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肿瘤学 >>> 肿瘤病理学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肿瘤病理学相关记录5268条 . 查询时间(0.522 秒)
2023年1月31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郑炜研究员团队在i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Rapid and label-free histological imaging of unprocessed surgical tissues via Dark-field Reflectance Ultraviolet Microscopy”的文章,报道了一种可用于术中病理评估的快速病理组织成像方...
2023年1月12日,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公示了第八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22-2024)项目入选人名单,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系青年教师范春梅博士入选。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22年度正式发表论文
食管癌是全球高发恶性肿瘤之一,我国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首位,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每年约有48万新增食管癌病例,37万例食管癌患者死亡。欧美与中国的食管癌病理分型不同,欧美以腺癌为主,而中国90%以上是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全球超过50%的ESCC发生在中国,由于病理分型不同,国外的理论和临床研究不适应于指导中国食管癌患...
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乳腺癌正逐渐变成一种可防可治的“慢性病”。淋巴结腋窝转移严重制约乳腺癌患者疗效和生存期。
高亦博,优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准聘长聘系列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为国家癌症中心/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转化医学实验室主任;胸外科主治医师、副研究员、实验室主管。
李春香,女,蒙古族,1979年4月生,中共党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从事肿瘤遗传与分子标记物研究20年。主要从事肺癌和食管癌的分子标志物和临床转化研究。近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27篇。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级博士后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2项。
陈洪岩,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芝华研究员课题组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遗传协会青年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因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得细胞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工作通过整合基因组、表观遗传组和转录组等多组学数据鉴定肿瘤驱动基因,揭示遗传和表观遗传协同调控导致基因表达和功能异常...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北京市科技新星。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师从詹启敏院士,获 细胞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其中主持国自然课题3项。在肿瘤恶性表型形成分子机理、细胞周期调控、lncRNA新调控机制、RNA表观遗传学修饰、临床预后的分子生物学诊断等领域开展全方位的研究。研究工作先后已发表SCI论文十余篇,包括Hepatology、Molecul...
周光飚,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长聘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肿瘤细胞生物学教研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医学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肺癌的发生机理,包括利用多组学技术,在基因组、蛋白质组、免疫组与代谢组等层面,剖析机体内、外环境因素作用下肺癌的发生机理,以提升真实世界的肺癌防控能力、逆转肺癌高发...
近日,汕头大学医学院李恩民教授/许丽艳研究员带领的食管癌分子病理课题组首次探究了胞质分裂蛋白Anillin(ANLN)在食管癌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并且将USP10鉴定为ANLN新的去泛素化酶。该研究为食管癌治疗提供了新靶点和候选化合物。相关研究在线发表于《细胞死亡与分化》。
近日,柳叶刀旗下刊物eBioMedicine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肿瘤研究所覃文新研究员和金浩杰研究员团队题为Sustained activation of EGFR-ERK1/2 signaling limits the response to tigecycline-induced mitochondrial respiratory deficiency in liv...
据国家癌症中心统计,中国肺癌每年死亡病例超过60万例,是连续多年蝉联致死率榜首的“癌王”。肺癌转移是癌症终末期的标志,其最常转移的部位是脑部,一旦发生脑转移,肺癌患者的生存期不超过1年。针对这类患者,临床上主要采用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疗等方式进行治疗,然而电离辐射会造成脑部神经损伤,短期会引起恶心和呕吐,长期会导致记忆丧失和共济失调。已有临床实验证明,医生在制定放疗方案时保护转移风险较低的脑区,同...
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脏外科郭荣平/韦玮团队牵头,联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在国际上首次证实辅助性FOLFOX方案肝动脉灌注化疗,可明显降低合并微血管侵犯的肝癌人群术后复发风险,且安全性良好,填补了国内外该领域空白。
前列腺癌是全球男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也是因进展为转移性疾病而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此前,在前列腺侵袭性筛状癌(ICC)和导管内癌(IDC)中都发现的筛状前列腺癌是一种侵袭性组织学亚型,与发展为转移性疾病有关。然而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对其分子途径仍知之甚少。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