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机械工程 >>> 机械学 >>> 机械摩擦、磨损及润滑 >>>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机械摩擦、磨损及润滑相关记录383条 . 查询时间(2.409 秒)
2018年9月14日上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专项“润滑材料的基因组学研究与演示验证”项目启动会在西北工业大学国际会议中心第二会议室顺利召开。出席本次会议的领导专家有:西北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黄维院士,项目专家成员北京科技大学谢建新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汪洪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李金山教授等,工信部管理专家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专项一处处长衣丰涛。此次会议由西北工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
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2015年获国家自科基金情况。
2018年7月12日,清华大学解国新副教授做客“百年机械 致远论坛”,作题为“带电润滑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解国新副教授从“宏观尺度注入电荷作用的润滑行为”“带电润滑膜内气泡行为及其破坏”“导电润滑剂开发及其智能储存研究”等方面介绍对带电工况下摩擦学行为的科学研究及其工程应用。他分享了自己做研究初期没有现成文献可参考,没有同行可讨论的寂寞,用十多年的努力和坚守把一个研究方向的东西做通做透的故事。直...
2018年6月28日,中科院-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会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多功能厅召开,中科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张亚平,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阴和俊等领导出席推进会并讲话。纳米能源所摩擦电空气净化系统项目团队在本次推进会上获得中科院北京分院-中关村管委会2017年度科技成果转化奖一等奖。该项目孵化公司——北京中科纳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关产品嵌入式摩擦电空气净化系统,在推进会现场进行了展...
最近,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低维材料摩擦学课题组联合中科院宁波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和清华大学等单位,在压力诱导摩擦塌缩实现超滑方面取得新进展。他们从材料表面的基本相互作用入手,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多种微观滑动体系摩擦力随载荷的演化行为。结果表明:在界面间高接触压力的近接触区域和低压力的远接触区域,界面摩擦均会发生随着法向压力的增加而减小的反常行为,直至在临界状态下出...
2018年5月23日,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牵头的“发动机零件低摩擦类金刚石薄膜技术条件”标准启动会在上海举行。兰州化物所相关科研人员,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众泰汽车工程研究院、观致汽车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旨在对类金刚石薄膜在汽车行业应用的相关术语、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作详细规范,从而引导类金刚石薄膜在发动机方...
崔仲鸣,教授,男,1962年出生,硕士,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生导师,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制造工程系主任。现担任全国磨粒加工技术学会委员,全国光整加工技术学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曾获郑州市青年科技标兵、河南工业大学优秀教师。 主要研究方向:先进磨削技术,磨料磨具及超硬材料制品。 主要研究成果:先后完成过4项部级科研项目,其中2项为负责人,参加过一项国家级火炬计划,其中机械部攻关项...
2018年4月2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维民主持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模拟空间环境下摩擦试验原位系统的研制”通过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的结题验收评审并获得“优秀”。该项目针对国内空间摩擦学研究对试验条件的迫切需求,将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质谱(MS)和显微光学分析(MPA)等先进分...
视频:新疆大学机械设计第四章 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林晓辉,1978年-1982年,武汉理工大学,机械零件与原理,本科/学士,1984年-1985年,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机械零件与原理师研究生进修班学习,1982年-1999年,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学,机械工程系,助教/讲师/副教授,2000年-至今,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导,研究方向:1.磁粒子在微血管中的输运理论 2.离子在纳米孔中的输运理论3.油气润滑理论。
轮胎和沥青都属于低弹性模量材料,即使运动速度较低,流体动压导致的水膜也足以产生润滑作用. 对于列车轮轨这类高 弹性模量材料,只有当运行速度达到200 km/h 以上,水的润滑作用才体现出来,使轮轨黏着系数大幅降低,给高速列车运 行带来重大安全隐患. 增大表面粗糙度一般能够提高轮轨黏着系数,然而研究表明,在表面粗糙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表面 形貌取向对混合润滑状态下的黏着系数有显著影响. 文中用统一雷...
第十二届全国气体润滑、干气密封及微低重力学术会议将于2018年5月11日至15日在天津市召开,会议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气体润滑专业委员会主办,由天津航天机电设备研究所、石家庄金士顿轴承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和天津市微低重力环境模拟技术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会议将重点交流与研讨我国在气体润滑、干气密封及微低重力领域的理论与应用方面所取得的最新成果、面临的...
时变啮合刚度是齿轮传动系统主要动态激励源之一,研究齿面偏差和齿间滑动摩擦对齿轮啮合刚度的影响,对准确获得齿轮系统动态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改进的能量法,提出了一个考虑齿面滑动摩擦的直齿轮啮合刚度的完整求解模型。根据加工刀具齿廓参数方程能够求得齿轮渐开线齿廓和过渡曲线的参数方程,并能体现刀具圆角半径对过渡曲线的影响。量化磨损或修形齿轮的齿面偏差并加之于齿廓参数方程,可得出该齿轮单齿对啮合刚度。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