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水产学 >>> 水产增殖学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知识库 水产增殖学相关记录376条 . 查询时间(2.846 秒)
根据2005、2006、2008、2009年在长江口附近水域采集的凤鲚样品,通过测量其体长、体重、性腺重、肝重、繁殖力等生物学参数,对凤鲚生殖群体的生殖特征和条件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凤鲚生殖群体的体长、体重范围分别为61.2~224.3 mm、2.1~32.7 g;凤鲚雌性生殖群体的体长和体重普遍大于雄性,尤其是2008、2009年。而且随着体长的增加,体重差异越大;同等体长的雌性体重...
研究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秸秆覆盖对夏玉米生长发育指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在防雨棚下的测坑中进行,设计了秸秆覆盖和土壤水分控制下限(占田间持水率的75%,65%和55%)两个因素,分析夏玉米生长指标、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对夏玉米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在不同的水分状况下,覆盖处理的夏玉米叶面积指数、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优于不覆盖处理。中水分条件覆盖处理下的夏玉米产量...
以培育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耐高温品系为目的,研究了胚胎和仔稚鱼对热刺激的耐受力差别,为通过高温刺激选育大菱鲆耐高温品系提供指导和基础数据。实验分别对大菱鲆胚胎期(孵化前期)、卵黄囊期(初孵仔鱼,0 dph)、前弯曲期(10 dph)和弯曲期(25 dph)的仔鱼、稚鱼(50 dph)使用22~33 ℃范围内不同梯度的高温海水,进行突变热刺激,2 h后转入原水体中培育,记录...
采用PCR扩增技术对脊尾白虾的莱州湾、海洲湾、象山湾的3个野生群体共计62个个体的线粒体COI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和测序,获得长度为658 bp核苷酸序列。62条序列T、C、A、G 和 A+T 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31.53%、22.63%、27.30%、18.53%和58.83%,A+T含量显著高于G+C含量,这一结果与甲壳类、双壳贝类等的COI线粒体基因片段中的观察结果相似。通过统计变异位点、核苷酸...
以鱼粉、南极磷虾粉和豆粕为蛋白源,以南极磷虾粉蛋白分别替代饲料中的0(对照组)、20%、40%、60%的鱼粉蛋白制成4种等氮等能的饲料,并以此饲料饲喂大菱鲆(37.36±2.12g)56 d。试验结果显示,饲料中南极磷虾粉水平对大菱鲆的成活率及特定生长率(SGR)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对各组的饲料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替代40%组与替代60%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较...
对大泷六线鱼胚胎发育过程中各期特征及发育时间进行了详细的观察记录,并进行显微拍照。大泷六线鱼卵为球形沉性卵,端黄卵,卵径1.62~2.32 mm,油球小而多且较分散,卵膜较厚,透明度差。温度实验结果显示,孵化水温对胚胎孵化有显著影响,适温范围内孵化时间随水温的升高逐渐缩短,孵化率随水温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16℃时达到最大值79%;畸形率随水温的升高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16℃时达到最小...
采用自雌鱼口腔中取出受精卵人工孵化的方法建立了尼罗罗非鱼家系20个。受精后9 d,将各家系鱼苗分成两份,分别在28 ℃(对照组)和36 ℃(高温诱导组)下养殖,诱导处理12 d后,统计高温诱导期成活率并将实验鱼转入自然水温下培育,养殖60~120 d后对各实验组的雄性率及生长情况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高温处理对仔鱼的成活率没有影响,但能显著提高某些家系的雄性率,如F27(诱导组88%,对照组49%)...
在养殖群体中选取规格为202.3±5.1g(♀)和251.7±5.9g(♂)的尼罗罗非鱼作为实验样本,研究饥饿对其肌肉生化成分和性腺发育的影响。实验期间雌雄鱼体质量均于饥饿14d后显著下降(P<0.05),停食结束后分别下降19.72%和15.93%;饥饿早期性腺质量持续上升,21-28d期间出现拐点,至28d卵巢和精巢质量分别增加95.93%和120.31%。饥饿过程中肌肉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以及...
