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库 >>> 东北亚特色库 抗战特色库 水利学特色库 近现代报人特色库 广播电视报特色库 学者文库数据库
搜索结果: 1-12 共查到特色库 战前相关记录12条 . 查询时间(0.089 秒)
“共同体”理论是战前日本中国观的核心部分。自 20 世纪 30 年代这个理论传入日本之后便成为当时日本认识、研究中国问题最风行的理论。但是,受军国主义政策的影响,“共同体”理论在日本却演化成“中国社会停滞论”。这个观点不但从理论上支持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国家的厌恶、蔑视感情,更重要的是其作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理论依据之一,得到军国主义分子的拥护和宣扬。时至今日,在日本的中国认识深层次里依...
2015年4月6日,日本政府公布了新的中学历史教科书的检定结果。其中,东京书籍、自由社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记述再次出现倒退。那么,日本为何不断抹杀对外侵略的历史,日本历史认识问题的根源何在?鉴往知来,考察日本近代以来的历史教育问题,或可得出答案。
战前日本右翼是军国主义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右翼与军国主义的关系,其实质就是说明战前右翼具有怎样的军国主义成分,以及它在日本军国主义形成、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所发挥的作用。
淞沪抗战期间,第18军67师201旅少将旅长蔡炳炎由常州洪庙赶赴上海郊区前写给其夫人赵志学的亲笔信。 蔡炳炎(1902—1937),安徽合肥人,毕业于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步科。1936年5月晋升为陆军少将。1937年8月率所部向上海进发,参加松沪抗战,26日在罗甸作战中殉国。
战前日本两大政党内阁,宪政会·民政党与政友会的对中国政策变幻不定,缺乏一贯性。宪政会以《日英同盟》为基轴,强调维护从“二十一条”中获利的外交路线;但在护宪三派内阁以后,却转变为以国际协调、不干涉中国内政为内容的“币原外交”。政友会的对中国政策,从原敬内阁时期的对美协调、对中国内政不干涉,转变为田中义一内阁时期的“自主外交”。同一政党的不同时期,甚至同一人物主持内阁的不同时期,其对中国政策的变化幅...
19日夜,日军到达昌图车站,并做等人被东北屯垦军捕获。图为控制三台子山顶的日军对兵营作战前侦察(左为森连独立守备队司令官,右为川村重炮联队长)。
日军战前集结(图)     日军  吉林  战前  集结       2015/4/29
日军在吉林站前集结。
1941年春,韩德勤部王光夏旅占据六塘河畔的程道口,妄图切断我苏北与淮北新四军之间的联系。如这阴谋得逞不仅苏北抗日根据地将受极大破坏,华中抗战全局都会受到影响。为此,新四军军部决定消灭盘踞在程道口的王光夏所部,陈毅军长亲自到淮海区统筹指挥这场反顽战役。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建立了带有封建性的资本主义国家,经过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发展为带有封建性的帝国主义国家。至20世纪30年代,进一步发展为法西斯主义国家。在这个过程中,日本政府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由于历史教育具有加强民族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因此,日本政府把小学历史教育作为强化民族意识、忠君爱国意识和普及军国主义思想的工具,使其在国家政策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战前日本人盲目地相信日本是she...
该册为经盛鸿等编,收集了大量第一手史料,反映了南京大屠杀前南京的地界、人口、市政与经济建设情况,以及1937年8至12月日机对南京4个月的空袭情况。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全套共25卷约1200余万字,首批出版的8卷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重要史料,内容包括中国军队为保卫首都南京与来犯日军进行顽强作战的历史档案材料,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尸体掩埋情况的大批资料,侵华日军官兵的日记、书信、回忆和证言,西方人士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文字史料,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证言,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中国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的史料以及战后国民政府所做的大量有关南京大...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全套共25卷约1200余万字,首批出版的8卷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重要史料,内容包括中国军队为保卫首都南京与来犯日军进行顽强作战的历史档案材料,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尸体掩埋情况的大批资料,侵华日军官兵的日记、书信、回忆和证言,西方人士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文字史料,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证言,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中国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的史料以及战后国民政府所做的大量有关南京大...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