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特色库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CO2相关记录103条 . 查询时间(0.352 秒)
一种新型的耐CO2、SO2复合透氧陶瓷膜,由氧离子导电氧化物和电子-氧离子混合导电氧化物组成,其中氧离子导体为具有莹石结构的氧化物,混合导体为具有钙钛矿结构的氧化物,氧离子导电氧化物与混合导电氧化物的质量比为:9:1~1:4;化学式为:(100-x)wt%Ce1-yLnyO2-y/2–xwt%Ln1-zCazM11-wM2wO3;式中10≤x≤80,0.05≤y≤0.5,0≤z≤0.8,0≤w≤1...
本发明涉及一种疏水性微通道内捕集CO2的方法,所用吸收剂的表面张力较低,有利于形成较大的气液接触面积,提高CO2吸收率;而疏水性微通道的使用,有利于降低过程压降。相对于常规方法,在能耗相同时,本方法能获得更高的CO2吸收率。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专利:CO2激光腔镜波长选择装置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专利:波长自选的封离式CO2激光谐振腔
本发明涉及CO2减排和循环利用的技术,公开一种微藻培养固定微生物发酵尾气CO2作为其发酵补充原料的方法。将微生物发酵罐中的尾气直接引入微藻培养光照生物反应器中,控制光照、温度和通气等条件,添加合适的无机营养盐,以微生物发酵尾气中的CO2为碳源培养微藻积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生物质,并经过预处理将生物质转化为发酵所需的碳源和氮源等原料,返回到微生物发酵系统中作为其发酵补充原料。本发明实现了微生物发酵...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强化CO2吸收的多通道微反应器系统及方法。该方法采用一种多通道微反应器系统,使含CO2气体物料和吸收液分别在分布微通道内均匀分布,在集流微通道内于0.1~8.0MPa、10~100℃、0.001~100秒下快速混合、吸收。每片多通道微反应器板的反面为含CO2的气体物料或吸收液分布微通道,板的正面由吸收液或含CO2的气体物料分布微通道、并行反应微通道及集流微通道组成;本发明可在毫秒至...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双极膜为隔膜的电化学还原CO2电解池及其应用,该电解池包括阴极电解室、阴极电解液、阳极电解室、阳极电解液和分隔阴、阳极电解室的双极膜。阴极电解室的电极材料为Pb、In、Cu等,阴极电解液为碱性水溶液;阳极电解室的电极材料为Pt、Pd等,阳极电解液为碘盐的酸性水溶液。阴极电解室中的氢氧根和阳极电解室中的质子扩散至双极膜内生成水,形成一个电压降,降低电解槽的工作电压。与水电氧化生成氧气...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闭空间内CO2富集及甲烷化工艺与反应器。该CO2富集及甲烷化工艺的主要技术特征为能够有效控制密闭空间内的CO2含量,并提供生存所需要的氧气;该CO2富集及甲烷化反应器结构紧凑,集CO2富集和甲烷化反应于一体,极大地简化了密闭空间内CO2脱除工艺。该CO2富集及甲烷化工艺与反应器可以高效脱除密闭空间(水下潜艇以及太空站)内CO2,并提供生存所需氧气,保障了人类在太空舱或潜艇中作业时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不同孔道结构的SiO2分散的钙钛矿类化合物作为活性材料,通过两步热化学循环分解H2O和/或CO2产生H2和/或CO的方法。其中分散方式包括直接机械混合、原位包裹、封装于介孔孔道内等形式,SiO2包括SBA-15,MCM-41,MCF以及其他多种介孔结构。主要步骤为:(1)负载的活性材料首先在高温下(1100℃-1300℃)放出氧气;(2)含有大量氧空位的活性材料在较低温度下(800...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含有微量贵金属催化剂(Pt,Pd,Ru,Ir)的钙钛矿类化合物作为活性材料,通过两步热化学循环分解H2O和/或CO2,产生H2和/或CO的方法。主要步骤为:(1)活性材料首先在高温下(1300℃)放出氧气;(2)含有大量氧空位的活性材料在较低温度下(800℃-1100℃)与H2O和/或CO2反应,放出H2和/或CO。本发明首次将贵金属催化剂引入钙钛矿类材料,用于两步热化学分解H2O...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化石能源与应用催化研究部低碳烃综合利用及沸石催化材料研究组研究员朱向学和李秀杰团队,在正丁烷与CO2耦合转化制丁二烯反应中催化剂结构原位重构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工作通过有机物辅助热解法制备了ZnFe2O4和Fe2O3催化剂,系统对比研究了其在正丁烷-CO2耦合转化的反应性能,结合XPS、Raman、TEM等表征技术,揭示了二者反应与失活机制的差异,发现了Fe2O3经...
一类环氧乙烷及其衍生物与CO2生成环状碳酸酯的反应,该反应方法以一类金属络合共轭微孔高分子聚合物(CMP-M)作为主催化剂,以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氯化铵、四丁基醋酸铵等季铵盐,三乙胺,4-二甲氨基吡啶或碘化钾为助催化剂。本发明提供的反应方法的反应特征是:环氧乙烷及其衍生物,助催化剂和催化剂的摩尔计量比为500-2000∶1-50∶1;反应温度为0-120℃,反应时间为1-24h,反应压力为0.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碳烃和CO2转化催化剂及其应用属低碳烃催化转化领域,所述催化剂由载体、以及过渡金属和碱性金属的氧化物组成,载体、过渡金属氧化物和碱性金属的氧化物的比例为100:(8~20):(4~10);所述催化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用于低碳烃与二氧化碳生产乙烷过程,反应条件为:温度600~820℃,压力0.03~1.2MPa,原料空速200~3000h-1,低碳烃/二氧化碳分子比0.2...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化石能源与应用催化研究部低碳烃综合利用及沸石催化材料研究组研究员朱向学、李秀杰团队,在低碳烷烃与CO2耦合转化催化剂设计方面取得新进展。该研究在镁铝尖晶石载体上构筑了高稳定性的单分散Fe基催化剂,并通过原位电镜和准原位穆斯堡尔谱揭示了Fe物种分别在有和无CO2参与的乙烷脱氢反应中的演变规律以及其与催化反应性能的关联。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含有贵金属催化剂(Pt,Pd,Ru,Ir)的氧化铈类固溶体作为活性材料,通过两步热化学循环分解H2O和/或CO2,产生H2和/或CO的方法。主要步骤为:(1)活性材料首先在高温下(1200℃-1400℃)放出氧气;(2)含有大量氧空位的活性材料在较低温度下(600℃-1100℃)与H2O和/或CO2反应,放出H2和/或CO。本发明专利首次将含有贵金属催化剂的氧化铈类固溶体材料用于两...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