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遗传学 >>> 分子遗传学 >>>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知识库 分子遗传学相关记录398条 . 查询时间(1.25 秒)
摘要 摘 要:将自测的我国直翅目蝗总科8科8个种和从互联网GenBank中 检索到相关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16S rDNA序列片段进行同源性比较,计算核苷酸使用频率,并构建分子系统树。在获得的480 bp的序列中,A+T约占70.7%,G+C为29.3%,颠换取代(transversion)的速率大于或接近转换取代(transition)的速率,其中188个核苷酸位点存在变异。研究结果表明:在直翅...
摘要 顶复合器门的原生动物(Apicomplexan protozoa)含有一个高度退化的质体样(plastid-like)细胞器,定名为apicoplast。Apicoplast的进化起源是一个长期激烈争论的问题,尽管使用了多种分子技术,但尚未取得一致的结论,以致成为质体起源研究的典型案例。文章评述了apicoplast起源研究的分子证据,分析了新的分子证据的可能来源,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 ...
摘要提取HeLa细胞核并制备核骨架标本,以抗肌动蛋白抗体为探针,采用SDS-PAGE、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等方法,对HeLa细胞核和核骨架中的肌动蛋白进行了研究,并用鬼笔环肽荧光染色方法研究了其中的F-肌动蛋白。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代表肌动蛋白的特意性荧光分布在细胞核和细胞骨架中,说明肌动蛋白是细胞核和核骨架的固有成分;代表F-肌动蛋白的特异性荧光存在于细胞核和核骨架中,说明细胞核和核骨架含有F-...
在肿瘤分子遗传学研究中,近年来有两项最为突出的成就;第一,致癌基因的发现及其深入的研究;第二,揭示了染色体畸变与致癌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由于这两项研究的迅速发展,人们开始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认识肿瘤发生的机制。
摘要本文对一例生育过先天愚型儿的个体进行了细胞与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先证者拥有t( 14;21)及一个短臂增大变异的15号标记染色体。通过G-显带、C-显带、Q-显带、硝酸银染色 及Y染色体长臂异染色质区特异探针pY3.4对先证者基因组DNA的斑点杂交和中期染色体的原 位杂交,证实变异部分由Y染色体长臂异染色质区易位所形成,从而排除了巨大随体的存在 或其他染色体参与重排形成变异的可能性。结果表明,...
摘要对六例性反转综合征患者(3例 XX 男性)(3例 XY 女性)用Y-特异性DNA探针进行了South ern印迹杂交分析,并用PCR技术扩增了SRY基因部分序列。结果表明,1例XX男性缺乏源于Y 染色体的杂交信号,也无SRY基因;其余2例XX男性和3例XY女性都检测到Yp-DNA序列和SRY基 因。这对进一步阐明性反转综合征的病因和SRY基因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本实验应用具有诱变作用的抗癌药:噻地哌、长春新碱,乙双码啉等,体内或体外处理诱发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通过控制细胞培养时间,放射性自显影及中期细胞阻滞等方法,定量地分析了细胞间期各阶段的微核率(MNF)。本组实验结果表明,间期各阶段均可有不同程度的微核形成,其中最多的是G1期,其次是G2期和G0期。S期细胞的MNF校G1期有极显著的下降,这提示大部分G1期的微核细胞不能进入S期,使细胞增殖中...
摘要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是中国特有的珍稀保护动物,为保护这一濒危物种,我国于80年代初在安徽宣州先后建立了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和国家级扬子鳄自然保护区,现饲养种群存鳄数量已达10 000余头。为了揭示扬子鳄种群的遗传结构,共采集了39个个体的样品,其中包括6件剥制标本,按代系不同,分为野生群、F1代饲养群及F2代饲养群,用微卫星DNA分子标记对其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扬子...
摘要利用PCR筛选方法从陆地棉纤维cDNA文库中分离出1个基因序列,命名为GhCtp。该cDNA全长1 917 bp,编码1个含473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GhCtp蛋白与拟南芥和水稻中的一类羧基末端蛋白酶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在GhCtp的N-末端有1个精氨酸富集区,而C-末端有1个Pfam数据库中编号为DUF239的高度保守区域;该蛋白的N-末端还存在1个在拟南芥和水稻羧基蛋白酶中所缺乏的ATP/G...
摘要D64B是从籼型杂交稻保持系D63B中发现的一个无色早熟突变株。用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以及早稳型水稻品种与之杂交,F1的抽穗期多数与早熟亲本D64B相同或相近,部分偏向早熟亲本。这些结果表明D64B具有显性早熟特性。将D64B在海南陵水短日照和温江长日照下分期种植,观察到两地点因生长发育期间温度变化引起的抽穗期的变化的程度是一致的,并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生长发育期间温度升高,D64B抽穗缩短,...
摘要引入贝叶斯理论用以从DNA分子标记的表现型(电泳谱带)推断其基因型(DNA来源)。结果表明,根据标记座位独立假定而确定的遗传信息不完全标记的基因型概率,与根据邻近的遗传信息完全标记的基因型和有关重组率算得的相应贝叶斯概率,通常都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在进行数量性状基因定位和标记辅助选择等工作之前,应当计算每一个体基因组上所有遗传信息不完全座位的有关基因型的贝叶斯概率。文中列出计算未知基因型的贝叶斯...
摘要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是指从早期胚胎的囊胚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ICM)分离出来的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等生命科学领域。ESC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维持不分化状态是其应用的前提与基础,阐明这个分子机制非常必要。文章总结了维持hESC未分化状态机制的最新进展,主要介绍在维持ESC不分化过程中,...
摘要真核生物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组中某些区域会发生较其他区域高的重组频率,这些区域被称作减数分裂重组热点。该现象首先在酵母的研究中发现,重组区域因含有启动重组的特异位点,从而使基因组中呈现出重组不均匀分布的特征。重组热点还在真菌、玉米和人类等真核生物中发现。本文列举了不同真核生物体中具有代表性鉴别重组热点的方法,总结了目前减数分裂重组热点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引起真核生物减数分裂交换活跃的因子和机制,并...
摘要 由稻瘟病菌引起的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危害最为严重的真菌病害,对世界粮食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稻瘟病菌成功侵染寄主包括分生孢子萌发、附着胞形成、侵染钉分化和侵染性菌丝扩展等一系列错综复杂的过程,其中每一环节都是由特定基因控制的。稻瘟病菌与水稻的互作符合经典的基因对基因学说,二者的不亲和互作是无毒基因与抗病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对稻瘟病菌致病性的生物学及其遗传的分子机制进行...
摘要 研究表明,供体核不完全或者不正确的后成性重序可能是核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本篇文章综述了哺乳动物核质重组胚中存在的几种不同的后成性重序机制,包括DNA甲基化、染色质重构、基因组印记与X染色体失活、端粒维持以及其他后成性遗传机制。理解重组胚后成性重序的机制将有助于我们解决核移植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促进它的应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