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化学工程 >>> 有机化学工程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有机化学工程相关记录458条 . 查询时间(5.116 秒)
但飞君,博士,副教授,武汉轻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制药工程系教师。 目前科研方向:功能有机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药物、荧光染料、紫外吸收剂、等),功能分子的合成工艺研究(药物、荧光染料、紫外吸收剂等)、天然药物的分离和纯化、活性评价、成分分析,污染物分析与处理,应用研究(保鲜配方、防晒配方)等。
近日,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贠延滨教授课题组在CO2化学吸收方向取得研究成果,研究论文“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of an ionic liquid-based biphasic solvent for post-combustion CO2 capture: Breaking through the “Trade-off” e...
天然产物不仅是创新药物研究的重要来源,同时作为功能性分子可连接医药和生命等学科领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学与药学院郝宏东课题组近期围绕天然产物全合成取得进展,研究成果发表在Organic Letters。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学与药学院刘波副教授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在线发表了题为“Crystalline Porous Organic Frameworks Based on Multiple Dynamic Linkages”的研究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B-O、B←N和氢键组装的晶态多孔有机框架的新概念,为高效制备和实际应用可加工...
2024年3月中旬以来,中国石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全球首套采用环己烯酯化加氢制环己酮成套新技术的工业化装置,在湖南石化实现满负荷生产运行,日产优质环己酮600吨以上,最高日产量超640吨,负荷达105%。该装置2023年12月15日建成投产以来,持续稳定生产合格的环己醇、环己酮、环己烷、粗乙醇等,其中环己酮累计产量超3.3万吨,为湖南石化己内酰胺新区生产提供了优质原料。
2024年3月25日,陶氏宣布有意在美国墨西哥湾投资乙烯衍生物产能,包括生产碳酸酯溶剂,这是锂离子电池供应链的关键组成部分。
近日,催化剂上海立得公司钛系聚烯烃催化剂首次销往南美洲市场,实现海外市场新突破。
近日,一辆满载32吨农膜料——聚乙烯DFDA-9085的货车,驶出天津石化运往外地农膜生产厂家。年初以来,天津石化紧盯农膜市场需求,积极排产农膜料聚乙烯产品DADF9020和DFDA-9085,助力春耕。前两个月,生产4900吨农膜料投放农膜和大棚膜市场。
2024年3月13日,一辆辆满载着“昆仑牌”尿素的汽车驶离大庆石化化肥运行部装运栈桥现场,奔赴黑龙江省各农资市场,助力农户增产增收。大庆石化化肥运行部生产技术组值班长于守柱说:“2024年以来,我们已出厂7.48万吨优质尿素,保障农户用上优质肥、放心肥。”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学与药学院裴志超教授团队在肿瘤温和磁热疗法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A Paramagnetic Metal-Organic Framework Enhances Mild Magnetic Hyperthermia Therapy by Downregulating Heat Shock Proteins and Promoting Ferroptosis via ...
抗生素和无机盐是常用的饲料添加剂,但无法被动物良好吸收(吸收量<30%)。这些抗生素和无机盐中的重金属离子多数被排放到水和土壤中,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同时,抗生素的过量使用会导致耐药性细菌的大量繁殖对人体和动物产生严重的威胁。因此,亟须发展新技术来实现对饲料喂养动物排泄物的有效处理,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
目前,高碘酸盐的选择性氧化是纤维素的醛基化改性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势。然而,该方法主要通过选择性氧化纤维素中的邻二醇结构,从而获得纤维素二醛。C2和C3位羟基的缺失,导制了纤维素二醛结晶能力大大降低,所得功能材料的力学性质偏差。
日前,由福建省生态产业绿色技术重点实验室和绿色化工技术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的首届“生态、资源与绿色化工”学术论坛暨2023年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武夷学院召开。福建农林大学副校长周顺桂、莆田学院副校长刘明华、武夷学院副校长郑细鸣出席。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羟基松香改性有机硅烷偶联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多羟基松香改性有机硅烷偶联剂的结构式为: 其中A=OCH 2 CH 3 或OCH 3 ; 或 本发明多羟基松香改性有机硅烷偶联剂,以松香为原料,是生物基的绿色产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多羟基松香改性有机硅烷偶联剂的制备方法,反应工艺简单,合成条件温和,易实现工业化生产;通过向硅橡胶添加本发明的硅烷偶联剂,基材显示出优异的粘接性能。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