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微生物学 >>> 微生物生物化学 微生物生理学 微生物遗传学 微生物生态学 微生物免疫学 微生物分类学 真菌学 细菌学 应用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微生物学相关记录733条 . 查询时间(0.736 秒)
灵芝的物种多样性研究     灵芝  物种多样性  药用真菌       2023/12/27
灵芝是我国最重要的药用真菌。1966年中科院微生物所基于青岛崂山的野生大型灵芝后展开了栽培研究。Patouillard最早把中国灵芝鉴定为Ganoderma lucidum,该名使用了100多年,但中国灵芝和欧洲灵芝在分子序列上有差异。为解决这个问题,戴教授带领团队对中国、欧洲和北美洲的灵芝进行了收集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发现中国灵芝与欧洲灵芝在系统发育和形态学上均有不同,并命名为Ganoderma ...
2023年10月14日,Lablinks“微生物组、炎症与免疫”研讨会在上海举办。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细胞出版社、上海市微生物学会和上海市细胞生物学学会共同举办。研讨会特邀十位资深微生物学家、免疫学家、流行病学家和临床医生做主题报告,共同探讨微生物组、炎症、免疫反应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吸引了领域内近200位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参会。
2023年10月14日,Lablinks“微生物组、炎症与免疫”研讨会在上海举办。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细胞出版社、上海市微生物学会和上海市细胞生物学学会共同举办。研讨会特邀十位资深微生物学家、免疫学家、流行病学家和临床医生做主题报告,共同探讨微生物组、炎症、免疫反应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吸引了领域内近200位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参会。
2023年10月10日中午,第35期“植研问道——新进展交流午餐会”在植保楼B103举办,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虫学系罗诗琦副教授以“蜜蜂通过调用免疫系统维持宿主特异的肠道共生菌”为主题开展分享,秦耀果老师主持会议,到场师生共计四十余人。
2023年10月10日-13日,2023年亚洲菌物学大会于在韩国釜山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300余名菌物学者参加了本次大会。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作为本项会议的下一届主办方(Asian Mycological Congress 2025),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菌物系统学与资源挖掘创新团队” Kevin D. Hyde教授和Ishara S. Manawasinghe博士作为受邀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并宣传推广2...
近日,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农田有机污染生物消减创新团队揭示了重金属增强细菌耐药性的前体机制,为有效遏制环境细菌耐药性提供了新视角。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总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
邓禹,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长期从事发酵工程,代谢工程,合成生物学,工业微生物等领域的研究,主要承担《细胞生物学》等课程的讲授工作。近年来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 ACS Catalysis,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等行业主流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70余项,其中授权36项;主持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继印度电影演员阿米塔布.巴强(Amitabh Bachchan)之后,演员兼制片人阿尼尔.卡普尔(Anil Kapoor)也采取了法律行动来维护自己的宣传/人格权。他已向德里高等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下达永久禁令,禁止他人在未经其本人同意的情况下,为商业或个人利益而擅自使用其姓名、声音、签名、形象或任何与之相关的人格属性。此举反映了卡普尔在数字内容共享猖獗的时代保护自己身份和名誉的决心。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专利:一种利用高山被孢霉发酵废液提高纳他霉素产量的办法
资源波动假说认为,本地植物群落的资源可用性波动可能加剧外来植物的入侵风险。尽管开展了相关研究,但缺乏一致的结论,这或是由于较多研究关注资源波动对外来植物入侵的直接影响,而忽视了其他生物的调控作用。例如,贫瘠土壤中的共生微生物可能对植物互作的影响更大,而在富饶的土壤中,可能是土壤病原菌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养分变化引发的土壤微生物结构变化可能影响外来植物与本地植物的互作,从而影响外来植物的入侵过程。
2023年9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研究员陈昌斌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同济大学合作,在Cancer Cell上,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阐明了真菌促进肺癌发展的分子机制。
2023年9月16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二涛研究组与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姜伊娜研究组合作,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ERM1/WRI5a-ERF12-TOPLESS作为一个新的正-负反馈环,动态调控营养交换和丛枝发育,进一步完善了丛枝菌根共生营养交换与调控的理论框架。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专利:一种产N-乙酰神经氨酸的枯草芽孢杆菌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湖泊和水库是重要的淡水资源,是“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关键组成部分,具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压力下,湖库面临水质恶化、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生态环境问题。浮游细菌是湖库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元素循环、污染物降解和水体自净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细菌的地理分布是微生物生态学领域的核心问题,阐明湖库细菌的分布规律和多样性维持机制对预测水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改...
由林强博士,李玲娟博士,李香真研究员等研究人员共同完成的研究工作 “微生物群落的功能保存决定了厌氧消化的组成可预测性”,发表在国际主流期刊The ISME Journal (2023) 。该研究工作主要关注微生物研究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即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变化的可预测性。特别是在微生物主导的生态系统中,比如厌氧发酵系统,微生物对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服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生态系统的功能是否可预测...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