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文学理论”相关记录1346条 . 查询时间(2.234 秒)
古代文论观念的通变与当代性
古代文论观念 通变 社会意识 当代性
2025/1/6
被称为“狂飙诗人”的柯仲平是一位资深的革命者,是党在文化战线上的一位忠诚战士。革命者的身份和立场决定了柯仲平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激情澎湃的艺术风格。柯仲平到达延安后,以“不到黄河心不甘”的精神,坚持不懈地走一条诗歌民族化与大众化的道路,创作了大量街头诗与《边区自卫军》《平汉路工人破坏大队》两部长诗,并全力推进诗歌朗诵活动,这种精神永远不会过时。柯仲平终其一生都对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坚贞不渝,对中国新诗民族...
大江健三郎文学的文学冒险论和存在论生活观,解析了其文学的櫽栝发生学特点。这是一项以大江作品解析大江文学的工作,也是一次诗化哲学巡礼。大江文学拥有良种学、童子说、暴力论和超常规的发生思想。常见冒险论难以穷尽相关研究的诸多方面。櫽栝发生学是在提挈和改造文学冒险论的同时,把一个自然、和谐与美善的文学世界推向前台。大江文学因其櫽栝发生学获得了突破,其晚年作品尤其呈现出博大雄浑的气象。
法国当代社会学家布尔迪厄遵循马克思社会学的总体方法论,以场、习性和资本三大概念建立生成结构理论,通过对文艺实践的实证研究,揭示了文艺作品的生产和接受条件,不仅将接受美学与诗学制作一体化,而且通过文学场范式为政治制度提供了行动模式,将社会学批评确立为社会批判。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成立于1994年,是民政部批准成立的全国性文艺理论学术研究团体,2019年获评3A级全国学术类社团,主管单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当今国际文化背景下,探讨世界文化艺术、文艺理论问题,倡导中外文化艺术、文艺理论的双向交流,促进我国中外文化艺术、文艺理论工作者的相互沟通,以开阔学术研究的理论视野。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51/7/20251711135708.jpg)
【2024年的中国与世界】李春青:“中国文学阐释学”之建构(图)
中国文学 阐释学 建构
2025/1/7
《宋书·隐逸传》称陶渊明“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随着《五柳先生传》的广泛流传,此文渐被当作陶渊明的自传,五柳先生开始与陶渊明等同起来:如庾肩吾《谢东宫赐宅启》“况乃交垂五柳,若元亮之居”,认为陶渊明住宅旁种有五棵柳树;又如《直斋书录解题》“渊明字元亮,大司马侃曾孙,自号五柳先生”,认为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部分学者反对《五柳先生传》为陶渊明自传的传统观点,惟五柳先生究竟是谁?诸家颇有...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44/23/2024423131440661.jpg)
公共阐释论与中国当代阐释学的理论构建
公共阐释论 公共空间 公共理性 中国当代阐释学
2025/1/7
文学眼是指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反映生活、挖掘生活中真、善、美的心力和眼力,它要求文学创作者要从整个社会直到人的内心世界中发现美、创造美。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44/16/2024416143154301.jpg)
《文学原理:发展论》(图)
《文学原理:发展论》 钱中文 文学原理
2024/4/16
《文学原理:发展论》是“文学原理”系列中的一部,通过对文学发展过程的研究,力求探索这一过程中的一些规律性现象提出自己的见解:同时进行整合的探索,努力在一定意义上显示出理论、方法的完整与彻底。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44/16/202441614523772.jpg)
1959年4月29日,何其芳、蔡仪在全所会上传达“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编选计划会议”精神,决定由理论组、现代文学组承担《文学概论》《现代文学史》的编写工作。同年夏天,成立了《文学概论》编写组,共十余人。该书写作提纲(第一次讨论稿),由高校教材办公室印发。8月9—15日,周扬、林默涵在天津召开《文学概论》提纲讨论会。1962年10月14日,《文学概论》提纲讨论会在前门饭店举行,对“提纲”逐章进行了讨论。...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44/16/2024416157979.jpg)
《当代中国文论热点研究》(图)
《当代中国文论热点研究》 高建平 文艺理论
2024/4/16
本书以宏观的总体概括和分阶段具体探讨相结合,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艺理论研究思潮和学人思想及著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即以“序”勾勒整个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研究的演进脉络与分章论述不同时期的各自特点、评价学者们著述的价值相结合,综合、推绎大量文献,针对当代文艺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和学人论说而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