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中医学与中药学 >>> 中医学 >>> 中医基础理论(包括经络学等) 中医临床基础 中医诊断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医儿科学 中医眼科学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 中医口腔科学 中医老年病学 针灸学 按摩推拿学 中医养生康复学 中医护理学 中医食疗学 方剂学 中医文献学 中医学其它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中医学 前1相关记录35条 . 查询时间(0.496 秒)
李前教授,硕士生导师,擅长肩、肘、髋、膝、踝关节运动损伤关节镜微创治疗,对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软骨损伤、髌骨关节疾病、肩袖损伤、肩关节不稳定、踝关节撞击、踝关节不稳定、股骨髋臼撞击、髋臼盂唇损伤的诊断与治疗经验丰富。
评价名老中医经验方心复力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359例,分为非暴露组(175例)与暴露组(184例),非暴露组分为非暴露A组(常规西医治疗12周)85例与非暴露B组(常规西医治疗24周)90例,暴露组分为低暴露组(86例)和高暴露组(98例)。低暴露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心复力颗粒12周;高暴露组...
探讨经胸前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在甲状腺外科手术应用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8月河南中医院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23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男性67例,女性163例,年龄19~71岁。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传统手术组(n=95)及经胸前入路腔镜手术组(腔镜组,n=135)。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情况和术中手术时间、肿物切除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引...
研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不同时期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右室射血分数(RVEF)的演变规律,分析其对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监测以及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南充市高坪区中医医院2015年10月—2017年3月收治的9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与20名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病史、症状以及体征检查结果,分为正常组20例、肺心功能代偿期组(29例)、呼吸困难...
李玉峰教授在多年临床经验及阅读大量古籍的基础上提出心悸基本病机为心体亏虚、气血不足、阴阳两虚、心失所养而为悸,在临床上运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联合天王补心丹为主方加减治疗室性期前收缩,取得满意疗效。
评价益气复脉合剂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随机、双盲、对照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病人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给予益气复脉合剂颗粒剂治疗,对照组给予中药颗粒安慰剂治疗,两组共治疗4周,评价室性期前收缩数量、中医证候积分及药物安全性。
评价中医综合方案治疗急性脉络膜前动脉(AChA)区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析因设计的研究方法,将120例AChA区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基础治疗组、中药组、双活血组、中医综合组,每组30例。基础治疗组予以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抗血小板聚集,中药组在基础治疗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益肾通脉方颗粒剂,双活血组在基础治疗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银杏叶提取物两种活血化瘀注射液,中医综合组在基础治疗组基础...
系统评价中医药干预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病人心血管复合终点事件的作用,为中医药治疗PCI术后病人的远期疗效及预后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的注册登记研究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9月—2017年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确诊为冠心病并进行PCI术治疗的病人,采集基线数据并随访两年。随访结束后根据实际治疗策略的不同将病人分为西药组和中药联合西药组,建立Cox回归模型,以病人两...
探讨温阳定悸法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室性期前收缩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治疗组在美托洛尔基础上加服温阳定悸法,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观察滋肾养心方治疗室性期前收缩心肾不交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30例室性期前收缩心肾不交证病人,给予滋肾养心方治疗,观察病人治疗前后疗效及安全性指标。
林谦教授认为,心主神明,心悸心神不安,或因心气不足失养,或因瘀血、痰热等实邪扰心。在室性期前收缩中,心气不足是其基本因素,瘀血、痰热等为继发病理产物。在临床上,病人或因劳累、思虑过度,耗伤心气;或因摄入过多膏粱厚味、辛辣煿炙之品,产生痰热,壮火食气,心气受伤;或因年老气衰,心气衰减;或因先天亏损,后天失养,心气不足等因素,心神失养,产生心悸。
探讨择期冠状动脉搭桥(CABG)病人术前应用通心络胶囊对纤维蛋白原(Fib)的影响及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方法 选择10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需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6例)。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他汀类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术前加用通心络胶囊口服,比较两组术后纤维蛋白原的变化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张前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兼任江苏省中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和江苏省中医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从事中医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经验丰富,医技精湛,主要擅长中医风湿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和基础研究。出版医学专著十余本,先后在国内外医学期刊上发表医学论文20余篇。承担或参与多项国家级或省级以上医学研究课题,获省级科技进步奖4项。
对补肾活血中药治疗血栓前状态复发性流产进行了概述,分别从调节激素水平、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改善胎盘微循环、调节免疫及炎症因子水平四个方面探讨了补肾活血中药治疗血栓前状态复发性流产的作用机制,为补肾活血中药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研究进一步提供依据。
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2007年前科研成果奖。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