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分析化学 >>> 色谱分析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色谱分析 食品相关记录62条 . 查询时间(0.382 秒)
食品药品安全性评价的吸附萃取新材料与色谱分析新技术
杜琪珍,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带头人、浙江农林大学食品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领域涉及天然活性成份筛选、食品营养与功能性食品、色谱分离技术等。承担过中德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公关项目、国家 863 科技计划项目、省部级重点、博士点基金、省自然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留学回国人员基金等项目。获省部级科研奖5项,2006年获国际逆流色谱协会首次颁发的国际最高奖 Edward Chou Awar...
2010年淮阴工学院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承担的省部级及以上项目一览表。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建立了食品中非法添加的碱性橙、碱性嫩黄、酸性橙I、酸性橙II和酸性黄36这5种黄色工业染料的定量定性分析方法。使用Agilent ODS C18分离柱(50 mm×2.0 mm, 1.8 μm),以5 mmol/L乙酸铵水溶液(0.1%甲酸)-乙腈(3:2, v/v)为流动相,流速为0.3 mL/min。采用电喷雾离子化源,以多反应监测(MRM)...
建立了46种增塑剂在聚氯乙烯(PVC)食品包装材料中的含量及其在水、3%乙酸、10%乙醇和橄榄油4种食品模拟物中迁移量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方法。食品包装材料、水质模拟物和橄榄油中增塑剂分别采用溶解-沉淀法、正己烷液-液萃取和凝胶渗透色谱(GPC)法提取。采用GC-MS法,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下对46种增塑剂进行定性,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测定。各种增塑剂在0.1~2.0 mg/L...
建立了同时测定肉制品中化学性质差异较大的6种常用食品添加剂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根据6种添加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糖精钠、安赛蜜、诱惑红和胭脂红)的化学性质,对HPLC分析条件进行了详细的优化。结果表明: 以ZORBAX Eclipse Plus C18柱(150 mm×4.6 mm, 5 μm)为分析柱,以甲醇和20 mmol/L醋酸铵溶液(pH为6.9)为流动相进行梯度...
建立了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6种双酚-二环氧甘油醚(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BADGE)及其衍生物双酚A(2,3-二羟丙基)甘油醚(BADGE•H2O)、双酚A(3-氯-2-羟丙基)甘油醚(BADGE•HCl)、双酚A(3-氯-2-羟丙基)(2,3-二羟丙基)醚(BADGE•H2O•HCl)和双酚F二缩水甘油醚(BFDGE)及其衍生物双酚F双(3-氯-2-羟...
建立了食品中6种人工合成甜味剂(甜蜜素、糖精钠、安赛蜜、阿斯巴甜、阿力甜、纽甜)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样品经甲醇-水溶液(1:1, v/v)提取,以C18柱为分离柱,0.1%(v/v)甲酸-5 mmol/L甲酸铵溶液/乙腈为流动相,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采用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进行检测。结果表明,6种人工合成甜味剂在20~500 μg/L范围内定量离子对的响应峰面积和样品质量浓度之间有良...
建立了食品中20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HPLC-MS/MS)测定与确证方法。20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在0.005~0.1 mg/kg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1 7~0.999 6;在0.005~0.025 mg/kg范围内, 20种目标物的回收率为51.2%~125.0%,相对标准偏差为1.4%~19.8%。该方法准确、灵敏、快速,可满足国际上对食品中这20...
建立了降血压保健食品中8种违禁添加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HPLC-ESI/MS)测定方法。采用Spherigel C18反相色谱柱,以0.005 mol/L甲酸铵缓冲盐(pH 3.0)-乙腈-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质谱定性定量。在该条件下,以西力士为内标,ESI+模式下的最低检出限(LOD)为2.5 μg/L;ESI-模式下的最低检出限为50 μg/L;回收率为63.3%~107...
建立了保健食品中盐酸氨基葡萄糖的高效阴离子色谱测定方法。在AminoPac PA10离子色谱分离柱(2 mm×250 mm)上,以250 mmol/L NaOH溶液作为流动相,利用Au工作电极、pH参比电极的脉冲安培检测器测定了盐酸氨基葡萄糖。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5~10.0 mg/L,检出限为0.012 mg/L,标准品和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69%和1.38%。用该法测定了保健食品...
固相微萃取(SPME)是当今色谱分析中使用极为广泛的样品前处理方法,这一技术将萃取、浓缩、解吸、进样等功能集于一体,灵敏度高且操作简便。该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SPME涂层、装置及相应技术的演变,综述了SPME在国内外食品分析中的应用现状,并讨论了国内部分研究者在采用这一技术进行定量分析时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检测8种植物源性食品中联苯菊酯残留量的方法。粮谷类样品采用乙腈提取、凝胶渗透色谱(GPC)结合Florisil固相萃取柱净化;蔬菜类样品采用乙酸乙酯提取、Florisil固相萃取柱净化,然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测定,选择离子监测模式检测。方法的检出限为5 μg/kg(S/N=10);在0.005~0.5 mg/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在0.005,0....
凝胶渗透色谱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样品前处理技术。它根据物质的分子量大小不同达到分离目的,具有简单、分离效果好、自动化程度高、适用范围广等特点。本文综述凝胶渗透色谱技术的基本原理、优缺点。用实例介绍凝胶渗透色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的应用和存在问题。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