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库 >>> 抗战特色库 >>> 文化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知识库 文化相关记录2882条 . 查询时间(4.758 秒)
1940年3月,莒县抗日民主政府在东南山区根据地成立后,散驻在滨海地区的战士话剧社、抗大文工团、鲁艺大队等八大剧团随之到根据地演出。在部队和剧团的影响、带动帮助下,横山一带根据地的农村,大都组织起秧歌队、杂耍队,许多村庄同时建起了业余剧团,配合抗日宣传和参军动员。一时有了“庄庄秧歌队,村村锣鼓声”的说法。
别让鬼子再猖狂     日军侵华  祸国殃民  抗日根据地       2021/4/20
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流传于淮南抗日根据地一带的民间歌谣。揭露了日军侵华、祸国殃民的罪行,号召民众奋起抗争。
创刊于1941年5月的延安《解放日报》在抗日战争时期,坚持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报道视角,对我党坚持倡导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政策进行全面的宣扬,对一切扰乱全民族抗战的敌对势力进行彻底地揭露和批判,为抗战胜利作出卓越贡献。
在发展小学教育的同时,民主政府十分重视根据地的成人教育工作。主要形式:一是常年性的妇女识字班,一是季节性冬学。妇女识字班的学员是未婚女青年,一般是每天中午上课,亦称常年民校。冬学是在秋收以后坡净场光的冬闲时间,开办的成人识字教育,学员是男性青壮年,间有年长者参加。村文教委员,全体村干部都带头参加并领导学习。冬学在开学之前,县里召开动员大会,由县的群团组织、武装、宣传、文教部门联合主持,各村团组织负...
“血沃幽燕”——白乙化烈士汉白玉纪念碑上的题词,苍劲有力,动人心魄。这里是北京密云县石城镇河北村,山峦叠翠、白河清澈。抬头眺望,岁月斑驳的长城楼台,诉说着不变的坚守。抗战时期,这里曾是日寇履次扫荡的地区。回忆抗战烽火,80多岁的村民郭俊丰老人说,当时白乙化率领十团战斗在白河两岸,立下赫赫战功,许多村民都亲切地把白乙化称为“小白龙”。除了作战英勇,白乙化率领的十团,还有一个鲜明特征:在这个团里,有7...
在2014年启动的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宣传中,解放军报社时事部除了完成一些重要历史节点的规定动作以外,还独辟蹊径,专门开设了《追寻全民族抗战足迹》专栏。与一些宏大叙事相比,这个专栏更微观、更具象,更注重“穿越”故人、故地、故纸堆,从中挖掘具体的抗战文物或人物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与读者一起重温历史、观照现实、凝视未来。《邓玉芬:一家六口捐躯抗日沙场》等专栏稿件,先后被全国各媒体大量转载,国务...
在抗战的艰苦岁月里,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教育工作。莒县抗日民主政府设立了文教科,各区配文教助理员,按照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大办各类教育事业,使教育工作成为巩固和发展根据地的重要内容,并为党政军各部门培养输送了大批人才,横山抗日根据地的教育工作,成为莒县抗战时期教育战线上的一面红旗。
作为中国私立大学的开拓者,陈时不仅享有“南陈(时)北张(伯苓)”的美誉,还是中国近代著名大学校长之一。在抗战烽火中,他率领武昌中华大学师生流寓重庆,走过了一段自强不息的岁月。陈时(1891-1953),字叔澄,生于湖北黄陂陈家中湾书香门第。早年留学日本时,加入中国同盟会。曾写下豪言壮语:“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难道还少得了‘中华大学’四个字吗?”学成归国后,他投身武昌起义,并出任湖北军政府财政司秘书。
莒县新华书店,于1943年2月创建于岳家沟,不久,迁往小店街。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从无到有,由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书店始终坚持面向群众,服务群众,为发展群众文化事业,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铁血队 名气大     铁血队  淮南抗日根据地  抗日战争       2021/4/20
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流传于淮南抗日根据地一带的民间歌谣。生动地描述敌后武工队开展地雷战打击敌人的情景。
赵超构是我国新闻界泰斗式的人物,是中国晚报界的一面旗帜。他对如何办好社会主义晚报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既是社会主义晚报学说的积极倡导者,也是卓有成效的践行者。 2020年5月4日,是我国现当代著名报人赵超构先生诞辰110周年,作者特作文一篇,纪念赵超构与张西洛的交往,以飨读者。1991年,从人民政协报副总编辑任上退休的张西洛患膀胱癌住院动手术。老友赵超构知道后,特地写信慰问:“(你)向来豁达乐观...
后横山村的东南方大山脚下,有个叫张家草场的小自然村。因为抗战时期《大众日报》社曾在这里驻过,所以这里的人们至今传颂着当年抗日军民舍生忘死保卫报社的革命斗争故事。1941年下半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阶段,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在日军铁壁合围的疯狂扫荡与“蚕食”之下,根据地日渐缩小,斗争形势日趋严峻。山东的党政军领导机关,先后转移到滨海地区,坚持对敌斗争。1941年秋,日军发动了对沂蒙山区规模最大、时间最...
本书主要从文学社团流派和文化生态学“群落”理论的角度考察抗战时期东北地区文学的发展, 通过挖掘原点文献和史料系统梳理抗战时期东北地区主要作家社团群落的聚散流动和文学活动, 呈现不同社团群落之间的文学交流与文学论争, 阐释与比较不同文学社团、作家群落之间同中有异的文学特色和艺术生命。在此基础上分析抗战时期东北地区的文学生态, 考察抗战时期东北文学在文学观念、美学追求等方面的嬗变。
金秋九月,汇聚丰收的色彩,抒写胜利的激情。随着全国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的开展,影视界迅速掀起阵阵纪念热潮。在众多的抗战影视作品中,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百团大战》作为一部“重头戏”,令人瞩目,也为全国观众所期待翘首。
冼星海在延安鲁艺执教(图)     冼星海  延安  鲁艺  执教       2020/6/5
1938年,冼星海来到延安,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在延安期间,他在培养音乐人才的同时,创作了一批歌颂中华民族坚强不屈斗争精神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无疑是其中最突出、影响最广泛的一部代表作。1935年冼星海毕业回国,立即投入抗战歌曲创作和救亡音乐活动中,创作了大量群众喜闻乐见的歌曲,并为进步电影和话剧谱曲。全面抗战爆发后,他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二队,进行抗日文艺宣传。同年10月,他转移到武汉...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