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 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 化学物理学 高分子物理 高分子化学 核化学 应用化学 化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化学 院士相关记录376条 . 查询时间(0.317 秒)
美国医学领域最高的奖项之一Albany医学奖;谢晓亮曾两次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颁发的“Director’s Pioneer”奖,这是美国用于鼓励那些通过创新性方法解决生物医学研究难题的具有杰出创造力的科学家。最近的“求是杰出科学家奖”是谢晓亮第一次在祖国获奖。谢晓亮勇于突破学科界限,从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到生物化学,再到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及临床医学,无畏探索,不断创新。他是单分子酶学的创始人...
2017年11月28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两年一度的院士增选结果,南开大学教授、化学学院院长陈军榜上有名,成为今年中国科学院化学部新增院士中最年轻的一位。陈军主要从事无机固体化学的研究。在无机固体功能材料的合成化学,固体电极制备以及新型电池电极材料开发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创新性贡献。提出了“室温-氧化还原-转晶”新合成方法,室温合成出稳定的导电纳米尖晶石,替代了贵金属铂电极,应用于可充电金属锂、锌空气电...
日前,第十四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在南京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化学会主办,中国化学会计算机化学专业委员会和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承办,我校俞汝勤院士荣获中国化学会首届计算机化学终身成就奖并受邀作大会邀请报告。会议旨在全面展示近年来我国在计算(机)化学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及成果,深入探讨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致力于促进学术界与产业界的沟通联系,推进我国计算机化学的健康发展。
应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生物医药功能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和协同创新中心邀请,吉林大学冯守华院士于2017年11月20日来我校化科院进行学术交流并在化行楼101会议室做题目为“水热合成化学”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沈健教授主持,来自化科院各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一百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报告会。冯守华教授首先简单介绍了其研究内容——水热合成方法及其相关技术和优点,然后介绍了传统的水热材料,包括沸石和分...
应中科院光化学转换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超分子光化学研究中心和“理化青年论坛”暨中科院青促会理化所分会邀请,美国科学院院士、加州理工学院Gregory C. Fu教授于2017年10月20日来理化所交流访问。
2017年10月25日下午,何梁何利基金2017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今年全国共有52名科技人员获奖,其中科学与技术进步奖34人,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6人,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人。
2017年10月16日至19日,第12届全国物理有机化学学术会议在我校举办,来自全国70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400余名院士和专家学者与会。大会由我校承办,以“物理有机化学前沿”为主题,中国科学院院士程津培、佟振合、吴云东共同担任大会主席。会议旨在继承和发扬物理有机化学家的光荣传统和科学理念、交流学术成果、探讨科学问题、促进合作发展、提升研究水平。组委会主席、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雷爱文教授主持。
2017年10月20日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丹麦奥胡斯大学Flemming Besenbacher教授应邀访问上海交通大学,并正式受聘为学校顾问教授。Flemming Besenbacher教授,丹麦籍物理化学家。1978年获得丹麦奥胡斯大学博士学位。1996年当选为丹麦自然科学院院士,1997年当选为丹麦科学技术学院院士,1998年当选为丹麦皇家科学院院士。Besenbacher教授的研究领域...
2017年10月17日,丹麦奥胡斯大学Flemming Besenbacher教授受聘我校名誉教授聘任仪式在逸夫楼10楼报告厅举行,副校长曾春年,湖北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涂溶教授、李海文教授,客座教授董明东教授出席,人事处、国际处,新材所等单位负责人以及相关专业师生参加。Flemming Besenbacher,丹麦籍物理化学家,丹麦自然科学学院院士,丹麦科学技术学院院士,丹麦皇家科学院院士。基...
我校物理学院、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纳米技术重点实验室的汤怒江教授/都有为院士团队与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合作,在三维石墨烯网络的氮元素超掺杂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 29, 1701677, 2017)上。我校物理学院2014级直博生张维利及其导师汤怒江教授完成了主要实验工作,中科院金属所合作团队的任文才研究...
应理化“未来论坛”和中科院仿生材料与界面科学院重点实验室邀请,湖南大学谭蔚泓院士于2017年9月15日下午来理化所交流访问,并作了题为“分子工程和模块化精准合成”的精彩报告。
日前在日本仙台举行的日本光化学协会2017年度会议(Annual Meeting on Photochemistry 2017)上,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李灿院士获得日本光化学奖,以奖励他在太阳能光催化和光电催化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并受邀在大会上做了题为“光催化和光电催化的光生电荷分离的研究”的获奖报告。李灿研究团队长期以来致力于太阳能科学转化的研究,特别是在太阳能光催化和光电催化分解水和二氧化碳还原...
我校理学院院长、可持续能源研究院院长、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Canadian Academy of Engineering)、加拿大工程研究院院士(The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Canada)张久俊教授今年9月被增选为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The Academy of Science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Canada),成为加拿大三院院士。张...
2017然后9月1日,俄罗斯科学院院士Igor L.Fedushkin应邀做客“杨钟健学术讲座”第七十七讲,为师生作题为“Non-classical organogallium and-aluminum compounds”的学术报告。报告会上,Igor L. Fedushkin首先简述了金属-金属键化合物的发展历程以及金属-金属键化合物在小分子活化和催化方面的反应性质的研究进展。他详细介绍了近年...
第七届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大会(ChinaNANO 2017)2017年8月31日在北京落下帷幕,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石墨烯的共同发现者康斯坦丁·诺沃舍洛夫教授在内的七位专家被邀请作大会特邀报告,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包信和应邀作题为Nano Confinement and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Energy Molecules...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