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肿瘤学 >>> 肿瘤治疗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肿瘤治疗学相关记录7900条 . 查询时间(6.635 秒)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热带鞘蕊花属植物提取的式I结构二萜类化合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该方法将鞘蕊花根或茎磨成粉,经有机溶剂萃取,石油醚脱脂,甲醇提取,氧化铝层析得到式I结构的纯品。该化合物有广谱性抑癌作用,用于治疗鼻咽癌,白血病,胃肠癌,食道癌,胆囊癌等,其主要特点是抑制癌细胞增殖,促进癌细胞向正常逆转分化,一反传统细胞毒药物的性质,不杀伤正常细胞。该化合物可与维甲酸联合应用,增强疗效。
本发明的人截短型重组可溶性TRAIL-170蛋白是一个包含氨基酸112-281 TRAIL蛋白的一个片段,在蛋白质一级结构中,N末端为脯氨酸,C末端为甘氨酸,含有11个精氨酸、6个组氨酸、11个赖氨酸、一个半胱氨酸,等电点PI=9.27,为一碱性蛋白;该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中包含两个反向平行的β片层;该蛋白的cDNA序列由510个核苷酸组成,编码170个氨基酸;该蛋白能够显著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杀死或...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癌二萜类化合物静脉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注射剂包括可药用的复合溶媒和抗癌有效量的式I所示的二萜类化合物,所述的复合溶媒包括分子包合载体Captisol或Ecapsin。该注射剂是利用了分子互补包合技术,将二萜类化合物溶于可药用的复合溶媒的各个组分,该二萜类化合物其作为客分子,被包嵌于主分子——Captisol或Ecapsin载体中,形成包合物。经包合后,该二萜类化合物在水中的...
本发明涉及棉酚及其衍生物在制备治疗白血病/骨髓瘤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棉酚的结构式如下:所述的棉酚衍生物为醋酸棉酚或甲酸棉酚;本发明的优益之处在于:棉酚及其衍生物能有效杀伤具有抗药性的白血病/骨髓瘤癌症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没有杀伤能力,并且特别适用于耐常规化疗药物的癌症病人和癌症复发病例。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癌二萜类化合物口服制剂,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促分化抑增殖的抗癌二萜类化合物口服制剂及其用途。该口服制剂包括可药用的复合溶媒和抗癌有效量的式I所示的二萜类化合物,所述的复合溶媒包括:极性溶剂5~30wt%;半极性溶剂5~25wt%:表面活性剂0.1~0.5wt%;高分子固态分散载体0.1~1wt%;NaC0.1~1wt%;葡萄糖1~5wt%;调味剂5~10wt%;余量为水。该口服制剂是...
提供由结构式(1)所示的15-氧代绣线菊内酯(15-oxospiramilactone)化合物,其作为药物活性成分的抗肿瘤药物组合物,该化合物及其组合物可以克服因Bax缺失而引起的肿瘤细胞 的抗药性以及克服Bcl-2高表达引起的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抗性,诱导Bcl-2高表达的细胞发生凋亡;诱导Bax和Bak双缺失的小鼠胚胎上皮细胞发生凋亡;抑制HCT116 Bax-/-移植裸鼠肿瘤生长,显示15-...
2024年6月6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本草物质科学研究室(2800组群)梁鑫淼研究员和朴海龙研究员团队运用前沿空间代谢组学和空间转录组学技术,深入剖析了肝脏的区带化特性(Liver Zonation)。该团队结合肝脏区带化特性,揭示了G蛋白偶联受体——GPR35在调节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肝病(MASLD)中的关键机制,有望为脂肪肝病的预防、治疗和管理,以及药物靶点和相关药物开发等提供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细胞型朊蛋白单克隆抗体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所述抗细胞型朊蛋白单克隆抗体由保藏号为CGMCC No.4972的杂交瘤细胞系AbM-PRIO-3产生,其与细胞型朊蛋白免疫结合,所述细胞型朊蛋白的氨基酸残基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单克隆抗体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所述抗肿瘤药物包括抗结直肠癌药物、抗结直肠癌转移药物、抗直肠癌细胞转移药物、抗直肠癌细胞扩散药物、抗直肠癌干细...
Skp1癌蛋白及其靶向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用于制备肿瘤靶向药物的方法包括:筛选能够有效降低Skp1肿瘤蛋白高表达的化合物;以及利用所述化合物制备相应的肿瘤靶向药物。根据本发明的肿瘤靶向药物通过结合Skp1抑制SCF E3连接酶活性,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从而达到抗肿瘤效果。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领域,涉及盐霉素肟及肟醚衍生物以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尤其是在制备治疗肺癌、结肠癌或肝癌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CTD?2256P15.2及其编码微肽作为靶点在开发肿瘤治疗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CTD?2256P15.2抑制剂的如下用途:1)制备肿瘤治疗产品;2)制备降低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的产品;3)制备提高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的产品;本发明提供的CTD?2256P15.2或其编码的微肽PACMP的抑制剂在作用于肿瘤细胞或肿瘤组织时,能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加肿瘤细胞的凋亡...
与手术、放化疗等传统肿瘤治疗手段不同,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是一种利用特定波长的光激活光敏剂(Photosensitizers, PSs)以生成活性氧物质(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进而杀死肿瘤细胞的肿瘤治疗新方法,具有靶向性高、对机体损伤小、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尽管光动力学疗法在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
2024年5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王兰研究组在国际学术期刊Developmental Cell在线发表题为“SMARCA5 reprograms AKR1B1-mediated fructose metabolism to control leukemogene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筛选并鉴定出染色质重塑蛋白SMARCA5介导AML(急性髓系白血病)异常染色质可及性的产生,进...
2024年5月14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强磁场中心王辉研究员与华盛顿大学Miqin Zhang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林文楚教授合作,依托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SHMFF),通过结构工程化开发了具有双重酶活性的磁铁矿纳米酶(MNZs),并证明了其在治疗肿瘤过程中的结构依赖性行为。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化学工程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胰腺癌发现难、进展快、致死率高。同时,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因此,临床上亟需治疗胰腺癌的有效手段。4月3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王跃祥研究组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教授王理伟,在《欧洲分子生物学学会:分子医学》(EMBO Molecular Medicine)上在线发表了题为Genome-wide CRISPR screens identify PKMYT1 as a thera...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