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数学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物理学 化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总论 大气科学 地球物理学 地理学 地质学 水文学 海洋科学 生物学 科学技术史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理学 Nature相关记录957条 . 查询时间(0.227 秒)
人类活动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快速丧失是广受全球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相关研究领域的热点前沿。其中,城市空间快速扩张通过生境转换、退化、破碎化和物种灭绝对全球生物多样性变化产生深远影响。但未来城市扩张对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多维影响效应却缺少深入理解。
近几十年来,国家通过多项扶贫措施,特别是2013年以来的精准扶贫政策,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在中国西南地区,有大量贫困人口居住在地质灾害多发的贫困山区。在扶贫政策驱动下,经济发展水平和地质灾害损失关系的变化尚不清楚。为了明确扶贫政策对贫困地区地质灾害风险分布的影响及产生机制,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兰恒星、田乃满等人,以中国西南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09-2017年间地质灾害风险的变化。研究发现:...
2022年3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曾经被认为是惰性的白色脂肪组织,现在被认为是动态的,在广泛的生物过程和代谢过程中发挥着交互作用。饮食和能量消耗可以使白色脂肪组织的生理学、行为和细胞构成发生巨大变化,而这些变化又与包括2型糖尿病在内的代谢性疾病有关。
新浪科技讯 3月22日消息,近日,中国科学院和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等多家机构的研究者,通过体细胞诱导培养出了类似受精卵发育3天状态的人类全能干细胞,这是目前全球在体外培养的“最年轻”的人类细胞,是继科学家成功诱导出人类多能干细胞后,再生医学领域的又一颠覆性突破。相关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3月22日凌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发表。
作为巨大的碳储库,海洋对不同时间尺度的大气二氧化碳(CO2)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南极冰心记录了千-百年尺度大气CO2波动,但是这些波动具体是受哪些海洋过程调控呢?这一问题至今尚未解决。为更准确地预测未来大气CO2 变化,我们亟需深入理解全球碳和营养物质循环及其与温盐环流的耦合机制,这也是深入理解全球碳循环-气候变化机制的一个重要渠道。
在人类和高阶哺乳动物中,痕迹条件反射和延迟条件反射已被广泛研究,但在果蝇中是否存在相似的反射机制仍不清楚。近日,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研究团队在《Nature》发表了题为“Differential mechanisms underlie trace and delay conditioning in Drosophila”的文章。
由于化石燃料燃烧,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的增加是全球变暖的主要驱动因素。卫星观测提供连续的全球 CO2反演产品,揭示大气CO2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然而,气候变化模拟研究大多是基于全球平均或纬向平均的大气CO2浓度假设。
以往认为中心法则中DNA主要发挥模板的作用而信使RNA(mRNA)则扮演着信息传递者的角色。mRNA表观修饰的发现拓展了mRNA的功能。在RNA水平上的转录后修饰可通过顺式或者反式机理调控基因表达,对细胞功能、细胞命运决定至关重要。尽管科学家们长时间以来了解RNA上存在转录后修饰,而这些修饰直到近年来才被认为从另一层面增加了基因表达调控的复杂性。迄今为止,RNA上共发现有多于150种化学修饰,包括...
2022年3月11日,深圳大学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黄鹏特聘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影响因子14.919,中科院一区,TOP期刊)上发表了题为《In vivo three-dimensional multispectral photoacoustic imaging of dual enzyme-driven cyclic cascade reac...
表观遗传是指在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化,并最终导致了表型的变化。同一个体中不同组织之间或不同个体之间,表观遗传修饰的差异可能导致基因表达的改变,进而在核苷酸序列不变的情况下导致表型差异。表观遗传既能影响同一个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基因表达的变化,也可以通过生殖细胞将信息跨代遗传给下一代甚至数代,即跨代表观遗传。多种环境经历,如饥饿、饮食、药物、温度刺激、病原体刺激...
美国哈肯萨克大学医学中心 (Hackensack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薛海晖教授团队和弗吉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Virginia) 臧充之教授团队合作在《自然—免疫学》(Nature Immunology)上发表了题为“Tcf1 preprograms the mobilization of glycolysis in central memor...
衣康酸(Itaconate, ITA)是近年来在巨噬细胞中发现的具有显著抗炎活性的小分子代谢物。在细菌内毒素脂多糖 (LPS) 刺激下,巨噬细胞发生代谢重编程,线粒体代谢酶IRG1蛋白迅速被诱导表达,催化顺乌头酸脱羧和产生毫摩尔级别高浓度的ITA。Irg1基因敲除小鼠的遗传研究表明,ITA抑制炎症反应基因表达和发挥抗炎作用。之前的研究表明,ITA能抑制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使得琥珀酸(Suc...
巨噬细胞(Macrophages)是存在于我们身体各个器官中的免疫细胞。它们充当组织守护者,滋养其他细胞并清除有害物质,例如细菌、细胞碎片,以及肿瘤细胞。因此,巨噬细胞已成为科学家们关注的潜在新型活性药物,可以用于治疗受损器官、抗感染和抗癌。
2022年2月24日讯/生物谷BIOON/---当南非科学家在2021年11月宣布他们发现了导致COVID-19的冠状病毒SARS-CoV-2的一个新变体时,他们还报告了两个令人担忧的细节:一是这种新变体的基因组与以前的任何变体都有明显的不同,与2019年出现的原始病毒相比,它包含了几十个变异;二是这种称为奥密克戎(Omicron)的新变体正在像野火一样蔓延。世界需要迅速了解针对COVID-19的...
2022年2月23日,厦门大学林圣彩,张宸崧及邓贤明共同通讯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Low-dose metformin targets the lysosomal AMPK pathway through PEN2”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显示临床相关浓度的二甲双胍抑制溶酶体质子泵 v-ATP 酶,这是葡萄糖饥饿后 AMPK 激活的中心节点。该研究合成了一种光活性二甲双胍探针,并将 PEN2(γ...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