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地球物理学 10 Be”相关记录29条 . 查询时间(0.406 秒)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2020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我校共有10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量、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量以及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总量均位列湖北省属高校第一。
香山科学会议是由国家科技部(前国家科委)发起,在国家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共同支持下于1993年正式创办,相继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学部、中国工程院、教育部、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农业部和交通运输部等部门的支持与资助。香山科学会议是我国科技界以探索科学前沿、促进知识创新为主要目标的高层次、跨学科、小规模的常设性学术会议。会议实行执行主席负责制...
研究揭示近10年来最大地磁暴产生机制
近10年来 最大地磁暴产生
2015/9/1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刘颍等人,日前结合日冕成像观测和太阳风就地测量,对比研究了产生近10年来最大两次地磁暴的日冕物质抛射的等离子体和磁场特征,揭示了这两次地磁暴的产生机制。该成果发表于美国《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对理解日冕物质抛射的等离子体、磁场特征如何影响地磁暴的强度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揭示近10年来最大地磁暴产生机制
地磁暴 太阳风
2015/8/26
2015年3月17日和6月22日发生了本太阳活动周最大的两次地磁暴,度量地磁暴的Dst指数分别为−223 nT和−195 nT,这也是近10年来最大的两次地磁暴。全世界高纬地区迎来了两场绚丽的极光秀,极光爆发的地区甚至包括相对低纬的澳大利亚的Perth、美国的San Jose等。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刘颍等人结合日冕成像观测和太阳风就地测量...
2015年3月17日和6月22日发生了本太阳活动周最大的两次地磁暴,度量地磁暴的Dst指数分别为 −223 nT 和 −195 nT,这也是近10年来最大的两次地磁暴。全世界高纬地区迎来了两场绚丽的极光秀,极光爆发的地区甚至包括相对低纬的澳大利亚的Perth、美国的San Jose等。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颍研究员等人结合日冕成像观测和太阳风就...
2014年3月10日加州西北岸Mw6.9级地震震源破裂过程
有限断层模型 波形反演 震源破裂过程
2015/3/4
2014年3月10日13时18分(北京时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西北岸发生Mw6.9级地震,震中位于戈尔达板块内部. 本文利用国际地震学研究联合会(IRIS)地震数据中心提供的远场体波数据,通过波形反演的方法来研究此次地震的震源破裂过程,并分析未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及诱发海啸的原因,为该地区地球动力学的研究提供依据.#br#选取19个方位角覆盖均匀的远场P波垂向波形记录和13个近场P波初动符号进行约束,基...
西南天山-帕米尔2008年10月5日MS6.7级地震震源机制研究
震源过程 有限断层模型 模拟退火 西南天山-帕米尔
2013/11/1
利用Incorporated Research Institutions for Seismology (IRIS)提供的远场宽频带P波及SH波记录,基于点源模型及有限断层模型方法,反演研究了2008年10月5日发生在中国天山与塔吉克斯坦交界区域的一次MS6.7级地震震源机制.结果表明,本次地震为南倾高角度稍具小幅度走滑分量的逆冲破裂事件,断层走向为57.2°,倾角为42.7°,震源深度为7.4 ...
天然电磁波法探测地壳5—10公里所在截面深部地质构造
天然电磁波 DYL型地应力探测仪 地热异常区 地震危险区
2015/6/3
依据天然电磁波属性和实验室光弹试验原理研制的DYL型地应力探测仪经过多个研究项目的验证,可以确定5——10公里所在深度的深大断裂、背向斜构造,还可以确定地热异常区和潜伏的地震危险区地面位置以及未来震级大小。
万金华对2012年8月31日7.2级、9月29日7.7级、12月8日8.0级、12月18日8.2级、12月21日10级、12月28日8.7级地震的预测报告和破解所谓世界末
预测 地震
2015/6/3
主震: 2012年8月31日23时44分44秒-45秒北京延庆,东经115度54分,北纬40度30分发生震深10km左右的7.2级地震(约死亡13人), 副震: 一、2012年8月31日23时48分52秒河北唐山东经118度 54分,北纬39度48分发生震深9km左右的5.0级地震(约死亡 10人)! 二、2012年8月31日23时53分56秒新疆西南东经7度, 北纬39度50分发生震深4.7km...
“3·10”盈江地震管道节点破坏机理及抗震对策研究
架空供水主管 有限元分析 破坏机理 抗震对策
2013/9/23
"3·10"盈江地震发生后,架空供水主管节点遭到了破坏,导致震后供水障碍。运用SAP2000软件模拟了地震作用下管道的受力、变形等情况,并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法兰盘进行了局部受力分析,总结出供水主管节点的破坏机理。针对破坏机理,提出了带橡胶垫层的槽型管道支架的抗震加固方式,并利用ANSYS软件研究了带橡胶垫层与不带橡胶垫的槽型支座在节点位移、速度、应力以及相邻节点位移差值上的区别。
基于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记录,采用HYPODD方法精确定位了2011年9月10日瑞昌—阳新地震序列的震源位置,采用CAP方法反演得到了4.6级主震的震源深度和震源机制解,并结合区域深度震相sPg、PmP和sPmP对主震震源深度进行了进一步确定,随后探讨了这次地震的震源破裂特征和所在区域的强震危险性.结果显示:瑞昌—阳新4.6级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5±2 km,震源机制解为节面Ⅰ走向30°,倾角86°,滑...
一个1/10°涡分辨准全球海洋环流模式及其初步分析
海洋环流模式 中尺度涡旋 涡分辨 西边界流
2013/8/21
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气候系统海洋环流模式最新版本(LICOM2.0)基础上, 将模式水平分辨率提高到均匀的1/10°, 垂直分辨率增加到55层, 建立了一个不含北冰洋区域的准全球涡分辨(eddy-resolving) 海洋环流模式. 利用再分析和观测的海表强迫将该模式积分了20年, 其中最后8年使用2000~2007年QuikSCAT卫星反演的风应力和再分析热通量强迫. 本文利用最后8年模式...
2011年10月23日土耳其地震前兆及其对策
地震前兆 地应力测量 临震预报 震级计算
2015/6/4
2011年10月23日土耳其发生7.2级地震,中国境内11台MDCB—5型地震前兆监测仪在震前不同时间监测到该地震的前兆。在分析没有对该次地震做出预报的同时,提出了对该地区周围国家今后类似大地震如能做到提前预报所必需采取的相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