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植物学 >>> 植物化学 植物生物物理学 植物生物化学 植物形态学 植物解剖学 植物细胞学 植物生理学 植物胚胎学 植物发育学 植物遗传学 植物生态学 植物地理学 植物群落学 植物分类学 实验植物学 植物寄生虫学 植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植物学 印相关记录20条 . 查询时间(0.156 秒)
2024年4月19日,应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严顺平教授邀请,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晁代印研究员做客华中农业大学第177期植物生物学前沿论坛,在第一综合楼A102会议室作了题为“Plant ionomics and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的学术报告。
2023年8月31日,国际植物学权威期刊Nature Plants 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晁代印研究组的一项重要发现,题目为 “A new family of proteins is required for tethering of Casparian strip membrane domain and nutrient homeostasis of rice” 。该研究鉴定...
印缅区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热点地区之一,复杂的地质气候历史,以及多样的地形地貌,可能是该地区形成生物多样性和高特有性的重要原因,并影响着生物类群的地理分布格局。然而,目前对印缅区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的研究较少,生物类群的遗传结构、分布格局及形成机制尚不清楚。
印缅区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热点地区之一,复杂的地质气候历史,以及多样的地形地貌,可能是该地区形成生物多样性和高特有性的重要原因,并影响着生物类群的地理分布格局。然而,目前对印缅区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的研究较少,生物类群的遗传结构、分布格局及形成机制尚不清楚。
印缅区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热点之一,物种极为丰富,但也是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程度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复杂的地质气候历史,以及丰富多样的地形地貌,可能是该地区形成丰富生物多样性和高特有性的重要原因,并影响着生物类群的地理分布格局。然而,目前对印缅区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的研究较少,生物类群的遗传结构、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机制尚不清楚。
矿质营养是植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之一,它不仅影响着植物生长发育、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也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因而相关研究在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印楝(楝科)是典型的热带-亚热带多用途传统药用植物。印楝不同部位,如树皮、根、种子、果实、叶子和花等,被用于治疗溃疡、胃肠道疾病、糖尿病和传染病等。现代药理表明,印楝具有降血糖、抗疟疾、抗氧化、抗寄生虫等药理活性。目前,印楝中已报道300多种化合物,为其药理活性提供了化学基础。然而,传统植物化学方法在揭示具有某种药物活性的化合物如该植物中的抗氧化化合物时,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
印楝(楝科)是一种典型的热带-亚热带多用途传统药用植物。美国国家科学院将其报道为“解决全球问题之树”,又称之为“21世纪之树”。印楝不同部位,包括树皮、根、种子、果实、叶子和花等,被广泛用于治疗溃疡、胃肠道疾病、糖尿病和传染病等。现代药理表明,印楝具有降血糖、抗疟疾、抗氧化、抗寄生虫等广泛的药理活性。目前,印楝中已报道300多种化合物,为其广泛的药理活性提供了化学基础。然而,传统植物化学方法在揭示...
2022年5月5日,国际植物学领域期刊New Phytologist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晁代印研究组题为 “Sec24C mediates a Golgi-independent trafficking pathway that is required for tonoplast localization of ABCC1 and ABCC2”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证明包被蛋...
根是植物重要的器官,植物的根系主要由主根、侧根以及不定根组成。不定根的定义较为宽泛,即非根组织上长出的根。自然界中,不定根无论在功能还是形态上都是最具多样性的,除了正常生长以外,不定根的发生更是受到多种环境因子的诱导。因此,研究不定根的发生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根的可塑性与适应性。光是一种重要的环境因子,调控植物发育的各个方面。然而,目前对于光是如何调控下胚轴不定根发生的分子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印缅区为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同时也遭受着日益严重的破坏,特别是来自人类活动的影响。该地区复杂的地质运动、气候变迁、海平面波动等历史,以及丰富多样的生境,在产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也塑造着该地区生物类群的遗传分布格局。然而我们对该地区生物类群,特别是植物类群的遗传多样性分布格局了解较少。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研究人员利用肉汤微稀释法和GC-MS分析技术首次对大果印加果(Plukenetia huayllabambana)的果实提取物进行抑菌效果评价,并对其抑菌机制进行探讨。初步筛选发现大果印加果不同溶剂提取物对所选耐药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后利用肉汤微稀释技术测定了其对所选耐药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发现果实的甲醇提取物、正己烷和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对被测菌株都有抑制作用,其中正己...
中科院植物种质创新与特色农业重点实验室、武汉植物园植物化学生物学学科组博士后Armel Jackson Seukep在郭明全研究员的指导下,利用肉汤微稀释法和GC-MS分析技术首次对大果印加果(Plukenetia huayllabambana)的果实提取物进行抑菌效果的评价,并对其抑菌机制进行了探讨。初步筛选发现大果印加果不同溶剂提取物对所选耐药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后利用肉汤微稀释技术测定了其...
2020年4月,地学系俞乐课题组在《地球系统科学数据》(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上发表题为”2001-2016年逐年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油棕种植园分布数据集”(Annual oil palm plantation maps in Malaysia and Indonesia from 2001 to 2016)的论文,发布了一套2001-2016年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1...
秋海棠科(Begoniaceae)植物隶属于葫芦目,包括产自夏威夷的单种属——夏威夷秋海棠属(Hillebrandia)和多样性极高的秋海棠属(Begonia)。秋海棠属为维管植物第6大属,约2000种,广布于热带和亚热带的非洲、美洲、亚洲及延伸至大洋洲的部分岛屿,其中非洲约180种、美洲约800种、亚洲及其附近地区约1000种。中国、东南亚地区尤其婆罗洲、巴西东部及墨西哥等地是秋海棠属的几个世界...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