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ecology”相关记录384条 . 查询时间(0.073 秒)
全球陆地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每年吸收近1/4人类活动排放的CO2,在减缓全球变暖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随着全球范围内极端高温事件频率和强度的持续增加,陆地生态系统的CO2吸收能力受到了极大挑战。目前研究大多集中在持续时间较长的单一极端事件或单一地区的定量评估工作,缺乏对全球范围内极端高温事件的长期趋势对陆地生态系统吸碳与排碳等环节,以及高温极端条件下水热条件转变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影响的全面揭...
土壤磷有效性是决定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关键因素。在磷缺乏条件下,植物功能性状和微生物可以积极响应以增加土壤磷的生物有效性。然而,荒漠深根植物的细根性状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土壤phoD细菌群落进而提高土壤磷的生物有效性,尚不清楚。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徐建明教授团队在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发文揭示全球土壤病毒的生物地理分布格局与驱动因子(图)
徐建明 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土壤病毒 生物地理
2024/7/9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顾京晶在《Molecular Ecology Resources》发表马三维基因组研究论文
顾京晶 Molecular Ecology Resources 三维基因组 马种
2024/12/27
浙江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倪健课题组在Global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发表重要研究成果(图)
倪健 Global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气候变化 生态系统
2023/12/28
动物对植物的取食,即植食过程,是自然界最为常见的生物间相互作用之一。这一过程对植物的生长、繁殖、生存以及生物多样性维持有着深远影响。然而,自然界中的植食程度在不同物种之间差异巨大,如何解释这种差异,已成为当前群落生态学领域数十年来关注的基本科学问题之一。
动物对植物的取食,即植食过程,是自然界最为常见的生物间相互作用之一。这一过程对植物的生长、繁殖、生存以及生物多样性维持有着深远影响。然而,自然界中的植食程度在不同物种之间差异巨大,如何解释这种差异,已成为当前群落生态学领域数十年来关注的基本科学问题之一。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关于双三倍体银鲫演化机制的论文已在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第6卷第9期以封面文章正式发表(图)
双三倍体银鲫 演化机制 封面文章
2023/3/24
海南大学团队在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 n提出基于生态系统功能监测预测系统转变的观点(图)
海南大学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 n 生态系统功能监测预测系统
2022/11/23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所陈军课题组在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发文揭示两种同域分布的栎属植物在全基因组范围上的渐渗模式(图)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所 陈军 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栎属植物 全基因组 渐渗模式
202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