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细胞生物学 >>> 细胞生物物理学 细胞结构与形态学 细胞生理学 细胞进化学 细胞免疫学 细胞病理学 细胞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细胞生物学 Cell相关记录230条 . 查询时间(0.315 秒)
2020年12月23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玲玲研究组合作在Nature Review Molecular Cell Biology 在线发表了题为“Gene regulation by long non-coding RNAs and its biological functions”的综述文章。该文章系统论述了长非编码RNA的生成、亚细...
衰老与一系列组织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发病率增加密切相关【1,2】。在自然衰老过程中机体内出现的促炎症反应状态慢性进行性升高的现象,被称为 “炎性衰老” ,是导致年龄相关的免疫失衡的常见原因【3】。自然衰老过程中免疫学变化通常表现为多种免疫细胞组成的改变和免疫功能下降。最近的研究表明,相比于年轻群体,老年群体中新型冠状肺炎(COVID-19)的发病率、危重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显著增加【4,5】。然而目前...
2020年5月28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许琛琦研究员受邀在Cell Research发表了题为“Immune checkpoint signaling and cancer immunotherapy”的综述论文,系统性总结了常见的免疫检查点的表达调控和信号转导机制,并对新型免疫检查点疗法进行了讨论和展望。免疫检查点是免疫细胞表面表达的一系列抑制性受体...
2020年6月16日—17日,由中国科学报社与细胞出版社(Cell Press)共同主办、新浪科技协办的“科学无界——中国科学家与Cell Press”年度盛典暨在线学术论坛举行。 由于受全球疫情影响,本次“中国科学家与Cell Press”系列活动以线上形式举办,分为生命科学专场和物质科学专场,通过科学网、新浪网等平台进行直播。
近日,我校孙逸仙纪念医院苏士成团队肿瘤免疫治疗相关的研究成果正式在Cell(《细胞》)杂志在线发表,该研究发现了补体调控肿瘤B细胞双向作用的机制,深入挖掘了肿瘤相关B细胞的表型、功能及形成机制,为判断化疗诱导的抗肿瘤免疫及患者的疗效预后提供了有应用前景的标志物。Cell及Nature Immunology Review杂志发表评论,积极推介该项研究成果。我校陆艺文博士、赵绮毅副研究员、廖建友副研究...
近日,《中国科学报》注意到,细胞出版社(Cell Press)官方网站更新了《细胞》(Cell)杂志学术顾问委员会名单。高福、周琪、王宏伟、黄三文、高彩霞、陈玲玲、张泽民等7位中国科学家入选。加上2013年入选的曹雪涛和邓宏魁,Cell学术顾问委员会已有9位中国学者。目前,该委员会共有119人。
2020年3月5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许琛琦研究员受邀在国际学术期刊Molecular Cell发表了题为“PD-1: A Driver or Passenger of T Cell Exhaustion?”的preview文章,对当期发表在Molecular Cell的PD-1研究工作进行了导读和展望。
2020年2月6日,同济大学高绍荣教授课题组联合美国西奈山医学院(现哥伦比亚大学欧文医学中心)王建龙(Jianlong Wang)教授课题组在《干细胞》(Cell Stem Cell,影响因子22)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DUX-miR-344-ZMYM2-Mediated Activation of MERVL LTRs Induces a Totipotent 2C-like State” 的研究...
为进一步推动B淋巴细胞生物学相关领域的研究,聚焦于该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1月13日至15日, Cell Press B细胞新视野国际研讨会(Cell Press Presents-New Horizons in B Cell Biology)在上海市奉贤区南郊宾馆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指导,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Cell Press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分子病毒与免疫重点实验...
2019年12月12日,我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陈佳教授、免疫化学研究所杨贝副研究员与中国科学院-马普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杨力研究员(我校特聘教授),应邀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细胞》(Cell)上发表题为“One Prime for All Editing”的专评论文(Preview),对哈佛大学David Liu教授近期在Nature杂志发表的《Search-and-replace genome e...
近日,美国华盛顿大学路易斯分校等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在Cell上发表了题为“Structure of the Decorated Ciliary Doublet Microtubule”的文章,深入解析了纤毛双管结构。运动纤毛轴丝是真核细胞中最大的大分子结构。人类轴丝功能受损会导致一系列的纤毛病,如多趾、不育、肥胖症、视网膜变性、多囊肾、肿瘤等。轴丝的组装、结构和运动需要一组放射状排列的双管,每个微...
2019年11月1-3日,第二届Cell Research分子细胞科学国际研讨会(Cell Research Symposia on Molecular Cell Science)暨2019年度会议在上海举行。本届会议主题为肿瘤免疫和代谢(Cancer Immunity and Metabolism),会议学术共同主席为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化与细胞所)许琛琦研究员、Cell Rese...
2019年10月31日,东南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柴人杰教授与浙江大学靳津教授共同作为通讯作者在Cell杂志发表了题为“Stress-induced metabolic disorder in peripheral CD4+ T cells leads to anxiety-like behavior”的研究论文,揭示了CD4+ T细胞嘌呤合成代谢功能紊乱与慢性应激诱导的心理疾病之间的联系。这是东...
动物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的变化是生命活动的重要基础。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家授予了William G. Kaelin Jr.、Peter J. Ratcliffe和Gregg L. Semenza,以表彰他们在揭示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机制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线粒体是细胞内最主要的耗氧细胞器,也是细胞代谢的核心场所,为细胞提供充足的能量和物质。实体肿瘤由于生长迅速,其核心区域常处于低氧状态。在...
天然免疫免疫从上世纪发现模式识别受体在现在一直学界研究的热点,而细胞核内的天然免疫识别和调节机制还不为人所知。2019年3月19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系统生物医学研究所游富平研究组研究成果以“HIPK2 is necessary for type I interferon-mediated antiviral immunity”为题,作为封面文章发表于Science子刊Science signal...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