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动物学 >>> 动物行为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动物行为学 群相关记录15条 . 查询时间(0.265 秒)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杨维康研究员团队,以新疆天山中部濒危有蹄类野生动物北山羊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北山羊生境选择研究,阐明了影响北山羊生境适宜性的主导环境因子,揭示了雌雄个体的生境偏好差异,并探讨了两性生境偏好的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坡向、地形起伏度、海拔和距河流直线距离是影响雌性北山羊生境选择的主要因素,而影响雄性北山羊生境选择的主要因素是坡向和海拔。由于研究...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开放获取学术期刊《科学报告》最新发表一项动物行为的研究论文称,研究人员对野生倭黑猩猩种群的观察显示,两只幼崽可能曾被来自不同社群的成年雌性收养。该论文指出,倭黑猩猩社群由多个雄性和雌性组成,这些猩猩有时会互相交流。最新研究结果或是对野生倭黑猩猩跨群收养的首次报道,或许也是野生猿跨群收养的首例。论文通讯作者、日本京都大学德山奈帆子(Nahoko Tokuyama)和同事从2019年...
2020年7月6日,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王德华研究组在The ISME Journal上发表了题为“Coprophagy prevention alters microbiome, metabolism, neurochemistry and cognitive behavior in a small mammal” (https://doi.org/10.1038/s41396-020-071...
孤独症是一种广泛的神经发育障碍疾病。典型的孤独症行为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和非言语交流缺陷、兴趣狭窄和重复刻板行为等临床特征。目前已成为世界上人数增长最快的严重性病症,现在全球每20分钟就有一个孩子被诊断为孤独症,已成为危害严重的全球公共健康问题。另一方面,孤独症给患者和家人带来长期沉重的生活、经济和精神压力,并日益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近日,南京医科大学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在微生物学...
集群行为是动物在特定时间对特定环境的一种适应行为。多数有蹄类动物雌雄个体在不同时期的觅食策略、生境选择和社会偏好均不相同,致使它们仅在发情期因交配而聚集形成混合群,在非发情期雌雄分别集群,这种现象被称为同性聚群(或两性分离)行为。研究动物同性聚群成因能够揭示雌雄个体对生境条件的不同需求,以及应对环境胁迫时不同的行为反馈,对指导濒危物种的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性二型是指同一物种成年雄性个体体重和体...
2018年6月22日从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获悉,去年冬天诞生的世界首批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已于近期离开育婴箱,正式“归队”同龄野生猴群。目前,姐妹俩健康状况良好,行为举止与野生猴并无二致,活力充沛。
社会性动物(包括人类)具有群居生活的习性。群居生活的益处是能够提高动物获得食物的可能性、缓解压力、降低被捕食风险,以及提高自身和群体的适合度。聚群行为(Huddling)是社会性动物在恶劣环境下为提高自身适合度进化出的一种合作适应性行为。社会性体温调节(Social thermoregulation)假说认为聚群行为可以通过减少体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率以减少热量散失而节约能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王德...
灵长类动物母亲的育婴行为不仅对后代的存活起着关键作用,而且对婴猴的发育和成年后的社会交往有着重大影响,因此母-婴关系一直是灵长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为了解川金丝猴的母-婴关系,探讨川金丝猴母-婴关系个体差异的影响因素,我们于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以母-婴间相对距离表示照料强度,对神农架川金丝猴的母-婴照料关系以及母亲照料强度个体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母亲照料行为强度、母...
海南长臂猿(Nomascus hainanus)是野外研究最少的长臂猿种类之一。在过去的十多年中,只了解其种群数量、种群结构、栖息地和有关于其食物种类的极少量信息。对于世界上最濒危的灵长类之一的海南长臂猿,在长达4年的野外研究中,主要采用扫描取样法和焦点动物取样法观察到了4次海南长臂猿的合群现象,并发现了现存的两群海南长臂猿之间的合群行为不同于其他长臂猿,如白掌长臂猿(Hylobates lar...
北京时间2008年11月14日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为了逃避一群天敌的袭击,成千上万只银色沙丁鱼惊恐地闪身游过。几只海豚从下面游入沙丁鱼群,黑鳍鲨和虎鲨上游捕食,塘鹅从上方俯冲下来追逐。
l986至l992年对安徽黄山一群短尾猴连续进行7年的换群行为研究表明:雄性的换群行为发生在临近交配期开始前后,大多数为成年个体这些个体与换群前的顺位无关,且未受到迁入新群的其它个体更多的攻击.迁入雄体还倍受雌体青睬.据此推测,外群雌性的性吸引是雄性短尾猴换群的直接原因。雄性短尾猴换群的结果,降低了种群的近亲繁殖率,增加了不同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对种群遗传多样性的保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进化选...
在麋鹿的发情交配季节,雄性麋鹿可区分为3种类型:“群主”、“挑战者”和“单身汉”。“群主”是一头圈占并控制雌鹿活动的优势雄性。“挑战者”不占有雌性繁殖群,但在发情场附近地点展示炫耀。当雌性繁殖群的雌鹿外出采食靠近“挑战者”的展示炫耀地点时,“挑战者”会积极地寻求机会与之交配。“单身汉”在繁殖季节不表现发情行为。他们像非繁殖季节一样采食,采食后蹲在水塘中休息。我们对何种因素决定麋鹿个体的发情交配计策...
摘要:本研究采用行为取样方法,首次对秦岭野生川金丝猴全雄青年群中的同性爬跨行为进行报道。研究中我们共观察到21 次同性爬背行为,其平均持续时间为5.53 ± 3.11s;雄性同性爬背发生前的行为中以玩耍行为(47.62% )和3 种不同姿势的邀配模仿行为(42.85% )为主;而同性爬背行为发生后则主要为彼此间的相互理毛行为(47.62% )和玩耍行为(23.81% )。对比先前婴幼猴时期的相关研...
摘要:2002年7月至2003年6月,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全事件记录法对秦岭山脉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玉皇庙西梁川金丝猴投食群一雄多雌社会单元内部和社会单元间的攻击和屈服行为的指向和次数进行记录,应用计算优势指数的方法对社会单元内不同性别年龄组和社会单元间的等级进行排列。结果表明,在每一个社会单元内部成年雄性居最高地位,所有成年雌性占有第二阶层,亚成体处于第三阶层,青少年个体处于最低层。每个社会单元...
黄山雄性短尾猴换群行为的研究           2007/7/28
期刊信息 篇名 黄山雄性短尾猴换群行为的研究 语种 中文 撰写或编译 撰写 作者 李进华,王岐山,李明 第一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刊物名称 兽类学报 页面 16(1):1-6 出版日期 1996年 月 日 文章标识(ISSN) 相关项目 短尾猴种群生态学及行为学研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