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力学 农业工程 林业工程 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 测绘科学技术 材料科学 矿山工程技术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冶金工程技术 机械工程 光学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 动力与电气工程 能源科学技术 核科学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控制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技术 化学工程 纺织科学技术 印刷工业 服装工业、制鞋工业 轻工技术与工程 食品科学技术 土木建筑工程 水利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兵器科学与技术 环境科学技术 安全科学技术 工业设计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工学 ITER相关记录63条 . 查询时间(0.101 秒)
近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所与南京晨光东螺波纹管有限公司联合团队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成功研制出ITER杜瓦超大矩形波纹管,这也是目前世界上尺寸最大的多层矩形波纹管。
2020年9月22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校正场首批线圈暨法国WEST装置偏滤器关键部件竣工交付仪式举办。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邓向阳出席见证并致辞,宣布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承担的校正场首批线圈和偏滤器关键部件正式起运交付。
当地时间2020年5月28日,在法国南部卡达拉舍,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重达1250吨的杜瓦底座平稳落位于托卡马克装置基坑内临时支撑上,杜瓦底座吊装工作圆满完成,拉开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主设备安装的序幕。这是中核集团牵头的中法联合体在疫情严峻时期“逆行”法国,“核”力取得的重要阶段性成果,其起吊重量和安装精度都打破了中国核能行业大件设备吊装的记录。此次吊装工作得到ITER组织的...
最近有条新闻刷爆了朋友圈,“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重大工程安装启动仪式7月28日在法国该组织总部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
在未来聚变堆中,氚通过第一壁渗透进入冷却剂是影响氚自持以及装置核安全的重要问题。近日,等离子体所聚变堆材料科学与技术研究室周海山课题组从工程实际出发,通过实验研究对ITER-like面向等离子体部件提出了新的氚渗透机制和解决方案,并以Letter形式发表在Nuclear Fusion杂志上(Nucl. Fusion 59 (2019) 014003)。
近日,由合肥工业大学主持承担的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ITER计划)专项“高性能钨基材料制备技术及应用基础研究”课题验收会在我校召开。来自科技部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ITER中心)、教育部科技司、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学校科研主管部门领导及项目组主要学术骨干...
第一镜是ITER光学诊断系统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其表面沉积层是第一镜性能恶化的主要原因,发展有效的清洗技术去除第一镜表面沉积层恢复第一镜反射率延长第一镜寿命,直接决定着各种常规光学诊断系统是否能够应用于ITER及未来聚变堆中。实验中所用的第一镜模块是由ITER设计,第一镜材料为纳米钼,表面沉积层为氧化铝 (ITER第一壁Be沉积膜替代物)。
2017年8月2-4日,中日韩三方ITER技术工作组第四次会议在昆明召开。本次会议旨在加强ITER计划亚洲成员方之间关于ITER部件及采购包制造任务的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在此基础上形成联合提案,敦促ITER组织推进ITER计划的顺利实施。
2017年6月21-22日,ITER组织第二十届理事会会议在ITER组织总部法国圣宝莱·杜朗兹召开。来自中国、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七方的理事会成员和专家以及ITER组织高级官员与会。科技部副部长、ITER组织理事会中方代表团团长黄卫同志率团出席了会议。
2015年9月1日,ITER脉冲高压变电站(PPEN)的首批设备顺利抵达ITER现场。ITER国际组织责任工程师与欧盟运输方经历4天的集装卸车,最终顺利将总计73件箱体的电力电气设备清点并妥善存储ITER专用仓库。
近日,2015年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极向场线圈工作组会议在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成功举办。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以下简称核聚变中心)孙键副主任、何开辉处长出席本次会议,来自中国、俄罗斯、欧盟国内执行机构的3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ITER极向场线圈工作组会议是由ITER国际组织定期召集承担同类ITER部件的各方国内机构及其下属供应商参加的技术性会议。会上,参会代表就目前IT...
2015年2月8日,ITER电源测试大厅再次传出喜讯,ITER电源采购包变流器电源系统首次顺利完成额定参数55 kA电流、运行容量80 MVA、四象限长时间连续稳态运行72小时试验。其结果充分显示了ITER变流器电源系统长时间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这是ITER变流器采购包项目在本轮试验中取得的新突破,也是继2014年5月成功完成该系统集成试验后取得的又一重要进展。
圣诞前夕,从ITER国际组传来喜讯,由等离子体所装置总体研究室绝缘子项目组承担的ITER绝缘子小批量研制合同顺利通过验收。ITER绝缘子小批量合同于2013年9月签订,历时1年多,是继原型件研制合同后与国际组又一合作项目。在项目研制过程中,首次采用自行研制的自动化真空缠绕技术,实现了产品零废品率的突破,完全达到了产品的可重复性和质量可靠性。所有小批量绝缘子在我所进行多轮qualification性...
近日,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三束实验室王友年教授团队和赵纪军教授团队分别获批“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简称ITER专项)的人才团队项目,每个项目的预算经费额度为500万元。
欧洲聚变能组织(F4E)成立于 2007 年,是欧盟委员会为参与实施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 (ITER)计划而成立的欧洲执行机构。自成立以来,F4E 经历了一系列改革,管理结构不断完善,目前的管理架构由管理委员会、执行委员会、技术咨询委员会和欧洲聚变能组织主任组成。F4E 通过合同发包形式对 ITER 项目实施研发资助和实物采购,其采取的政策是:立足欧洲,面向世界;遵循透明、公正、平等对待和无歧视性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