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马克思主义 哲学 科学技术哲学 宗教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哲学 业相关记录30条 . 查询时间(0.425 秒)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心地带,而稷下学派则由学术争鸣而生成。一批有价值的著作依托稷下学派及其时代明贤而问世,《管子》便是其中之一。《管子》中哲学思想突出的《内业》《白心》《心术上》《心术下》被称为“《管子》四篇”,其中《内业》篇价值尤高。《内业》篇作为稷下道家思想的代表作品,形成了比较完善、系统的思想体系,关于物质观、生命观的论述充分体现了无神论意识的特色,具有先发之功和独到之处。
业感缘起是指宇宙间万事万物,皆由有情业力所感生。《俱舍论》云:“有情世间及器世间各多差别,但由有情业差别起。”一切有情由惑作善恶等业,由业感生死等苦。惑业苦三道,展转互为因果,成三世起轮回,生死相续,有情业因不同,所感的正依也各自有异。
《行为与因果:寂护、莲花戒<摄真实论(疏)>业因业果品译注与研究/佛教观念史与社会史研究丛书》以印度论师寂护的《摄真实论》业因业果品及其弟子莲花戒之注疏为主要依托文本,对其展开中文翻译、文本解读和哲学分析工作,并引述印度六派哲学对佛教业说的批评,以很大可能呈现出印度六派哲学与佛教哲学论辩的历史图景。
内蒙古四子王旗人,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负责讲授全校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自然辩证法概论”等课程。
身语的无表业,只是思的种子,审虑、决定、动身、发语四种现行思,于色心上熏成种子,此思种有防非止过之功能,在此功能上,假立无表,更无别体,即无表业以思心所种子为体。
黎业明,1962年出生,广西岑溪人。1981年9月至1985年7月,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本科,获哲学学士学位;1985年9月至1988年7月,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硕士研究生,师从汤一介先生,获哲学硕士学位;2004年9月至2009年7月,在中山大学哲学系读博士研究生,师从冯达文先生,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深圳大学哲学系教授。从事中国哲学史、明代思想史研究。著作有:《梁漱溟评传》(合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孙业霞,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科研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科研项目:《马克思汇率理论和我国金融安全问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14年;《后危机时期人民币汇率水平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东北师大哲学社会科学校内青年基金项目,2013年。
李业杰,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和研究。 在专业学术研究方面,在《哲学研究》、《当代世界和社会主义》(京)、《文史哲》等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发表论文180多篇,另有多篇论文入选"中国哲学大会"及全国、省、市重大活动学术研讨会。被《新华文摘》、《中国哲学年鉴》、人大报刊资料等等权威刊物转载、文摘或选介的有35篇(次)。主编或参编著作、高校教材11部,参与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毛泽东和邓小平反...
尹业香,男,57岁,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自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尹业香同志就严格地要求自己,以“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为使命,以“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为宗旨,全身心投入到教学第一线,认真履行人民教师的职责,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30多年来,一直坚守在“教书育人”的前沿,敬业爱岗,师德高尚,收获了师生们的称赞。
宁德业,男,汉族,1968年7月13日出生,湖南省新邵县人,1989年9月-1992年6月就读于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为邵阳学院)外语系;1992年7月-1997年8月任教于涟邵矿务局芦茅江煤矿子弟学校,兼英语教研组组长; 1997年9月—2000年6月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科学社会主义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2000年7月-2005年7月任教于重庆市涪陵师范学院(现为长江师范学院)经济与法学...
聂业副教授,西南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医学人文教研室。主要从事医学人文、美育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讲《医学伦理学》、《大学美育》等课程。已主持并参加完成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教育厅、泸州市社科联等省、市、校级课题近20项。在省级以上公开刊物发表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论文多篇,主编参编论著教材5部。
孙业成,1963.10出生,博士,副教授,2001/09——2004/06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硕士研究生;2006/09——2009/06苏州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内容:哲学、宗教学
桑业明,男,汉族,1972年生,安徽霍邱人,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系副主任。研究领域及方向: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文化管理、交通文化。在《河北学刊》《东岳论丛》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论虚拟思维方式》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虚拟现实:认识过程中的重要环过程》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哲学原理》全文转载;出版学术专著《虚拟思维论》《领导哲学》;主持和参与国家、陕...
“诸子均分”的继承传统常被认为是造成中国家族企业“富不过三代”的重要原因,但实际上中国历史上并不乏长寿家族商号。基于史料,通过从制度层面深入分析延续近两百年、实现家族内部数代传承的胡开文墨业案例,可知“分产不分业”的继承模式是胡氏家族商号实现数代传承的重要原因,这种传承模式是在资本诸子“均分”的前提下,商号的经营实行“不分”,实际上实现了家族商号的“单传”。这种传承模式在明清商人家族中并非个例,其...
中国少数民族报刊业     中国  少数民族  报刊业       2013/5/15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历经100年的兴起、发展、繁荣几个历史阶段,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多语种、多层次、多渠道的特色鲜明的新闻传播体系。其中,少数民族报刊,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始终是中国民族地区最贴近基层群众的新闻媒体。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