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 >>> 中华玉文化研究 >>>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知识库 中华玉文化研究相关记录5356条 . 查询时间(1.125 秒)
玉璧,明代。西峰区征集。直径22.3厘米。
玉琮,西周,华池县征集。高5厘米。
“乍册吾”玉戈,商代。西峰区董志镇野林村沟瓦畔征集。援长28.2厘米、宽8.2厘米、内长10.3厘米、宽7.2厘米、厚0.5厘米。
玉锛,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镇原县三岔镇大原村征集。长8.5厘米、宽3.2厘米。
玉环,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镇原县三岔镇大原村大原遗址出土。外径10厘米、内径6厘米、厚0.2厘米。
二龙戏珠玉镯,清,西峰区征集,直径8.3厘米。
鞍山市博物馆藏品:白玉镂雕荷塘鹭鸶炉顶。
滇王玉衣,西汉(前206—公元8年)。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石寨山遗址6号墓出土的“滇王玉衣”由166片玉片构成,其中包括69片规整的边角地带有穿孔的玉片,97片未穿孔玉胚片,仅覆盖了人的脸、前胸部位,或称“玉覆面”。穿孔片中未发现金丝痕迹,大概丝线、麻线等穿缀而成。玉衣随葬是中原习俗,汉代的人们相信“玉能寒尸”“金玉在九窍,则死者为之不朽”。玉衣随葬有等级区分:皇帝使用金缕;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
突沿玉镯,西汉(前206—公元8年)。此玉镯是古滇文化墓葬出土的突沿玉镯中最大的一件。整体做玉璧形,内孔沿起一唇边,边沿剖面如“T”形,亦称“T”形镯。经抛光后主色为鸡骨白,杂以浅褐、灰、白、绿等形成的天然花纹。突沿玉镯是滇国特有的一种臂饰,这种玉镯在墓葬中多出于墓主的手臂部,有的和铜镯同时使用,有的镯上还附有死者的肘骨残片。滇国青铜器图像上戴此突沿玉镯者为数不少,其中有骑士、舞乐者,也有滇国的上...
南明永历“敕命之宝”玉玺,南明年代。高8厘米,印面长宽各12厘米 介绍: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昆明五华山出土了残成两半的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之玉玺“敕命之宝”。明朝灭亡后,明朝宗室先后在南方建立抵抗满清的政权,史称南明,其中包括永历政权。朱由榔(1623年11月11日—1662年6月1日),南明末代皇帝。明神宗朱翊钧之孙,桂端王朱常瀛之子。1646年至1662年在位,年号永历,史称永历帝。
玉雕是一门历史悠久、贴近生活的传统工艺,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体现着不同的时代特征和文化内涵。扬州是我国玉雕发展最早、水平最高的地区,早在清代就有“和田玉扬州工”之说。比如,扬州玉雕的传统工艺——山子雕,在一块玉上,把山水人物栩栩如生地微缩雕刻出来,并且还有远近透视,其意之宏,其工之巧,放在世界上也能称得上人类文化的一个瑰宝。那么什么是玉雕工艺?有什么特点?其设计制作流程是什么呢?
玉有五德,仁,义,礼,智,信。君子比德如玉,是我们对玉的寄托和欣赏,同时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每当有新颖的玉雕题材出现时,人们总是不吝赞美,从料子的筛选到设计雕刻,都可以领会到设计师和雕刻师对玉石的情感和寄托。
当今的翡翠市场,经常可以看到很多翡翠山水牌子,从之前追求完美高质量、色彩丰富的环境下,我们渐渐变成寻找少瑕疵的片料加工。这主要是因为,原产地的资源基本已经枯竭。由于价格居高不下等多方面因素,我们一些玉石雕刻大师只能发挥技艺与创造力,充分利用技术上的工艺,如利用巧雕、圆雕、镂空雕等雕刻手法,把一件有小裂痕、带点瑕疵的片料雕刻成如身临其境、意境吉祥的山水挂件。
翡翠文化传承至今,我们不仅要了解它的外在美,更要注重它的内在美。翡翠作为中国玉文化的一种载体,它传承着中国玉文化传统观念,向世人讲述着古老的中国玉文化,展示着中国玉文化的发展之路。而雕刻翡翠,也成了一种时尚高雅的文化。
红山文化玉器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课题。目前所知,红山文化玉器的出土数量达300多件,主要集中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和辽宁西部地区。牛河梁遗址是迄今为止经过正式考古发掘出土红山文化玉器数量最多的地点。以红山文化玉器为代表,辽西地区史前玉器的雕琢和使用达到过前所未有的鼎盛阶段,对周邻地区玉器的发展也产生过深远影响。笔者曾经对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红山文化玉器进行过初步研究,根据随葬玉器种类和数量多寡及组合...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