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哲学 业”相关记录30条 . 查询时间(0.425 秒)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心地带,而稷下学派则由学术争鸣而生成。一批有价值的著作依托稷下学派及其时代明贤而问世,《管子》便是其中之一。《管子》中哲学思想突出的《内业》《白心》《心术上》《心术下》被称为“《管子》四篇”,其中《内业》篇价值尤高。《内业》篇作为稷下道家思想的代表作品,形成了比较完善、系统的思想体系,关于物质观、生命观的论述充分体现了无神论意识的特色,具有先发之功和独到之处。
业感缘起是指宇宙间万事万物,皆由有情业力所感生。《俱舍论》云:“有情世间及器世间各多差别,但由有情业差别起。”一切有情由惑作善恶等业,由业感生死等苦。惑业苦三道,展转互为因果,成三世起轮回,生死相续,有情业因不同,所感的正依也各自有异。
《行为与因果:寂护、莲花戒<摄真实论(疏)>业因业果品译注与研究/佛教观念史与社会史研究丛书》以印度论师寂护的《摄真实论》业因业果品及其弟子莲花戒之注疏为主要依托文本,对其展开中文翻译、文本解读和哲学分析工作,并引述印度六派哲学对佛教业说的批评,以很大可能呈现出印度六派哲学与佛教哲学论辩的历史图景。
身语的无表业,只是思的种子,审虑、决定、动身、发语四种现行思,于色心上熏成种子,此思种有防非止过之功能,在此功能上,假立无表,更无别体,即无表业以思心所种子为体。
深圳大学人文学院黎业明教授
黎业明 深圳大学人文学院 教授 中国哲学史
2020/9/3
孙业霞,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科研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科研项目:《马克思汇率理论和我国金融安全问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14年;《后危机时期人民币汇率水平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东北师大哲学社会科学校内青年基金项目,2013年。
温州大学法政学院李业杰教授(图)
温州大学法政学院 李业杰 教授 哲学
2018/12/14
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尹业香教授
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硕士研究生导师 尹业香 教授 马克思主义
2018/10/12
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宁德业副教授(图)
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宁德业 副教授 马克思主义
2018/7/27
宁德业,男,汉族,1968年7月13日出生,湖南省新邵县人,1989年9月-1992年6月就读于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为邵阳学院)外语系;1992年7月-1997年8月任教于涟邵矿务局芦茅江煤矿子弟学校,兼英语教研组组长;
1997年9月—2000年6月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科学社会主义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2000年7月-2005年7月任教于重庆市涪陵师范学院(现为长江师范学院)经济与法学...
西南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聂业副教授(图)
西南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 副教授 医学伦理学 医学人文
2018/3/19
聂业副教授,西南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医学人文教研室。主要从事医学人文、美育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讲《医学伦理学》、《大学美育》等课程。已主持并参加完成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教育厅、泸州市社科联等省、市、校级课题近20项。在省级以上公开刊物发表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论文多篇,主编参编论著教材5部。
孙业成,1963.10出生,博士,副教授,2001/09——2004/06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硕士研究生;2006/09——2009/06苏州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内容:哲学、宗教学
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导师桑业明副教授(图)
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硕士生导师 副教授 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 文化管理 交通文化
2015/8/19
桑业明,男,汉族,1972年生,安徽霍邱人,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系副主任。研究领域及方向: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文化管理、交通文化。在《河北学刊》《东岳论丛》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论虚拟思维方式》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虚拟现实:认识过程中的重要环过程》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哲学原理》全文转载;出版学术专著《虚拟思维论》《领导哲学》;主持和参与国家、陕...
家族商号传承与治理制度的演变—以胡开文墨业“分产不分业”为例
治理制度 胡开文墨业 明清商人
2015/1/9
“诸子均分”的继承传统常被认为是造成中国家族企业“富不过三代”的重要原因,但实际上中国历史上并不乏长寿家族商号。基于史料,通过从制度层面深入分析延续近两百年、实现家族内部数代传承的胡开文墨业案例,可知“分产不分业”的继承模式是胡氏家族商号实现数代传承的重要原因,这种传承模式是在资本诸子“均分”的前提下,商号的经营实行“不分”,实际上实现了家族商号的“单传”。这种传承模式在明清商人家族中并非个例,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