采用组织学方法、形态测量法、放射免疫法(RIA)等技术方法,研究了人工养殖条件下条斑星鲽雌性亲鱼卵巢发育成熟和性类固醇激素的年周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条斑星鲽属于非同步分批产卵类型。卵母细胞按其组织学特点可分为6个时相,卵巢发育依据其形态特征可划分为相应的6个时期。卵巢年周期发育过程中,性腺指数(GSI)、肝脏指数(HSI)和肥满度(CF)发生变化,表现出与性腺发育协同一致的变化规律。统计分析表明...
观察描述了海蜇Rhopilema esculenta从碟状体发育至幼蛰的形态变化特征,首次观察到了消化腔残留通道口的愈合过程,并重新对海蜇浮游幼体各个阶段进行了划分和定义。依据苗种培育与生产实际采样,在水温20±1 ℃,盐度28~29,pH为7.8~8.2条件下,初生碟状体(伞径2~3 mm)经过20 d的培养,棒状附着器形成,发育成为幼蜇(15~20 mm)。测定分析了人工培养的初生碟状体到...
福寿螺作为一种入侵生物,已对广东地区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为了了解广东省不同地区福寿螺种群的越冬及其恢复状况,本研究在2010年3月底以前调查了广东省6个典型地区(汕头、韶关、肇庆、增城、茂名、湛江)三种不同生境(水田、旱地、水渠)下的福寿螺种群密度,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地区福寿螺密度差异情况。结果表明:三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福寿螺的密度差异显著,水渠最多,水田次之,旱地最少;不同地区之间水...
选择三疣梭子蟹22个多态性高的微卫星标记,经过引物间的搭配、组合测试以及反应条件的优化(退火温度、Mg2 +含量、dNTPs的浓度等参数),构建了多重PCR扩增技术体系。本研究最终建立了47个二重PCR组合,并在47个二重引物的组合基础上建立15个三重PCR组合,3个四重PCR组合。该多重PCR技术体系的建立为三疣梭子蟹品种选育、种系评估提供快速、有效分子检测技术。
圆斑星鲽成熟卵子透明、光滑、无油球,卵径1.75±0.08 mm(n=30)。在水温11±0.5 ℃、盐度31~32、DO≥5 mg/L条件下,受精卵经159 h脱膜孵出,胚胎发育下限温度为5.14 ℃,发育时间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初孵仔鱼体色透明,全长4.95±0.15 mm(n=30),7日龄,仔鱼体覆黑色素,口和肛门贯通,口裂0.32 mm时开始摄食轮虫;11日龄,卵黄囊耗尽,仔鱼由内源性营...
研究了圆斑星鲽卵巢年周期发育的组织学规律及其数量形态特征变化。结果表明,圆斑星鲽产卵属1年1次成熟分批产卵类型,卵巢发育属非同步分批成熟类型。性成熟亲鱼在年周期发育中经历5个发育时期,同时可见5个发育时相的卵母细胞,不同发育时期的卵巢中卵母细胞类型和组成比例不同。性腺指数(GSI)、肝脏指数(HSI)和肥满度(CF)在亲鱼的年周期发育中呈现规律性的变化,与卵巢发育呈现密切的关联。亲鱼卵巢发育的有效...
采用PCR扩增测序法获得了棘头梅童鱼Collichtys iucidus南通、启东、芦潮港、温州、瑞安、福州、番禺7个地理群体53尾鱼的mtDNA控制区全序列。棘头梅童鱼控制区序列长度为778~782 bp,序列长度变异主要是由位点的插入或缺失造成,识别了终止序列区TAS和保守序列区CSB1、CSB2、CSB3序列。共检测到多态位点66个,占全部序列的8.44%,检测到单倍型33种,平均单倍型多样...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