者运用分子模拟手段,发现氮气分子可以类似气泡的聚集体阻碍蛋白的正常生理功能。该研究为从分子机制理解气体的生物麻醉效应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同时也为气体麻醉剂在临床医学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可能。相关研究工作近期发表在Nature出版社的Scientific Re...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光源的陈刚研究员通过与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以及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的课题组合作,从理论上将X射线角波动相干光谱方法进一步推广到多粒子混合体系的结构分析中,利用这一方法有望实现实时原位地追踪蛋白分子形变以及纳米材料的生长和自组装过程。这一成果已在线发表于物理杂志Physical Review Letters [ PRL 110, 195501 (2013)].
2013年5月3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课题组在Science Express在线发表了题为An Airborne Transmissible Avian Influenza H5 Hemagglutinin Seen at the Atomic Level的文章,报道了他们在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跨种间传播机制研究中取得的最新成果。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