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历史学 考古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历史学 台相关记录167条 . 查询时间(0.255 秒)
根据中山大学研究生院《关于做好2024年面向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通知》,中山大学历史学已开展2024年港澳台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现公示复试结果(见附件),敬请查阅。
对中国来说,现代气象台是舶来品。晚清时期,在欧美等国,气象台和天文台也常常设立在一起。出洋士人原本就没有现代气象的意识,要让他们识别不同性质的观象台,无疑是有难度的。很多出使日记都有关于观象台的描述,但是他们所说的“观象台”或“天文台”往往是一种大而化之的描述,需要具体分析才能判断其性质如何。
中国考古学家对河南淮阳平粮台古城遗址出土陶排水系统的最新研究表明,该排水系统距今约有4000年历史,是中国已知最早陶排水系统,可能是先民对环境危机的早期社会和环境适应策略,体现出一个史前社会进行集体水管理的早期案例。
通过系统考察“台独”史观的历史演变、基本观点及社会政治影响,并理性地思考有关应对之策,本文认为“台独”史观与“台独”运动相共生,并在“台独”势力操作下成为台湾岛内台湾史研究的主流学术话语。近30年来,“台独”史观经历政治化、学术化、社会化过程,严重影响了台湾岛内的主流思想意识。“台独”史观不仅促使李登辉、陈水扁、蔡英文等“台独”政客在背弃一个中国原则、分裂国家的“台独”道路上越走越远,而且通过教改...
台谏作为宋代重要的中央监察机构,以向君主进言为重要的工作方式,能够从多种正式渠道中获得言论所需要的信息。正式信息渠道的整体结构,在台、谏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在不同时期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神宗朝以前,主要以言论监督为职责的台谏官,没有太多特别渠道来获取政务信息;自神宗朝起,政令关报、文书报备等台谏机构特有的正式信息渠道逐渐发展成熟,台谏官更深地介入行政事务之中。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大一统时期,雄才大略的统治者对于疆域内的边远地区往往采用巡视的方式宣示威德、加强统治。山东地区是秦汉皇帝东巡的重要区域,文献记载秦始皇、汉武帝曾出巡至泰山、峄山及齐国“八神主”信仰体系中的芝罘、成山、琅琊等地,祭祀神祇并有所营建。
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厦门大学2023年面向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招收硕士研究生简章》,现对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2023年港澳台硕士研究生综合考核和录取工作提出如下方案。
本书收录了数十篇论文,共分为四章,包括生活用具、服饰、娱乐、出行;文物类型包括玉器、漆陶器、青铜器、竹木器、牙器、标本等,通过充分利用现有文献资料和馆藏文物资源,运用二重证据法、分析法、对比法、案例法等研究方法,进行文物学、历史学、考古学等方面的研究,探讨文物本身的历史文化内涵、考古价值和社会价值,内容涉及北京地区汉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历史面貌。
“周家台秦墓祠先农简”披露了秦代乡民祭祀先农神的珍贵材料,对重建秦民间信仰具有重要价值。简文先后提到“先农”和“农夫”,在解读上引起分歧。“农夫”是以田畯为原型、与先农并存的农神。乡民先后祭祀两位神祇,符合古代祭祀传统。祭祷者除了用豚耳献媚神灵外,还借助交感巫术手段来驱使神灵助己致富,这种利己求富的祝祷行为符合历史真实。当事人不从众而独祠先农,反映了财富崇拜对祖先崇拜传统的冲击。秦代乡民私祀先农的...
孔子与济阳闻韶台(图)     孔子  闻韶台  儒家理论       2022/12/20
《论语·述而》曰:“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意为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后,沉醉其中,以至很长时间品尝不出肉的滋味。“韶”即韶乐,又称舜乐,由舜帝所创。《吕氏春秋·仲春纪·古乐》载:“帝舜乃令质修《九招》《六列》《六英》,以明帝德。”由此可知,韶乐主要用来歌颂尧的德行。尧在位期间关心民间疾苦,受百姓爱戴。舜感其德,作韶乐以歌颂传扬,教化后代。
为选拔优秀博士研究生生源、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2023年拟实行港澳台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选拔方式。
从新疆奇台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获悉,2022年新疆奇台县境内唐朝墩古城遗址野外考古发掘工作已全部结束,接下来,考古研究工作人员将全面转入已发掘文物的室内整理、研究工作。
中日甲午战争后清廷被迫割让台湾于日本,对台湾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日本在台湾实行的弱化中华文化的政策,使得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有断裂之虞。作为文化传承重要载体的士,在政权更迭转换之际,其价值取向和去处抉择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比如明清之际的士大夫,清末民初的文人士子。遭际乙未割台的台籍士子,在清朝中央政权和日本殖民政权、故乡和他乡之间何去何从,似乎较其他政权更替期的士子有更多难为之处。
陕西石峁遗址又有考古新发现,考古工作者日前在石峁遗址的核心区域皇城台的大台基护墙上新发现了一件大型人面石雕。石雕本体呈圆弧形,镶砌于皇城台大台基西南角的墙体之上。
福建师范大学闽台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于2006年,机构负责人为林金水教授。现有研究团队成员13人。该中心是福建省从事闽台关系与闽台历史文化研究的科研机构,是福建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心科研注重区域特色,以闽台“五缘”文化为重点,集中从历史文化层面关注闽台关系,以闽台宗教问题和闽台族群文化为主要研究方向。中心立足为现实服务,为海西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献策献力。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