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植物免疫学 >>>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植物免疫学相关记录437条 . 查询时间(1.278 秒)
王冬立,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结构生物学,主要利用X-射线晶体学衍射技术,研究植物免疫相关的生物大分子复合物的结构,进而分析其作用的分子机制,为应用提供参考。
徐光远,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副教授。美国植物生物学会(ASPB)会员;《Functional Plant Biology》审稿人。研究方向:植物免疫信号传导通路及抗病分子机制;植物(拟南芥,烟草和大豆)与疫霉互作的分子机制研究。专利情况:1.植物矮化相关蛋白GA2ox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发明人:王涛、刘松虎、徐光远、马磊、董江丽。专利号:CN102757487。2.植物发育相关蛋白GA20ox...
崔福浩,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博士生导师,副教授。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会员;美国植物病理学会,会员;中国植物病理学会,青年工作者委员会,委员;《Molecular Plant-Microbe Interactions》审稿人。研究方向(一)植物免疫调控组分的分离和鉴定(二)病原菌效应蛋白毒性功能解析。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四项。2017,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
2019年12月11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李剑峰教授团队在Cell Host & Microbe(IF= 15.8)发表了题为“Cross-microbial protection via priming a conserved immune co-receptor through juxtamembrane phosphorylation in plants”的研究论文(https://doi.o...
2019年12月2日上午,我院在植保楼4054会议室举办第19期青年教师创新沙龙活动,本次活动邀请到美国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的傅正擎教授,他以“病原菌效应子抑制植物免疫”为题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本次活动由植物病理学系崔福浩副教授主持,活动得到了上海中科新生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特种动物病原与免疫创新团队首次证明水貂肠炎病毒及其非结构蛋白1通过线粒体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凋亡,该发现为进一步解释该病毒的致病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病毒学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上。
传统种群生态学认为生物群落由捕食者(predators)、猎物(Prey)和竞争者(competitors)组成。寄生性病原,在生态学研究中常常被忽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因素的改变,生态学家开始重视这些病原,特别是媒介传播的病原的生态学功能,例如寨卡病毒和木薯花叶病毒,在全球入侵危害,影响全球生态系统,个体微小的虫媒病原在宏观生态系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到目前为止,人们对这些病原扮演的生态学...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万建民院士团队克隆了调控水稻先天免疫的新基因OsCNGC9,并对其影响水稻苗期稻瘟病抗性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细胞研究(CellResearch)》(IF17.848)上。稻瘟病严重危害水稻产量和品质,是世界范围内最具破坏性的水稻病害之一。植物主要依靠自身的免疫系统抵御外界病原物的入侵。因此,解析植物免疫应答机理,有助于人类对植物进行抗病遗传改良。在植...
为明确新选育和引进的糯高粱种质资源对川南高粱丝黑穗病菌主要生理小种的抗性,利用4个高粱鉴别寄主分别对2013年和2014年自川南泸州、宜宾、自贡3市高粱上采集的丝黑穗病菌Spori-sorium reilianum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并于2014-2018年对新选育和引进的55份不育系、88份恢复系和20份常规品种糯高粱种植资源进行丝黑穗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川南3市采集的高粱丝黑穗病菌生理小种均为...
目前,黄瓜、南瓜、西瓜、葫芦、辣椒、番茄、草莓、葡萄、苹果、甜瓜、橡胶和烟草上的白粉菌可采用分生孢子水悬浮液喷雾法和抖落法进行接种(Sivapa‐lan,1993);而小麦、大麦、月季、豌豆和苜蓿上的白粉菌只能采用抖落法接种(刘爱媛,2002;纪程等,2013)。但抖落法在接种前难以定量;且存在操作误差,接种差异大,试验重复性差。针对小麦白粉菌接种方法在药剂生物测定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拟建立一种稳...
2019年6月24-26日,由南京农业大学、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主办的“国际植物免疫学研讨会”在南京国际会议大酒店召开。来自国内外56个大学或科研机构的500多位科研人员出席了本次会议。副校长胡锋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植物保护学院王源超教授主持。胡锋代表南京农业大学致辞,他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各位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我校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服务社会、服...
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杂粮作物,被认为是健康、富含营养的绿色食品。荞麦种子中的一些蛋白成分是常见的食物过敏原,患者过敏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文章对荞麦过敏人群、致敏途径、过敏症状、过敏蛋白成分及其研究方法、过敏症的诊断和治疗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以期有助于荞麦过敏蛋白的进一步研究,并为荞麦过敏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为明确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效应子Hasp8的功能,以小麦条锈菌CYR31侵染水源11小麦叶片的cDNA为模板,通过PCR技术扩增获得Hasp8基因的完整编码区序列,采用qRTPCR技术测定Hasp8基因的表达情况,利用农杆菌介导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瞬时表达体系在烟草上验证Hasp8基因是否能够抑制由Bax蛋白诱...
近日,清华大学柴继杰团队、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周俭民团队、清华大学王宏伟团队联合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Science上发表两篇题为《Ligand-triggered allosteric ADP release primes a plant NLR complex》和《Reconstitution and structure of a plant NLR resistosome confe...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胡玉欣研究组与福建农林大学唐定中团队、中国农业大学任东涛团队合作,通过遗传筛选拟南芥免疫自激活突变体zed1-D的抑制子,鉴定到两个细胞膜定位的胞质类受体蛋白激酶SUPPRESSOR OF ZED1-D 1(SZE1)和SZE2。研究人员发现,SZE1/2可以与ZAR1发生相互作用进而形成SZE1/2-ZAR1-ZED1免疫信号复合体,且SZE1和ZED1分别与ZAR1的不同结...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