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库 >>> 东北亚特色库 抗战特色库 水利学特色库 近现代报人特色库 广播电视报特色库 学者文库数据库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特色库相关记录69018条 . 查询时间(4.68 秒)
2020年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项目水平和级别再创新高,王栋老师和刘晓磊老师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和优秀青年基金资助,新增基金委-山东省联合重点基金1项,面上基金8项,青年基金5项。获批项目数和立项经费数均居全校第二位。截至2020年11月底,新增纵向科研经费合同额2000余万元。截止2020年11月底,新增科技服务与咨询等横向项目20余项,合同经费近500万元。
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号召大家保护并利用好水资源,让每一滴水都能多循环一次。
2022年来,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国湖泊数量、面积和分布都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同时水质下降与富营养化加重等水环境问题也受到了广泛关注。总悬浮物(TSM)是水环境评价的重要参数之一,它直接影响水质状况,决定着水下光场分布,进而影响水体的初级生产力。
莲是莲科莲属挺水植物,在亚洲各国广泛栽培,具有重要的食用、药用和观赏价值。为了应对水生环境,莲适应性进化出了具有超疏水特性的“荷叶效应”,并拥有遍布周身的联通气孔。在我国,莲通常种植于河流、湖泊和低洼地带。但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持续性强降雨频发,莲常遭受完全水淹的灾害,给莲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干扰,湖泊藻华问题不断加剧,已经成为一类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湖泊面临的严峻水环境问题不容忽视。目前,全球湖泊藻华整体时空格局还缺乏系统性评估,藻华驱动因素也有待进一步阐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水环境遥感学科组科研人员借助遥感技术手段,基于1982-2018年Landsat影像,明确了全球面积大于1 km2湖泊中藻华的空间分布格局(图1)。研究表明,在19...
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主要由微生物驱动,包括固氮、硝化、反硝化和氨化过程。其中硝化过程包括氨氮氧化和亚硝酸盐氧化,氨氧化是一个重要的限速过程,主要由有氧氨氧化细菌、厌氧氨氧化细菌、有氧氨氧化古菌和完全氨氧化细菌四类生物参与完成。
近日,美国地理学家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Geographers, AAG)公布了2021年度与2022年度美国地理学家协会会士(AAG Fellows)名单。中国生态学学会常务理事,兰州大学、西密歇根大学(We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教授贺缠生入选 2022年度美国地理学家协会会士。贺缠生教授主要从事流域(区域)尺度水文过程与规律研究、水...
本次沙龙聚焦中央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的主题,围绕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展开讨论,由三峡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陈昂博士担任执行主席,中国水利学会副秘书长鲁胜力出席并主持,包括中国科协青托人才、杰出青年归国科技人才、龙头企业青年核心科技人员、国家级实验室青年科技人员、青年女科技人才、国际同行专家等在内的32位代表参加活动。
蓝藻水华是内陆水体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蓝藻水华暴发后会引发一系列级联反应,严重影响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甚至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和服务功能丧失。纤毛虫作为原生动物中分布广、种类多的大类群,在水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尽管前期研究表明,纤毛虫可能在蓝藻水华的生消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但对于环境因子的年际变化和反复出现的蓝藻水华如何影响纤毛虫群落结构和功能变化,及其生态效应和机制尚不清楚。
水源地水质与水生态监控预警关键技术针对跨流域饮用水源地的空间跨度大、输水线路长、污染风险多、水环境复杂等现状,而相应的水质监控预警技术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方法体系,选取东江流域为例,对跨流域饮用水源地水质与水生态监控预警技术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开发了包括水源地水质污染风险源识别与评估、水质动态监控、水质与水生态一体化预警预报等关键技术的饮用水源地水质与水生态监控预警技术体系。基于以上关键技术研发成果,...
根据近日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确定2022年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资助项目的通知》(留金美[2022]45号),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申报的《气候变化下受损水域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项目获批。
2021年12月9日,科技部发布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治理”重点专项2021年度立项项目名单,由我院赵勇正高担任项目负责人的“区域水平衡机制与国家水网布局优化研究”项目获批立项。该项目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牵头,联合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
2022年12月31日, 葛洲坝集团勘测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杨权等一行7人到访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就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方面进行交流。水生所副所长胡炜及相关科研人员参加交流座谈。会议由贺锋处长主持。胡炜副所长致欢迎辞。他介绍了水生所的历史沿革,发展定位和特色工作,强调了水生所在水环境和水生态方面研究基础、积累和实力,葛洲坝集团与水生所在该领域有很好的互补性,希望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双方...
微塑料为直径1μm至5mm的塑料颗粒,广泛存在于各种水体(如:海水、近岸水域和内陆淡水)、土壤、沉积物、水生生物和食物中,甚至可经由饮用水和/或食物链进入人体。研究表明,微塑料可在养殖水中蓄积,并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效应。此外,微塑料可为水环境中的微生物提供生态位。然而,微塑料对其周围水体微生态平衡及其功能的影响仍不明确,尤其是养殖水生态。
2021年12月25日至29日,第十二届海峡两岸人工湿地研讨会在武汉举行。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台湾)中山大学和台湾湿地学会联合主办,武汉理工大学、杭州市西湖水域管理处、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生物学分会、武汉工商学院、海南天鸿市政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市碧园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特殊形势下,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海峡两岸四...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