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交通运输工程 >>> 铁路运输 >>> 铁路运输管理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铁路运输管理相关记录82条 . 查询时间(2.344 秒)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ISSN 1672-7029,CN43-1423/U)系并校后由原《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经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更名,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和中国铁道学会主办的多学科综合性学术期刊。该刊系CSCD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
运输管理工程系与北京交通大学同庚,具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近代交通运输教育的发源地,在中国铁路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1909年开始招生,秉承“造就铁路管理人才”的办学宗旨,为中国铁路运输事业初创输送了第一批铁路运输人才;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运输管理工程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成为我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198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运输管理工程专业的博士学位授予权,成为我国第一批博...
视频: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铁路运输组织 铁路车流径路的确定教学录像。
视频: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铁路运输组织 编组站作业综合自动化教学录像。
视频: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铁路运输组织 铁路枢纽编组站作业分工优化教学录像。
2013年12月27日,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高速铁路系统试验国家工程实验室通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的竣工验收,标志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试验技术装备和科技创新能力迈上新台阶。
2013年6月14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城市轨道交通A型车关键部件自主研发与集成”项目验收会在嘉定校区举行。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陈家昌、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陈杰、我校党委副书记姜富明、校长助理吴广明等出席会议。
马驷,1986~1990在本校运输系铁道运输专业就读,1990~1993在上海铁路局青龙山站工作;1993~1996在本校运输系读研,1996年留校任教至今。主要研究方向:铁路运输组织与优化、运输经济。科研项目:1. 京沪高速铁路分段建设的研究 铁道部1997主研;2. 既有铁路提速规划的研究—提速线路扣除系数的研究 铁道部2000主研;3. 铁路物流系统的研究—铁路货运站物流中心建设的研究...
“高速铁路只有形成四通八达的网络才能发挥效益。”日前,两院院士沈志云在西南交通大学作了一场题为《技术创新带来中国高速铁路大发展》的报告。
2011年5月10日,教育部科技司组织专家组对依托我校组建的重载铁路工程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计划进行了可行性论证。重载铁路工程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2010年由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的,该实验室主要依托我校土木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组建,建设地点设在铁道校区土木工程实验楼。实验室将以满足我国重载运输发展大轴重、高牵引质量和大运量的需求为目标,重点解决既有线扩能改造和大轴重、高牵引质量及大运量新建重...
2011年3月19日下午,由铁道部科技司主持召开的“铁路科技奖励工作管理系统研究”(2008Z007)项目验收会在我校举行。本次项目验收专家组成员有铁科院信息所戴贤春、南昌局信息所黄垠瑜、武汉局信息所付石林、铁四院信息所毛昌玉高工以及中南大学桂卫华教授。中国铁道学会马福海副秘书长、铁道部科技司齐向阳处长等铁道部相关领导及我校科研部杨彦处长出席了本次验收会。
由中国铁道学会车辆委员会主办,我校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的2010年度全国铁路机车车辆动态仿真学术会议于12月18日至20日在我校召开。大会在陈春阳校长热情洋溢的致辞中拉开帷幕。陈校长首先代表学校向各位与会嘉宾表示了热烈的欢迎。陈校长说,本次会议是在我国高速铁路飞速发展,第七届世界高铁大会在北京圆满落幕的背景下召开的,欢迎与会代表在会议上广泛交流取得的最新成果以及今后的研究设想。在简要介绍了学...
2010年10月22-23日,由中国铁道学会、中国铁道学会工程分会和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联合主办,中铁二院承办的铁路工程地质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四川成都召开。会议由铁道部原副总工程师、中国铁道学会副理事长杨建兴和中国铁道学会副秘书长董胜美分别主持。
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中心城市,成都有着明显的地理优势,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当下良好的形势吸引了各行各业的投资。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成都的水泥需求增长惊人。伴随着成都的发展,兴建城市基础建设工程项目,成都水泥需求量持续增加。在5·12地震灾害之前,四川水泥市场是平稳发展的,灾后建设对水泥需求大幅增加,水泥市场顿时异常火爆起来,水泥企业数量迅速增加,水泥价格持续上涨,时至今日,水泥需求量依然相当大。乐山、峨...
西安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全长25.5 km,线路自西向东沿西安市东西向主客流走廊布设,但在北大街站至朝阳门站的线路偏离了西安火车站这一大型客流集散点。结合西安地铁1号线沿线客流分布及城市规划等特点,着重对北大街站至朝阳门站的线路走向方案进行了论述。通过对线路是否经过西安火车站的优缺点分析,提出了推荐的线路走向方案。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