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化学工程 >>> 化学工程基础学科 化工测量技术与仪器仪表 化工传递过程 化学分离工程 化学反应工程 化工系统工程 化工机械与设备 无机化学工程 有机化学工程 电化学工程 高聚物工程 煤化学工程 精细化学工程 造纸技术 毛皮与制革工程 制药工程 生物化学工程 化学工程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化学工程相关记录1143条 . 查询时间(2.174 秒)
李志君,男,1985年出生,博士,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环境与能源光催化技术”研究。致力于低维半导体光催化异质结材料设计与制备、基于氧气活化的光催化材料改性研究,以及针对原位电子顺磁共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获省高校科学技术成果奖(特等奖)1项、中国授权发明专利3项。至今已在Appl. Catal. B: Environ,Nan...
苗守雷,男,1980年出生,博士,副教授、资源与环境学科硕士研究生导师,哈尔滨市淼满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黑龙江大学环境监测中心综合技术室主任。现任职黑龙江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教师。2016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并获得无机化学专业博士学位。2018.01-2019.01年在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化学系访问学者。主要从事燃料电池膜材料开发、环境检测及加工设备在线水份检测研究领域工作。主持承担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
王虹,女,1978年出生,博士,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2010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并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11年至今就职于黑龙江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主要从事纳米光催化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期间,主持承担并参与了多个国家级、省厅级项目,获得2018年黑龙江大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自然科学类)三等奖1项.、2021年黑龙江大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1项、中国授权发明专...
陈鹏,男,1980年出生,博士,副教授,硕士士生导师。1999.09-2009.06就读于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并获得博士学位。2009年入职于黑龙江大学工作。主持并完成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参与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牛晓宇,女,1972年出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5年毕业于福州大学并获得物理化学专业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环境催化的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和省部级项目4项,厅级项目2项。近年,以第一发明人申请授权发明专利1项。作为第1或通讯作者,在Appl. Catal. B Enviorn.,Chem. Eng. J.,ACS Appl. Mater. Interface等高水平催化及材料期刊发表SCI收...
白林鹭,女,1987年出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人社部高层次留学人才。现任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材料化学系转任教师。2015年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并获得化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并获得分子科学工程专业双学士学位。2016年在黑龙江大学开展光催化方向的博士后研究工作。现受聘为中国化学学会会员,新加坡催化学会会员。主要从事用于碳中和及有机物绿色选择性转化的新型...
张紫晴,女,1990年出生,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8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并获得无机化学专业博士学位。2018年在黑龙江大学开展光催化方面的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纳米半导体光(电)催化研究领域。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科技人才创新类项目。作为第1或通讯作者,至今已在“Angew Chem Int Ed” 、“Appl Catal B: Environ”、“J M...
钱思宇,黑龙江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目前课题组着力于多学科交叉研究,招收研究方向主要有:光纤加工与制备、小型化仪器搭建、化学及生物医学检测技术、材料加工制备、信号采集检测技术等。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光纤SPR生物检测及器件制备研究以及利用光纤SPR原位监测技术及其他光纤传感技术,对电化学储能装置进行在线监测研究。
陈孝杰,男,基础兽医学专业,农学博士,副研究员,农业农村部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重点实验室(Key Laboratory of Animal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Surveillance,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P. R. China)副主任。国家动物疫病北京观测实验站常务副站长(NAES-AH-001)。
赵炳超,1971年生,河北人,2005年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副研究员,团队骨干。
彭晴,1984年出生,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姜霞,女,1981年10月出生,毕业于兰州理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化工过程技术与系统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副教授。长期从事基础化学、电化学、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等研究工作。曾在《RSC Advances》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论文4篇。近年来主持完成了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甘肃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5项。多次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
张昊,副教授,科研方向:粉末中子衍射与晶体结构解析;新型氢气燃料电池催化剂;新型锂、钠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低维金属间化合物的电催化研究。
李延勋,1982年11月生,河南省汝州市人,副教授,2013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化学工艺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董雪茹,女,1973年10月生,副教授,陕西大荔人;1996年毕业于郑州工业大学(原郑州工学院)化工系,获工学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化工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同年到河南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任教。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