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理论物理学 >>> 数学物理 电磁场理论 经典场论 相对论与引力场 量子力学 统计物理学 理论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211-225 共查到理论物理学相关记录305条 . 查询时间(2.277 秒)
2020年12月19-21日,由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重庆大学“彭桓武科教合作中心”主办,重庆大学承办的引力和宇宙学研讨会在重庆成功召开。这次研讨会是这个系列活动的第12届会议,有一百四十余位来自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博士后及研究生参加。
合肥工业大学微电子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一级学科(学科专业代码0809)包括物理电子学(080901)、电路与系统(080902)、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080903)、电磁场与微波技术(080904)4个二级学科,应用物理系于2005年获得了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同时获得相应的4个二级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前身是半导体器件物理)在1986年已经获...
杜永兴,男,1980年1月生,山西忻州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内蒙古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学术副院长,教授委员会委员,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包头市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包头市优秀教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光通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科技大学创新基金等科研项目,目前在国内外相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2020年8月21日-23日,国家天元数学西北中心成功举办“多物理场的数学理论和数值方法”研讨会。本次研讨会聚焦多物理场问题的数学理论与数值方法的最新进展及其在油藏模拟、石油勘探等领域中的应用,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介绍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研讨会共有来自60多所国内外院校、研究院、企业的两百余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苑震生等在超冷原子量子计算和模拟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在理论上提出并实验实现原子深度冷却新机制的基础上,在光晶格中首次实现了1250对原子高保真度纠缠态的同步制备,为基于超冷原子光晶格的规模化量子计算与模拟奠定了基础。北京时间6月19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科学》杂志以 "First Release" 形式在线发布了该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通信实验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黄运锋研究组与暨南大学李朝晖教授,中山大学余思远教授等合作,首次实现公里级三维轨道角动量的纠缠分发。该研究成果于2020年3月12日发表在国际知名光学期刊Optica上。
孔祥木,鲁东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目前研究领域:相变与临界现象;多体自旋系统量子纠缠与量子相变;超冷原子系统与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理论;复杂网络动力学。荣誉称号:山东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0年;济宁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10年;济宁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13年;济宁市五一劳动模范,2015年。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管习文研究员量子可积课题组与美国马萨诸塞大学AdolfodelCampo教授、浙江大学GentaroWatanabe教授合作,在一维冷原子系统量子调控研究中取得了新进展,在该工作中,量子可积研究组及其合作者率先提出了相互作用调控量子热机的构想,运用精确可解模型以及拉亭戈量子液体理论系统计算了相互作用调控量子热机的功及热机效率,发现了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朱晓波、彭承志等组成的超导量子实验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范桁理论小组,在超导量子计算实验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在一个集成了24个量子比特的超导量子处理器上,通过对超过20个超导量子比特的高精度相干调控,实现了 Bose-Hubbard 梯子模型多体量子系统的模拟。该研究成果于7月30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詹明生研究团队在《国际现代物理学杂志D辑》杂志发表的论文(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D 28 (2019) 1940005)中,正式公布了建设沼山长基线原子干涉引力天线(简称ZAIGA)的详细科学计划及初步方案论证。该杂志出版社为此还配发了题为Researchers Plan to Build A Long-Bas...
颜晓红,男,1964年4月生,湖南衡阳人,汉族,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江苏省“333人才工程”,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986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金属物理专业,1997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专业。1994年7月至10月以访问教授身份赴法国国家研究...
杨庆新,博士、教授、博导,国务院政府特贴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曾任河北工业大学副校长、河北省科技厅厅长。现任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材部咨询专家、天津工业大学校长。国际电磁场计算学会(ICS)理事、ICS 中国分会主席。研究方向:从事工程电磁场数值计算与磁技术及应用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973 前期研究专项、国家8...
2018年12月22日,中国科学院强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第二次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巢湖召开。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向涛教授,学术委员陈仙辉院士、封东来教授、贾金锋教授、匡光力研究员、李建新教授、王亚愚教授、张富春教授、张振宇教授,中国科技大学傅尧部长和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罗毅主任出席会议,重点实验室部分科研骨干也参加了本次会议。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詹明生研究员领导的团队在基于中性原子的量子信息处理的基础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率先利用魔幻光强技术构造高品质的中性原子量子寄存器,并在该新型量子寄存器中实现了保真度高于99.99%的全局单量子比特门。该操控精度超过了公认的容错量子计算所要求的量子门的操控精度的阈值。该实验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强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曾杰教授课题组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汪国雄研究员合作,通过调控氧化锌纳米片中的氧空位实现高效CO2电还原制备CO。这种富氧空位的氧化锌纳米片在电催化还原CO2反应中表现出高活性和稳定性。该成果以“OxygenVacanciesinZnONanosheetsEnhanceCO2ElectrochemicalReductionintoCO”为题...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