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有机化学 >>> 元素有机化学 天然产物有机化学 有机固体化学 有机合成化学 有机光化学 物理有机化学 生物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有机化学 酮相关记录477条 . 查询时间(0.189 秒)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取与富集雪莲总黄酮的方法,该方法先对雪莲进行超临界CO2萃取,得到其中的易挥发以及热不稳成分,然后再用常规溶剂提取。经过超临界萃取后的雪莲黄酮成分更容易从植物体内释放出来。原理是:超临界萃取后的减压放气过程存在着气暴破壁作用,大大降低了第二步提取时的传质阻力;低极性挥发性组分的脱除有利于第二步乙醇水溶液与植物组分的相互渗透过程。经过实验证明,经超临界处理过的雪莲同样条件下一次对雪莲...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高速逆流色谱法纯化一枝蒿酮酸和金腰素乙的方法,该方法是将分离溶剂系统置于分液漏斗中充分振摇后静置分层,取上相作为固定相,下相作为流动相,取一枝蒿提取物溶解于上相和下相的混合溶液中,再将固定相用泵灌满色谱分离柱,然后将柱的首端与进样阀相接,待流动相开始流出色谱柱时,收集分离物,将不同成分分别收集、浓缩、干燥,分离得到95%以上的酮酸和金腰素乙的单体化合物。
2011年5月9日,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董德文研究员课题组了解到,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3-醛基-4-卤代吡啶-2(1H)-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并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授权。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芩中黄酮苷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包括黄芩苷、汉黄芩苷、白杨素-6-C-α-L-阿拉伯糖苷-8-C-β-D-葡萄糖苷和木蝴蝶素A-7-O-葡萄糖醛酸苷在内的四种黄酮苷的快速制备。其制备方法是将黄芩药材粉碎后加水提取,先后乙醇醇沉,高速离心,再通过膜分离后,非极性大孔吸附树脂上样,乙醇/水洗脱,收集洗脱液并浓缩干燥后得到黄芩大孔树脂组分,再通过平行制备液相色谱分离,乙腈水作...
福建师范大学有机化学课件 醛酮。
上海交通大学有机化学课件第十章 醛、酮。
天津科技大学有机化学课件第12章 醛 酮
云南民族大学有机化学第九章 醛、酮。
华中科技大学有机化学课件第七章 醛、酮。
2(1H)-吡啶酮互变异构体系取代效应的理论计算。
以香草醛和取代扁桃酸为原料, 经多步反应合成了N-取代苯乙基扁桃酰胺, 在对甲苯磺酸催化下, 和醛脱水关环, 得到一系列新颖的3-取代苯乙基-5-芳基噁唑-4-酮类化合物和N-扁桃酰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 所有化合物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元素分析和高分辨质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 并对其构效关系进行了讨论.
在(R)TTCA·K催化下由环己酮直接与丙烯酸甲酯进行Michael加成反应得到了(S)-3-(2′-氧环己基)-丙酸甲酯, [α]20D-4.14(41.5% e.e.).
分别以2,4,5-三氯苯胺和盐酸氨基脲、甲酸为起始原料, 设计并合成两个系列新型1,2,4-三唑啉酮类化合物(5, 7). 通过 1H NMR, MS和元素分析确证了其结构, 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化合物5系列的除草效果优良, 而化合物7系列则基本没有除草活性, 但表现出很强的促进黄瓜子叶生根活性.
采用溶剂热法提取银杏黄酮,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含量分析,通过正交实验对影响提取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表明溶剂热法提取银杏黄酮的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溶剂体积对样品质量比为40mL/g,热处理温度和时间为90℃下加热3h。与传统的热回流提取法相比,溶剂热法在提取银杏黄酮时具有提取率高、操作简便、无污染等优点。
以取代苯乙酸和间苯二酚为起始原料, 经5步合成了10种新的咪唑类异黄酮衍生物. 利用1H NMR, 13C NMR和元素分析等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对10种目标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其中2-甲基-4'-羟基-7-[3-(1-咪唑基)丙氧基]异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