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4 共查到“生物化学 IFN”相关记录4条 . 查询时间(0.062 秒)
为了研究PRRSV M蛋白的ITIM基序对IFN-β产生的激活机制,以PRRSV Hn-1/06毒株cDNA为模板扩增ORF6基因片段,分别构建了重组质粒pcDNA3.0-GP6、pcDNA3.0-GP6△ITIM(缺失ITIM基序)。将重组质粒分别转染Marc-145细胞,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TRIF、MyD88、TRAF6、IRF3、IRF7、NF-κB和IFN-β的mRNA转录水平;结果...
齐晓朋和陈策实学科组合作揭示泛素连接酶HECTD3调控病原菌感染诱导IFN- I产生机制(图)
齐晓朋 陈策实学科组 合作 泛素连接酶 ECTD3 调控病原菌 感染 诱导IFN- I 产生机制
2018/6/21
I 型干扰素信号途径在宿主抵抗病原体感染、 减弱机体损伤和防止自身免疫疾病发生中都发挥重要功能,因此宿主体内 I 型干扰素的产生受到缜密的机制调控以确保维持适中的免疫反应。泛素化修饰在病毒感染诱导IFN-I产生和抗病毒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得到较多研究,但在病原菌感染中的调控机制研究相对较少,并且IFN-I在宿主抵抗不同病原菌感染中的作用机制也不明确。
摘要 本文采用定位诱导缺失突变技术,经137个单核苷酸缺失,将串联的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hTNF)和重组干扰素αA(rhIFNaA)基因融合成编码单一蛋白的基因。融合基因在大肠杆菌表达后,活性检测证实,存在一旣具有TNF抗肿瘤、又具有IFN抗病毒双重活性的蛋白质。融合蛋白的活性较TNF和IFNαA分别低24倍和15倍。分子筛分析证实,融合蛋白分子量大于25kD。
...
蛋白激酶C抑制剂对T细胞表达IL-2及IFN-γ的影响.
2007/7/28
专著信息
书名
蛋白激酶C抑制剂对T细胞表达IL-2及IFN-γ的影响.
语种
中文
撰写或编译
作者
何贤辉,曾耀英,徐丽慧,孙荭,李振,狄静芳
第一作者单位
出版社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出版地
出版日期
2002年
月
日
标准书号
介质类型
页数
字数
开本
相关项目
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及系统性红斑狼疮作用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