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理论语言学 >>> 普通语言学 >>> 语义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语义学相关记录24条 . 查询时间(1.531 秒)
“音义关联”(sound-meaning association)指语音与意义之间存在的某种内在相关性。自结构主义以来形成了音义之间的“任意性”(arbitrariness)认识,但音义之间的某种联系仍是十分受关注的话题。在“音义关联”的探讨中,正、反意义之间是否具有联系是人们十分关注的话题之一。
上古君侯自称“寡人”,有解为“寡德”“谦称”者,有解为“尊称”者;然而“寡”字之解何据?其所据之理又有何据?迄无定论。本文在王国维二重证据法之上提出三重证据法,即地下材料、地上材料及古人(词义)观念之“三重证据法”。文章首先以传世文献证明“寡人”为君侯自尊定位之称。《曲礼》“(诸侯)……与民言自称曰寡人”,《论语·季氏》“邦君之妻……称诸异邦曰寡小君”中之“寡”,均非谦称。《曲礼下》更凿实此意:“...
抽象语义表示(AbstractMeaningRepresentation,AMR)是一种句子语义表示方法,能够将句子的语义表示为一个单根有向无环图。随着中文AMR语料库规模的扩大,解析系统的研究也相继展开,将句子自动解析为中文AMR。然而,现有的AMR解析评测方法并不能处理中文AMR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对齐和关系对齐信息,尤其是关系对齐中对应到有向弧上的虚词信息。因此,为了弥补中文AMR解析评测...
《庄子》以“三言”为方式,以“论道”为目的,而在体道的过程中,多以寓言加以呈现,其间使用了大量创造性的词语,在后世文学创作与批评文献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回响。在具体使用与书写间,庄子采取词语链的形态作递进式的体道认知,与文学创作构思颇为契合;而我们通过对其词语的诠释观测他对文道本论的构建,考量其对文学创作鉴赏理论的献益,尤其是喻理在像的书写给予文论的启示,均可获得新的意涵与省思。
波兰语义学派的语义分子理论以自然语义元语言理论为基础,是当代认知语义学中的一种新范式。其背后的哲学思想可以追溯到17世纪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的理性主义传统。本文旨在介绍波兰语义学派的最新发展,重点探讨语义分子理论的学术基础、语义分子的界定及其在词汇语义阐释中的应用。语义分子理论有助于我们重新理解词汇结构,更好地描写语义依存性及其相互关系,为研究者进行更为深入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从而进一步丰富这一领域...
汤姆诙谐句是英语中一种类似于汉语歇后语的文字游戏,它利用副词与陈述句之间的双关关系产生一种幽默的效果。在对汤姆诙谐句进行解读的过程中,本文发现经过5个步骤的形义推导,基准词可以与两种语义连通,一种是其字面意义,另一种是其非字面意义,表征为“一形两义”结构(即双关)。形义关系的多维性增加了“一形两义”结构的能产性。通过对基准词进行谐形、谐音、谐义的单一或组合形式的操作,可以产生形义表征的单个或多个中...
与动词搭配表示损失或消耗义的语素统称为“去除义标记”。去除义标记最显著的特征是在非现实语境中只与具备减损义特征的谓词性结构搭配。在其发展过程中,先后产生了移离、完结、已然偏离、持续性完成、完整等多种功能。随着新功能的产生,原有的功能并没有消失,这使得去除义标记具有多功能性。结合汉语史上“却”“了”“掉”的演化路径,文章推测当与去除义标记搭配的谓词性结构语义发生泛化,减损义特征消失,去除义标记就发展...
语义波是合法化语码理论与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话合作的焦点,但语义波的识解勾画、结构化特征及功能、类型识别等问题尚需明确。为此,本文以科学语篇为例,以言辞单位为语义引力刻度,以对应级阶的成分分形为语义密度刻度,依据语义波的语境实例化特征考察其合法化识解问题。研究发现:语义波的识解勾画取决于语义引力与语义密度的刻度定位;语义波的结构化特征与功能取决于语境显示的抽象化层级与意义构建的复杂化层级的一致性;语义...
体标记“着”的语法化过程曾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因为把观察重点放在形态句法特征的变化上,所以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如“着”的语法化条件和阶段等)没有取得一致看法。“着”的语法化的临界性特征既有形态句法方面的,也包括语义语用方面的,这一演变最终是由语用推理来推动的——这是既有研究所未能指出的。持续体标记“着”来源于动词“着”,也是进行体“着”的直接源头,三者构成了一个复合语法化链。 关键词:语用推...
"好像"的历时发展路径为:动词性偏正短语→像似义动词→像似义副词→揣测情态副词→委婉情态副词→话语标记。"好像"在现代汉语口语中衍生出的话语标记用法,其负载着特有的话语功能,学界关注较少,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据分析,"好像"特有的话语功能主要有主观评述,以不确定形式委婉传递说话人的真实想法,体现说话人对事态的否定和不满,说话人记忆模糊下的话语连接。但"好像"还没有发展到典型话语标记这样成熟...
意识感受性是意识生命有机体的主观性存在状态,是人体大脑主观判断的重要介质和认知范式,它架起了个体意识与心理内容之间的桥梁。作为触发语用世界的神经中枢,意识感受性凸显了大脑思维的"自觉知"意识,贯穿于语言主体意识从"感觉"到"感受"的认知过程。具体而言,代体宾语句式的产出以感觉初始意识为基础,唯有经过意象发展意识的牵引,才能形成具体的语言形式。从心智过程来看,联通、提取与整合是代体宾语意识感受性表达...
采用ERPs技术和语义启动范式,考察不同熟悉度条件下直接意指类和含蓄意指类歇后语的认知加工过程。结果显示:高熟悉度条件下,含蓄意指类歇后语的正确率显著高于直接意指类歇后语的正确率,支持概念隐喻理论。ERPs结果显示:歇后语理解需要左右脑协同加工,且P300的数据表明右脑在加工晚期发挥重要作用;P300、N400对熟悉度反应敏感,可以作为对歇后语是否熟悉的检测指标,且可能代表了晚期的语义整合过程。
在《命名与必然性》中,克里普克解释了自然种类词“如何指称”,但是没有解释自然种类词“指称什么”。从克里普克认为自然种类词具有“严格性”来看,他接受一种自然种类实在论,将自然种类视为自然种类词的指称。为这种实在论提供支持的是克里普克的类本质主义。克氏类本质主义由语义分析导出,但是接受一些形而上学的预设。克里普克为自然种类提供一种带有语义和认识论预设的形而上学解释,其自然种类实在论取向可见于认识论、形...
量度形容词单独使用时凸显的是某类实体的性状特征,具有描写功能;一旦作为语素构成对举两字组,某种性状特征的两极对举构式激活了自身蕴含的可量度性,语义整合发生转指,特指某类性状特征全量幅中的某一点,表示某类性状特征相对合适的程度,具有指称性,属性转化为名词。从句法语义属性来分析,对举两字组内部关系松紧不一。文章首先对量度形容词对举两字组进行综合考察,然后从语法表现、语义范畴、语用功能三方面确定整合度高...
汉语被动标记“得”遵循了世界语言中“获得”义语法化为被动标记的普遍模式,即GET(‘to get’,‘toreceive’,‘to obtain’)>PASSIVE,汉语动词“得”的“获得”义及由其引申而来的“遭受”义共同构成其语法化为被动标记的语义基础。被动标记“得”发生语法化的结构为“受事主语+得+NP+VP”,语法化机制为重新分析,产生时间不晚于晚唐五代时期,现代汉语方言中的被动标记“得”是...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