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作物学 >>> 作物育种学与良种繁育学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库 作物育种学与良种繁育学相关记录3608条 . 查询时间(3.843 秒)
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科研成果新品种。
20世纪50年代,云南农业大学留美归国学者任运祥教授开启了薯类作物的研究,创造了亩产万斤的甘薯全国纪录。云南农业大学薯类研究所成立于2000年10月,负责人为郭华春教授。历经20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薯类作物研究专业单位。同时也是“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西南高产高效栽培岗位”、“云南省薯类生物育种与良种繁育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省级薯类昆明种质资源圃”、“云南省马铃薯产业体系...
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是云南省最早从事稻种资源研究和品种选育的单位,是我国率先开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和利用的单位,是云南省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学科的重要组成单位和云南农业大学首批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教学单位。长期从事杂交水稻育种研究和优质香软米品种培育。
甘蔗研究所成立于1997年,其前身是1987年成立的甘蔗资源研究室。研究所从事“甜蜜事业”三十余载,在甘蔗资源考察采集、鉴定评价、创新利用以及作物学科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现依托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云南省现代农业甘蔗产业技术体系、云南省省级甘蔗昆明种质资源圃、云南省作物生产与智慧农业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工作...
花生是焦作市发展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的支柱产品。焦花1号是焦作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以高产、多抗为主攻方向,同时兼顾适宜机械化收获等综合性状,选育出的花生新品种。
外植体是植物组织培养建立的开始,根据植物细胞全能性,植物的任何部位都可以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但实际上,植物品种、部位、生长发育期、大小、消毒难易等都影响外植体的诱导分化及再生能力。因此,适合的外植体选择对植物组织培养体系建立至关重要。
甘薯遗传育种是本所(院)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曾获得令人瞩目的科研实绩,1984甘薯遗传育种研究室建室以来,保持和发扬了老一辈科学家务实严谨的优良传统,工作成绩卓越,在全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课题组现有固定科技人员7人,其中研究员2人,高级试验师1人,3人具有博士学位。依托农业部黄淮海棉花遗传改良与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棉花转基因育种工程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主要从事棉花新品种选育及育种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承担和完成国家和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育成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6个,其中5个通过国家审定; 获得植物新品种权4项,授权专利2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
课题组现有固定科技人员8人,其中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高级农艺师)4人,助理研究员2人,有2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具有硕士学位。依托国家棉花改良中心山东分中心、农业部黄淮海棉花遗传改良与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棉花转基因育种工程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主要从事棉花新品种选育及育种技术和理论的研究。先后选育出13个棉花新品种,尤其是近十多年来,在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选育方面取得较大成就,选育出抗虫杂交棉鲁棉...
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棉花遗传育种研究室成立于1959年,是原山东省棉花研究所最早成立的研究室之一。本室现有固定科技人员11人,其中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4人, 4人具有博士学位。遗传育种室依托国家棉花改良中心山东分中心、农业部黄淮海棉花遗传改良与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棉花转基因育种工程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主要开展棉花特异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主要性状QTL定位和功能基因发掘研究。近10年来,共承担完成...
棉花分子育种研究室成立于2009年,是在分子育种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抽调原遗传育种研究室部分科技人员组建成立的新研究科室。本室现有固定科技人员15人,其中研究员4人,副研究员(高级农艺师)5人,有6人具有博士学位。依托农业部黄淮海棉花遗传改良与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转基因工程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主要开展棉花种质创新和分子育种研究。
优异种质创制及高效育种体系在彩棉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绿色农业研究室自2011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藜麦栽培育种、抗逆评价及饲料化利用等方面研究与示范推广工作,先后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国家引智引才、中央引导地方资金、省部级及地厅级各类项目30余项;2015年育成国内首个藜麦新品种“陇藜1号”,2016年相继育成“陇藜2号”、“陇藜3号”、“陇藜4号”等藜麦新品种;制定地方标准5项;申请专利8项;登记软著2项,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1部。研究成果获得...
现有大豆、花生两个研究方向。大豆专业主要开展大豆优异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优良大豆品种培育、大豆生物技术应用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现有科技人员8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博士2人。2000年以来,培育大豆品种27个,其中国审品种10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19项,12个品种经营权进行转让,累计推广4000余万亩,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获得省、市科技奖18项。主持或承担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
近年我国每年育成30多个花生品种,而有的主产区未开展花生育种工作或研究基础较薄弱,花生品种的异地引种是迅速满足这些地区花生生产对新品种迫切需求的有效途径。对某些病虫害加重,或出现新的病虫害,或耕作制度发生改变,或生产、消费市场上有新的需求的地区来说,引进抗逆、早熟、优质、高产品种加以鉴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某些在育种单位所在地区表现并不突出的品种,却有可能在异地表现优良而成为主栽品种(徐巧珍等,2...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