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中医学与中药学 >>> 中药学 >>> 中药药剂学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库 中药药剂学相关记录2353条 . 查询时间(1.031 秒)
建立同时测定茜草炭中异茜草素、羟基茜草素、1,3,6-三羟基-2-甲基蒽醌、大叶茜草素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方法: 采用Acquity BEHC18色谱柱(2.1 mm×50 mm,1.7 μm),流动相为甲醇-0.3%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1,进样量2 μL,柱温30℃,检测波长276 nm。 结果: 异茜草素、羟基茜草素、1,3,6-三羟基-2-甲基蒽醌、大叶茜草素...
中药注射剂在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危急重症治疗领域具有化学药不可替代的优势,尤其是在病毒性感染引起的流感危急重症等方面,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但近几年中药注射剂频繁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死亡的事件,使得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受到严重质疑,究其原因,不外乎药品本身的质量问题和临床使用过程中的合理用药问题。因此,该文从中药注射剂的发展历史开始,综合文献资料,阐明中药注射剂要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才能减少不...
研究外源Ca2+在高温条件下对半夏植株的保护效应及对主要成分积累的影响。 方法: 采用无土栽培,不同浓度外源Ca2+处理;测定半夏叶片抗逆性指标,统计半夏倒苗率,并测定不同部位草酸、块茎中总生物碱、总有机酸及鸟苷含量。 结果: 在较低浓度Ca2+处理下,半夏倒苗率高于其他处理。随着Ca2+浓度升高,半夏叶片中SOD,POD活性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叶片Pro含量则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半夏叶片及块...
优选黄连提取工艺。 方法: 以乙醇体积分数、溶剂用量、提取时间为自变量,以总评"归一值"(包括浸膏得率,小檗碱、黄连碱、黄连总碱的质量分数)为因变量,对自变量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采用效应面法优选提取工艺,并对结果进行预测分析。 结果: 优选的提取工艺为10倍量50%乙醇提取3次,每次50 min。提取率实测值与预测值偏差为-2.27%,二项式拟合r=0.936 2。 结论: 优选的...
优选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的澄清工艺。 方法: 比较高速离心法、乙醇沉淀法、ZTC1+1Ⅲ型天然澄清剂法3种澄清工艺对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中收膏率、麻黄碱和黄芩苷相对含量的影响。 结果: 乙醇沉淀法为最佳澄清工艺,其工艺条件为药液浓度比1∶1,加95%乙醇调至含醇量60%,冷藏放置6 h。 结论: 优选的澄清工艺稳定,可行。
研究大叶茜草素及羟基茜草素在大鼠各肠段中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对大叶茜草素和羟基茜草素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特性进行研究。用酚红标记法校正循环液体积。结果: 不同质量浓度的大叶茜草素(12.33,24.66,49.32 mg·L-1)及羟基茜草素(8.455,16.91,33.82 mg·L-1)在各肠段的吸收量顺浓度梯度,渗透系数呈上升趋势且均大于0.2×10-4 cm...
[目的]筛选茯苓中总三萜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茯苓总三萜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筛选出茯苓中总三萜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茯苓总三萜的最优提取工艺为3倍量甲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h.[结论]筛选出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适用于茯苓总三萜的提取.
[目的]观察疏肝清脂汤治疗混合性肝病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混合性肝病肝纤维化患者9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用易善复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中药疏肝清脂汤。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肝功能(ALT、AST)、血脂(TC、TG)、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IVC、LN)、上腹部B超等情况。[结果]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血脂、肝纤维化和B超情况前后对比有统计学...
三组易混用中药的鉴别     中药       2011/12/10
五加皮与香加皮、鸡血藤与大血藤、粉葛与葛根等均为临床常用中药材,由于它们在品名、性状、功效、主治均有相近之处,在临床应用中,有些医疗单位习惯于将五加皮与香加皮互用,鸡血藤与大血藤互用、粉葛与葛根互用。有的医生甚至将五加皮与香加皮统写成加皮,大血藤与鸡血藤统写成血藤,而让调配人员无所适从。临床的互用不但严重影响治疗效果,而且不良反应的发生也时有报道。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将这三组易混用中药主要鉴别特点...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寿命的延长,老龄人口所占比例越来越多,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tia,VD)的患病率也逐步上升[1]。VD患者病程长、医疗费用高,致残率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于2004年6月至2010年12月应用银杏达莫治疗VD患者56例。报告如下。
目的 分离鉴定河南产怀山药(Dioscorea opposita thumb)脂肪酸成分。方法 怀山药以石油醚为溶剂进行索氏提取,所得脂肪酸利用硫酸-甲醇法进行甲酯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脂肪酸甲酯化产物分离鉴定,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相对含量。结果 共检出27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18种,占脂肪酸总量的51%,主要成分为十六酸,其中奇数脂肪酸8种;不饱和脂肪酸9种,占总量的49%,主...
乌梅丸方证探析     伤寒论  乌梅丸  方证分析       2011/12/10
通过分析《伤寒论》第338条原文涵义、乌梅丸制方原理及有关证候表现,说明蛔虫内伏或寒邪内侵,下(肠)寒上(胃)热(下寒为本),正气虚损为乌梅丸证主要病因病机;除热止烦,祛寒温阳,补虚缓图,或驱蛔或止利为乌梅丸主要组方思想;“脉微而厥”、“时烦”,以及“吐蛔”或“久利”为乌梅丸临床使用指征。
目的观察加味白头翁配方颗粒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比较其与传统汤药及西药柳氮磺吡啶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加味白头翁配方颗粒组、加味白头翁汤汤药组及西药柳氮磺吡啶组,记录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结肠黏膜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加味白头翁配方颗粒和汤药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均优于西药柳氮磺吡啶片,差异有显著性(P<0.05)。加味白头翁配方颗粒和传统...
优选苦瓜根中苦瓜总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 方法 以提取液中苦瓜总皂苷含量为考察指标,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优选苦瓜根总皂苷的提取工艺. 结果苦瓜根中苦瓜总皂苷较优的提取工艺为提取2次,每次2 h,乙醇浓度60%,乙醇用量8倍,提取温度80 ℃. 结论 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重复性好,可为苦瓜根总皂苷的提取提供参考.
通过大川芎方效应组分血浆及脑脊液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建立准确、简便的体内定性分析方法,为大川芎方入血、入脑成分的研究奠定基础,对阐明其 "引药上行"配伍规律提供依据。 方法: 建立大川芎方效应组分血浆及脑脊液HPLC指纹图谱。 结果: 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RSD<2.0%,6批血浆、脑脊液样品的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在 0.85以上。 结论: 所建立的大川芎方效应组分血浆、脑脊液指纹图谱相对稳...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